专题5第3讲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巴西奥运会曾一度受到寨卡病毒的威胁。
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无逆转录酶),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密集出现与其流行存在密切联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B.该病毒被吞噬细胞识别处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与浆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其增殖D.若患者痊愈后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消灭病毒2.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中的“H”指红细胞凝集素,“N”指神经氨酸酶。
目前已发现,H有18种形态,N有11种形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B.在患者体内,“H”和“N”属于抗原,可以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病毒在患者体内合成“H”和“N”时,所需要的原料都来自人体细胞D.为患者注入治愈者的血清,可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4.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有特异识别功能,吞噬病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细胞②和细胞③都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免疫活性物质都来自免疫细胞,如图中的物质Ⅰ和物质ⅡD.细胞①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5.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C.因强烈打击体表破裂的红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6.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
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伤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7.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过程中能产生淋巴因子B.不会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C.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D.相应的浆细胞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8. 下图表示小鼠体内下丘脑、垂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联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的免疫过程是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B.物质甲为淋巴因子,能促进细胞X增殖、分化C.图中细胞Y分泌的抗体只能与“某种抗原”结合D.图中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免疫活动二、非选择题9.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抗原分子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诱导效应T细胞破坏正常胰岛B细胞,最终引发一种糖尿病。
(1)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种新型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时,人体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是因为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又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使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
(3)该抗原引发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填一种免疫疾病)。
(4)这种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低,导致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量减少,以及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个)过程减弱等现象发生,最终使血糖升高。
(5)患者由于血糖过高,导致滤过到肾小囊中的葡萄糖过多,无法全部____________________回血液,而部分留到尿液中,并由此带走一定量的水,使患者“多尿”,继而出现“多饮”的症状。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多饮”的机体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11.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12.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过程中,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作用。
请回答有关问题:(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刺激黏膜引起咳嗽。
肺部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外来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体现了免疫作用。
另外,吞噬细胞还能通过传递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在该过程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中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已知5%葡萄糖溶液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部分被氧化分解,部分被合成糖原,两者都会产生 并排出细胞,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引起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13.下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A ――→BC ――→D E(1)若该图表示人体的神经调节,则在该模型上完成的过程称 ,其中E 结构由 构成。
模型中能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图中的 结构(填图中字母)。
(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且A 、B 、C 、E 为结构,D 为物质。
其中C 代表垂体,则D 代表 。
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 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 调节。
与酶不同,D 物质起作用后,将被 ,因此需不断的产生。
(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 、C 、E 均代表细胞,则促使C 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B 物质包括 。
A 细胞最可能是 。
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 细胞,最终E 细胞能分泌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此过程还会形成 细胞。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5第3讲免疫调节参考答案1. 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A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其被吞噬细胞识别处理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病毒是抗原,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不能与病毒结合,C错误;患者痊愈,体内储存有大量的记忆细胞,当该病毒再次感染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正确。
2. D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
3. A解析: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
4. D解析:细胞①为吞噬细胞,能识别大多数病菌,无特异性识别功能,吞噬病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项错误;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③为B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而B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来自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如溶菌酶来自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C项错误;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①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项正确。
5. C解析:自身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都属于抗原。
6. B解析: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误;效应T 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故B正确;过敏反应不会导致组织严重受损伤,故C错误;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故D错误。
7. A解析: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来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A正确;由于该病毒会破坏吞噬细胞,而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因此会导致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B错误;吞噬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影响,C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浆细胞本身不能与病毒结合,D错误。
8. C解析:图中表示的免疫过程有抗体的参与,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A错误。
淋巴因子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而图中物质甲是由垂体产生的,垂体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错误。
抗体具有特异性,细胞Y分泌的抗体只能与“某种抗原”结合,C正确。
由题图可以看出下丘脑是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免疫活动的,D错误。
二、非选择题9. (1)沉淀或细胞集团(2)体温调节神经—体液—免疫(顺序可变,3个调节写全) (3)自身免疫病(4)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或利用、储存) (5)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并主动饮水解析:(1)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2)机体内与产热和散热有关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位于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