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全员参与原则

浅谈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全员参与原则

浅谈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全员参与原则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从全员参与的重要性、策略以及
实现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点出了全员参与的特点就在于“全”,从而明确只有培养
组织质量文化,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才能推动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质量管理;原则;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工业中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从系统理论出发,以最优生产、最低消耗、最佳服务、使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质量为目的。

用一定的组织体系,科学的管理
方法,动员、组织各个部门的全部员工,在产品质量形成的所有环节上,对影响产品质量的
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也要对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不仅对
物进行管理,也要对人进行管理。

其特点就在于“全”,管理的对象、管理的范围、参加管理
的人员、管理的方法都是全面的。

质量应当是“最经济的水平”和“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
统一,所以离开效益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1、全面质量管理中全员参与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全员参与”原则指出“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唯有
其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指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涉及质量管理部门或者质量检验部门,也涉及企业中各个部门所有人员。

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
员的意识、能力和主观精神。

“全员参与”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全员参与强调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要上至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的全体参与。


于多数组织都存在信息流的向上障碍,组织管理者极少了解自己必须进行决策的事项的各种
可选方案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而全员参与能使组织管理者掌握全员拥有的大量宝贵信息,
当信息流动达到改变组织管理者决策过程的程度,决策质量就会相应提高。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和推进全员参与。

通过员工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关心产
品质量,可以大大降低质量损失,参与意识能使员工与组织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消极怠工、
互相埋怨等现象减少,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组织和员工之间的需求互相得到满足时,员工心
理上会得到信任感、温暖感和实惠赶,从而对组织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
作质量。

2、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参与的策略
质量管理的难点之一在于统一组织内部的质量认识。

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最终形成是
离不开组织内部各部门的同类协作的,由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
中所做工作的差异性,各部门甚至各员工对质量认识有所不同,就有坑你造成他们在工作中
有所侧重或有所忽视,也就有可能带来沟通不利,进而出现产品的质量问题,不利于整体质
量水平的协调提升。

引入组织文化这个概念可以充分协调员工个性和质量意识不统一的矛盾,在大环境上和
思想根源上,消除对质量的不认同带来的冲突和副作用。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
中所形成的,是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思维
模式、行为规范的总和。

要打造并提升组织质量文化必须确立组织的核心质量价值观,在高层管理者的倡导下全
员参与,培养组织质量文化,以组织质量文化来推动质量的提高。

组织质量文化对整个组织
有着导向、凝聚等作用,其核心思想也是以人文本,立足的根本就在于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同
及共同遵守,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的作风。

凡有违背质量方针、目标的行为,凡有不遵守质量规章制度的现象,都能受到员工的自觉抵制。

培育组织质
量文化有利于保留组织内质量认知的差异性,避免用生硬的条款和强制性的命令将个体对质
量的追求及思维上的个性抹杀,甚至可以激励员工在质量方面的创造性,有助于员工最大程
度地发挥自主性,进而带来有形和无形效益。

3、实现全员参与的方式方法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有全体员工来支持,要充分提高全员的质量觉悟和能力。

从体系
建立到实施,全体员工都要充分参与其中。

体系建立初期应进行充分动员,召开体系发布大会,分析各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在体系
中应承担的职责,充分做到全员动员。

在全员范围内手机质量方针,经过反复论证,从中选
取与组织宗旨最接近的内容加以诠释,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意图和方向。

把质量目标的制定和本部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发生遗漏,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分解到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

文件编写时要充分调研,掌握现状,与实际相符合。

力求每个岗位都对文件提出具体的
意见,因为体系管理员个人不可能覆盖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这样能增加文件的可操作性,并
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身是和体系紧密联系的。

可在体系建立和运行后进行内部审核,内部
审核时覆盖范围应全面,针对所有部门和岗位进行审核,不能只安排与质量关系密切的部门
进行审核,否则会使没有覆盖到的部门和员工认为自己与体系无关。

文件制定后一定要严格
执行到位,审核计划中可适当安排文件执行率的检查,这样也可督促每个岗位和人员能认真
地学习并严格执行文件。

针对运行及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或问题,责任部门必须认真学习
整改,体系管理员也应及时跟进、指导和答疑,并充分收集各部门和人员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选取适当的事件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以确保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针对
员工提出的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不管其合理与否,都给与耐心解释,才能极大地鼓励员工参
与的积极性。

组织如果真正理解并实现“全员参与”,才能保证其产品质量,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并真正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真正目的。

参考资料
[1]《张力架线机械设备和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蒋平海.主编.2005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