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养殖场内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畜禽养殖场内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畜禽养殖场内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现代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畜禽的传染病,而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传染源就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或场所,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以及被
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场所。

传染源以各种不同途径向周围环境排出病原体,常随粪便、尿液、鼻液、眼部分泌物、唾液、乳汁、皮肤溃疡分泌物、血液、生殖器分泌物、脱落的皮肤上皮等排出。

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传染源,要控制传染病,最佳方法就是消除
传染源,也就是消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那么,我们如何来消除传染源,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呢?进行科学有效的消毒是减少传
染病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的消毒,减少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它的数量和浓度减少到无害程度,防止畜禽发病或疫病的蔓延。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常识:
一、消毒方法的种类
1、卫生消毒法:通过清扫、水冲、洗刷、粉刷等手段,直接减少病原体的方法。

2、物理消毒法:利用阳光、紫外线、火焰及高温等手段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3、化学消毒法:禾U用各种化学消毒药剂杀灭病原体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浸泡、喷洒、熏蒸等。

4、生物消毒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杀灭病原体,主要针对粪便和垫料。

二、主要的消毒对象
消毒的主要对象是动物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场地,包括圈舍、周边环境、垫料、用具、饲养人员的衣物、鞋靴、生活环境、进出车辆等。

三、一般的消毒程序
要想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就一定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

畜禽栏舍的空栏消毒要按以下程序:清扫T清洗T干燥T消毒T清洗T再消毒T再清洗T干燥,而且消毒过程中的顺序也
有讲究,即从高到底、从一侧到另一侧。

四、养殖场的常用消毒齐I」
消毒药品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畜禽饲养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
1. 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
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

主要用于场地、栏舍等消毒。

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
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

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
水冲洗干净。

2. 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
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

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
效。

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

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
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
等处消毒。

3. 赛可新(Selko-pH ):酸类消毒
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升饮水添加1.0 —3.0毫升。

4. 农福:酸类消毒剂,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量杀微生物剂混合而成。

对病
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都有杀灭作用。

常规喷雾消毒作 1 : 2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
释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时,作1:1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消
毒池作1 : 100稀释,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5. 醋酸:酸类消毒剂,用于空气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释,加热蒸发。

可带畜、禽消毒,用时须密闭门和窗。

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热熏蒸。

6. 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有氯臭,难溶于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闭、
干燥处储存。

杀菌作用快而强,价廉而有效,广泛应用于栏舍、地面、粪池、排泄物、车辆、饮水等消毒。

饮水消毒可在1000公斤河水或井水中加 6 —10克漂白粉,10—30分钟后即可
饮用;地面和路面可撒干粉再洒水;粪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
粉。

7. 二氧化氯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广谱强力消毒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高效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是氯气的3-5倍;可应用于畜禽活体、饮水、鲜活饲料消毒保鲜、栏舍空气、地面、设施等环境消毒、除臭;本品使用安全、方便,消杀
除臭作用强,单位面积使用价格低。

8. 消毒威(二氯异氰尿酸钠):卤素类消毒剂,使用方便,主要用于养殖场地喷洒消毒和浸泡消毒,也可用于饮水消毒,消毒力较强,可带畜、禽消毒。

使用时按说明书标明的消毒对象和稀释比例配制。

9. 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卤素类消毒剂,本品用于养蚕消毒及畜禽栏舍、饲养用具
的消毒;使用时,按每立方米空间2—3克计算,置于畜禽栏舍、蚕室中,关闭门窗,点燃
后即离开,密闭24小时后,通风换气即可;还可用于蘑菇房、蔬菜大棚消毒。

10. 氯毒杀:卤素类消毒剂,使用同消毒威。

11. 百毒杀:双链季铵盐广谱杀菌消毒剂,无色、无味、无刺激和无腐蚀性,可带畜、禽消毒。

配制成万分之三或相应的浓度用于畜禽圈舍、环境、用具、种蛋、孵化室的消毒,万分之一的浓度用于饮水消毒。

12. 东立铵碘:双链季铵盐、碘复合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霉菌等病原体都有杀灭
作用。

可供饮水、环境、器械、畜禽和种蛋等消毒;饮水、喷雾、浸泡作 1 : 2000 —2500稀释,发病时作1:1000 —1250稀释。

13. 菌毒灭:复合双链季铵盐灭菌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无毒等特点,对病毒、细
菌、霉菌及支原体等病原体都有杀灭作用;饮水作1 : 1500—2000稀释;日常对环境、栏舍、器械消毒(喷雾、冲洗、浸泡)作1:500—1000稀释;发病时作300倍稀释。

14. 福尔马林:醛类消毒剂,是含37—40%的甲醛水溶液,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真菌、病毒和芽孢等均有效,在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

以2—5%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消毒;房舍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置于一个较大容器内(至少10倍于药品体积),加高锰酸钾15克,
事前关好所有门窗,密闭熏蒸12 —24小时,再打开门窗去味。

熏蒸时室温最好不底于15°C,相对湿度在70%左右。

15. 过氧乙酸:氧化剂类消毒剂,纯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易溶于水,是强氧化剂,有广
谱杀菌作用,作用快而强,能杀死细菌、霉菌芽孢及病毒,不稳定,宜现配现用。

0.04—0.2% 溶液用于耐腐蚀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时间2—120分钟;0.05—0.5%或以上喷雾,喷雾时
消毒人员应戴防护目镜、手套和口罩,喷后密闭门窗 1 —2小时;用3—5%溶液加热熏蒸,
每立方米空间2 —5毫升,熏蒸后密闭门窗 1 —2小时。

五、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药的选择:一般病毒对碱、甲醛较敏感,而对酚类抵抗力强,大多数消毒药对
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形成芽孢的杆菌和病毒作用却很小,而且病原体对不同的消毒
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选用消毒药时应针对消毒对象,有的放矢,正确选择。

2、消毒药浓度:使用消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按其消毒效果最佳的浓度配制,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3、消毒时间:不同病原体对不同消毒药物敏感程度不一样,对杀灭病原体所需时间也
不同,一般消毒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如药物喷洒后,一般要求至少保持20分钟以上
才可冲洗。

4、温度和湿度:消毒效果与温度正相关,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熏蒸等消毒方式,对
湿度也有要求,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

六、使用消毒药的注意事项
1、消毒药要求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否则会造成消毒药的吸潮、分解、失效。

2、购买和使用消毒药要注意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实际使用时,尽量不要把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混在一起使用,防止相拮抗的两种成份发生反应,削弱甚至失去消毒作用。

4、消毒池内的消毒药应定期调换,以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5、免疫前后1天和当天(共3天)不喷洒消毒药,前后2 —3天和当天(共5—7)不得饮用含消毒药的水,否则,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6、一般的消毒剂用水稀释后稳定性会变差,所以要现用现配,不宜久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