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基本技术

排球基本技术

(4)攻、防技术必须全面(比赛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 转,在客观上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具备全面的攻防技术,不仅能 在空中最高点完成扣球和拦网的进攻型技术,而且还要掌握防 守中的摔、滚、跃、仆等地面防守技术,做到能攻善守,攻防 兼备。)
4 排球技术的分类 技术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 比赛准备姿势
无球技术
起动与移动 起动 移动 制动
垫球技术的演变:五十年代出现垫球之时,是用手掌、虎口、手腕关 节等部位来击球的,又抱拳垫球和翘腕垫球等动作方法,主要用来接各种
大力发球和扣球,当时称下手传球,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60年代 初
期飘球技术的问世,由于双手传球和虎口部位垫球不能适应接飘球,便出
现了前臂垫球。 采用前臂垫球不但适宜于接飘球、接扣球和吊球,而且 在
扣球技术的演变: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学习和推广6人制排球时, 扣球一般采用正面扣球和勾手扣球。在扣快球中,采用近体快和半快球。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60年代,我国首 创了平拉开扣球,进一步丰富了扣球的内容。70年代出现了短平快、背 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扣球技术。随即我国又创造了空间差扣球,其 中包括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自我掩护的扣球,不久又出现了单脚 起跳的各种快球技术,目前,扣球技术已打破了队员位置的限制,前排 和后排融为一体,普遍采用了立体进攻配合,使扣球技术向着高度、速 度、力量及各种假动作和佯攻上发展,女子则向男子化方向发展。
传球 正面传球 背传 侧传 跳传
正面双手垫球 体侧双手垫球 背向双手垫
排 球 技 术
有球技术
垫球
球 跨步垫球 低姿垫球 单手垫球 侧 倒垫球 滚翻垫球 前仆垫球 鱼跃垫球 单臂滑行鱼跃垫球 挡球 其他部位垫 球正面上手发球 正面上手发飘球 侧面下手发球
发球 勾手发飘球 跳发球
勾手大力发球
正面下手发球 发侧旋球
扣球
正面扣球 单脚起跳扣球 小轮臂扣球 勾手扣球
拦网 单人拦网 双人拦网 三人拦网
5 现代排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1)技术动作更趋于模糊化。现代排球比赛攻防转换的节奏加快,攻防的概 念也发生了变化.发球不单是比赛开始的技术,也是极强的进攻技术,拦网也 不再是单纯的防守技术而变为最前沿的进攻技术了. (2)技术动作模式更趋于合理化。现代排球的高水平比赛中,由于球速的增 快和战术变化的莫测,在防守中除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外新出现了是耸、翘、 抬、挡、搪、拍等多样化的击球动作. (3)跳发球技术的多样化。发球在排球比赛中相当重要.由于发球是排球技 术中惟一不受制约的技术,所以它的发展很快,由原地发球到跳发球,现在又 出现了跳发球技术的多样化,平飘、轻飘、侧旋、下旋、发落点等日渐盛行, 助跑勾手大力跳发球,单脚起跳发球等新技术也已初见成效. (4)新技术出现的科学化。 (5)后排扣球技术更具有灵活多样性。使球随人落网等手段.近年来,随着 技术的发展,近网和快节奏的后排扣球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6)单手拦网技术是拦网技术发展的前沿。随着排球技战术的日新月异,有 意识地使用单手曲腕拦网,增加了拦击高度和伸过球网的距离,提高了防守攻 击性,是拦网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
排球技术接球。
2 排球基本技术的演变
排球技术是在比赛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随着排球战术的 发展、规则的变更、运动员体能和技能的提高,排球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 演变,新技术层出不群。但在比赛中,能否高质量地完成集体攻、防战术 配合,取得最后的胜利,往往取决于每个队员对各项技术全面、熟练、准 确、实用的掌握程度。
排球基本技术
1 排球基本技术概念
排球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各种 合理击球动作和未完成击球动作必不可少的其他配 合动作的总称。
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是排球运动 中5项完整的击球动作,又称有球技术。凡属没有 触及球的各种准备姿势、移动、起跳以及前仆、滚 翻、鱼跃、倒地等均为配合动作,或称无球动作。 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首先要符合规则的要 求,符合人体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同时要 结合个人的特点。完成动作时要做到协调、轻松、 正确、省力,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体能和技能,能充 分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拦网技术的演变:50年代,由于当时规则规定,手不得超过球网的 垂直面击球,因此,普遍采用手腕后仰拦网。60年代中期,规则修改为 手可以过网拦网,当时我国运动员创造了“盖帽式”拦网技术。70年代 起
随着水平和运动员高度的提高,普遍采用攻击性拦网,强调以拦死、拦 回为主。网上高度之争更为激烈,使拦网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80年代 起至今,由于进攻打破了定位和前排三点的限制,而发展为跑动、活点 和后排纵深进攻,无形中给拦网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促进了拦网技术的 发展,随后出现了连跳拦网、人盯人、人盯区和重叠拦网等,这一系列 拦网技术的变化,都是为了发挥拦网的防御和攻击作用。
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垫球的准确性,是排球运动的进攻和防守进入了一个
新的平衡阶段,从而垫球被广泛运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规则允许队
员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击球,这给垫球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是
发球技术的演变:当时主要采用勾手大力发球和正
面上手发球。这两种发球是继承了“九人制”排球的发 球技术,其特点是发出的球力量大、弧度底、带有上旋, 6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发飘球技术。飘球的特点是在 空中飞行时轨迹不固定,有上下或左右飘晃的现象,迫 使接发球由上手传球改为小臂垫球。70年代,发球在技 术方法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仅在个人发球的战术运用上 有所提高,如采用同一种发球姿势,发出几种性能变化 的球等。80年代以来跳发球被广泛采用,同时出现了远 距离发飘球、高点平冲飘球等技术,以加强发球的攻击 性。90年代初期起,跳发球已为世界男、女排强队广泛 运用,已由单一的跳发大力球,发展为跳发飘球和跳发 各种变化的旋转球。并能根据对方的接发球阵势的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端线后不同位置进行跳起发球,寻找弱 区和控制落点,来提高发球的破功率。
3 排球基本技术的特点
(1)触球的时间短促(要求清晰、准确、快速地完成击球动 作) (2)身体触球的部位不受限制(排球比赛中,除发球技术必 须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过网外,运动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去 击球)
(3)球不准落地(排球比赛中从发球开始,球即进入空中飞行, 不得落地。因此,完成每一次击球动作,都是在空中飞行时进 行的。这就要求队员有良好的空间、时间和位置感觉的能力。 虽然身体各部位均可击球,但由于手和手臂击球的准确性高, 活动灵便,故在排球各项技术中仍是以手和手臂击球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