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介绍2011-04-26 15:44:37| 分类:领导讲话| 标签:cdzsjj cszs成都建筑装饰协会成都装饰成都家装|字号大中小订阅建筑装饰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介绍----陈小龙会长在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2011年工作年会的形势报告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面,我就所了解的有关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现状及发展情况向各位作一简要介绍。
这些资料信息,主要来自中装协、中华建筑报、中国建筑装饰杂志等有关资料和研究报告的汇集摘要,供各位同仁共飨并参考。
一、行业概念根据建设部令【1995】46号《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文件定义,装饰装修是指:为使建筑物、构筑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对建筑物、构筑物外表和内部进行装饰处理的工程建筑活动。
随着装饰装修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已发展成为集建筑学、美学、光学、声学、环保生态等多学科及建材、冶金、精加工、轻纺、化学、机械制造等多种产业的综合体。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行业。
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二、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现状(一)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各专业市场持续发展。
1、行业规模“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年工程产值总量由2005年的1.15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1万亿元,总体增长82.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左右,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长水平近3个百分点;2010年行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
目前行业拥有14.8万家企业,行业从业者总量由2005年的110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500万人,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近150万人,行业的设计师近100万人,增长幅度达到36.4%左右。
劳动力增长比行业规模增长减幅在45%以上,表明行业的劳动力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为此,中装协马会长将我们建筑装饰行业定义成朝阳产业,一个业态长青、资源永续的行业。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给我国的住宅装饰装修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下游的材料及部品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行业规模的大幅度增长,表明行业仍然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并具有较强的增长性、持续性、稳定性。
2、公共建筑装饰专业市场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市场快速增长,年总产值由2005年的5500亿元,提升到1.1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00%,五年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4.8%。
3、建筑幕墙专业市场建筑幕墙专业年工程总产值由2005年的620亿元,提升到150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42%,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表现出极强劲的发展态势。
4、住宅装饰装修专业市场住宅装饰装修专业年工程总产值由2005年的5500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950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72.7%,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16%,房地产调控后,表明住宅装饰装修产值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二)企业的集中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十一五”期间,建筑装饰行业的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19万家,下降到2010年的14.8万家,下降幅度为23%。
企业数量在行业持续发展、市场快速扩张、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大幅下降,表明行业的组织化、集中化程度提高。
2、建筑装饰工程企业数量减少,但取得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工程资质的企业数量增加,已经由2005年的4.5万家左右,增加到5.8万家左右,增加了1.3万家,增长幅度为28.9%。
拥有资质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表明企业纳入行业管理范围的比例在提高,行业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3、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但大企业的年工程产值增长速度加快,领军式企业的年工程产值增长速度更快。
行业百强企业代表了行业内大企业的水平,其年平均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已经由2005年的3.5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2亿元,5年增长了280%,平均年增幅达到了2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
4、行业领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建筑幕墙专业已经产生了一批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最大企业的年工程产值已经超过120亿元;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专业产生了一批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最大企业的年工程产值已经超过70亿元;住宅装饰装修专业最大企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20亿元。
5、已经形成了以工程企业为核心,自身拥有或以战略联盟形式拥有与工程配套的材料、部品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劳务分包、精细专业分包企业,面向全国以至国际工程市场的集群式企业集团(主要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主)。
三、行业发展前景形势总的来讲,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资源永续、业态常青的行业。
而且在未来20年中,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其特点主要是:有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高强度的社会投入,高增长率以及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盈利水平。
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其原因是:第一: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装饰行业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广阔。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任务就是谋发展、保民生。
谋发展就是工业化、城镇化。
保民生、惠民生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
因此,从国家财政、信贷政策、到最基层的社会发展政策,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定的。
首先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必然给装饰行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比率已经达到47%左右,有6亿多人生活在城市。
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要达到65%左右,将有9亿多城镇人口,也就是说每年将有1300万~15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需要在城市中生活、工作,这就需要提供大量的建筑物做为基本物质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发展小城镇建设,这就给装饰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给建材行业,开拓二、三线市场(城市)和小城镇提供了巨大商机。
同时高层、超高层建筑增多,也给幕墙业提供了市场。
再者是保民生、惠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级,生活也从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
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就是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是居住面积的增加、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优化。
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家居行业的超前发展。
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怎么样,关键看装璜”,可见居住环境在人们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人均居住面积30㎡,与发达国家水平和我国人民对财富的追求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把潜在的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和满足人们改善性需求,转化成为现实的消费行为时,家庭装修行业的市场还会进一步得到扩展。
美国在2006年就达到人均住房98㎡的水平,但房地产仍然是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支住产业,人们还要拼命的改善居住条件,这才产生了前两年的次贷危机。
由此可以看出,以房地产开发为首,以装饰行业为终端的产业集群,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第二:中国社会发展中,消费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会为装饰行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当前我国市场中购买力的主体,已经逐步转移到“70后”、“80后”。
当前市场中30岁至40岁的消费主力,具有学历高、购买力强的特点,其消费习惯与购买行为,已经同前辈有了明显的区别,他们除更多的关注功能、舒适外,还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追求时尚、个性。
他们对潮流更敏感、对产品更挑剔、对广告更易接受,对新的商业模式也最能适应,装饰产品的更新周期就会缩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光的推移,后来的消费者(90后、10后)还会产生出新的需求。
从发展趋势看,现在的单位建筑面积装修造价已逐步高于结构造价,而且家具、饰面、陈设的要求也越来越时尚。
这就要求装饰行业去研究社会及消费群体的新需求,通过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主导技术的升级,调整和改变商业营销模式等,以适应市场中新消费需求的变化。
这种调整与变化,将为装饰行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原动力,产生规模扩大、产品升级的效果。
还有建筑装饰及家居行业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每隔5~10年又需要重新装修一次,而每次装修又将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时尚的要求。
而建筑装饰工程中的饰品、摆件及家居产品的更新速度还会更快。
这是若干年后,即使是房地产业饱和,建筑业饱和之后,建筑装饰及家居市场仍会延续的巨大市场,永不枯竭。
第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为装饰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要求。
2009年月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共同探讨给地球降温、拯救地球,拯救人类自己的问题。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气候会议。
其后,我国政府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承诺到2025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5%(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减排的坚定决心,大国责任。
目前我国房屋面积已超400亿㎡。
到2025年又新增200亿㎡;而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8%,“十一五”期间建筑减耗承担全社会减耗任务的41%。
当前我国住建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主要的就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四节一保(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即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这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重要的领域。
因此,在公装、家装、幕墙领域,特别是材料、部品生产制造领域都有节能减排、实施绿色工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可以说这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模式必将产生一个质的变化。
第四: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
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达1700万,扣除死亡人数,每年净增约800万人,增长率为2‰左右,20年净增约1.6亿,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市场,在预测中国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时,都不能忽略了这个极为关键的特殊因素。
第五:国家调控稳定房地产政策,也给我们行业发展构成较大的利好。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刚结束的“两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时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温总理的工作报告在房地产业发展中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扩”,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