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校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5篇)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中秋节民风民俗,了解中秋节动人传说,诵读中秋诗词美文,了解各地中秋饮食文化,以感受中秋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共度中秋、共同制作中秋月饼,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引言:四年前,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卫固中学,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又从相知到相亲。
感情的升华,使我们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同学更是难舍难分。
一声声“老师好”“同学好”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让我们这种抒不尽、道不完的情怀融进今晚的月光里、祝福中!这是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我代表全体教师祝福即将毕业的你们,祝你们中秋快乐,万事如意、学业有成!三、活动流程:1各组展示搜集的中秋资料(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3)中秋节卫固当地的习俗(4)关于中秋节的诗词(5)中秋节的饮食文化2 知识竞赛(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2)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唐 b宋 c元 d明(3)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4)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5)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6)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a春节 b 重阳节 c中秋节 d圣诞节(7)潮汐与什么有关?a太阳 b星星 c月亮 d风(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王安石 b李白 c 杜甫 d白居易(9)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a唐朝 b元末 c宋朝 d明(10)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3 游戏每组选一个同学用筷子夹瓜子,用瓜子摆出“中秋节快乐”,看哪个同学摆得最快最好要求:(1)不准用手动瓜子(2)瓜子的方向应一致4 制作月饼每个人用所带的材料制作自己的创意月饼,性状及颜色不限,做好后每个人写上自己的中秋祝福,送给自己的老师、同学或家人,共享中秋的快乐。
4小结送祝福一、实施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三、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一、情境导入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五、小结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
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活动目的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学习有关中秋节的诗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感恩关心自己的亲人、长辈。
二、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4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以及月饼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2、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准备月饼30盒。
三、活动程序:(一)情境导入1、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
展示圆月的画面,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也称八月节、八月半;因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有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又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我们中国的习俗在“团圆节”这天,和家团聚,共度佳节。
孩子们,你们的父母为给你们更好的生活,终年忙于在外,佳节之际,他们一定也很想念你们,却无法和你们一起过团圆节。
今天我们希望小学的领导、老师就像孩子们,你们的父母一样,关心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组织了这个“中秋话明月千里共婵娟”茶话会,孩子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学校领导、老师。
2、领导讲话:今天的活动得到我们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百忙中,我们学校领导也抽出时间来到我们活动的现场,我们请张校长给我们讲话。
(二)、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中秋传说之三——嫦娥奔月(三)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那寻常老百姓又是怎样过中秋呢?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
(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骨式。
(对称、均衡)生:动动手,画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学生作品欣赏。
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背后可写上祝福父母的话语,孩子们可以把这个月饼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父母。
)2、中秋灯谜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棚)重逢。
猜一字(观)(给猜对的学生发一样小奖品,如中秋贺卡。
)3、佳作欣赏:八月十五是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就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天把这份思念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会让我们想起很多思乡、思念家人的诗句。
(1)、出示图片1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请两位学生对李白的诗进行再现,体会一下李白中秋之夜时的心情。
(两位学生表演、展示,然后请学生自己背背有关的诗句。
)(2)、介绍作词者苏轼:在中秋佳节,伟大词人苏轼也特别思念与他相别已有六年的弟弟而写的词《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对人生的执着(即使他在为官中有坎坷),下片写的是他是怎样看待对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需太过伤感,但可以从共同赏月中相互慰籍。
这守词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对生活情怀豁达。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四)忆中秋品月饼1、让我们欣赏周敏和王小静给大家带来的《但愿人长久》。
2、让我们代着对家人的思念,一起来品月饼吧。
我们在吃之前,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生:我想送给我的好朋友。
/我想送给老师……)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
(请同学个别送月饼,在送月饼的同时送出自己祝福的语言。
)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
3、孩子们:离开父母的庇护,我们羽翼会更加丰满。
远离父母的关爱,我们会更会更加坚强。
孩子们,让我们祝愿亲人能平安健康,希望我们的家人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最后也祝愿希望小学的老师教师节快乐、也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
希望小学“中秋话明月千里共婵娟”活动到此结束。
4、布置活动作业:请参加活动的孩子将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感受等用文字记录下来,画画好的同学还可以画几幅以过中秋为主题的画。
【设计思考】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主题目标】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1、各色彩纸若干,作画工具2、收集各种月饼盒子布置活动室。
【活动安排】一、了解中秋节的来历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二、制作纸灯笼(一)导入活动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二)讲解示范: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
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