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一距离保护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年月曰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E® =115/(3 kV, X GI=15C1、X G2=10Q . X(;3=10Q,Li=L2=60kiiix L3=40km, LB.c=50km, Lc.D=30km, Li).E=20km,线路阻抗0.4Q/km, =K "= Kj^O.85, lB-C.max=300A> IC-D.max=200A^ Il)-E.inax=150A, KsS=X.5> Kre=1.2oBG1G2L3G3图1线路网络图试对线路LI、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说明:可让不同的学生做1、2、3、4、5、6、8、9处一至二处保护设计)。

1.2要完成的内容对保护3和保护5进行距离保护设计。

其中包括距离保护I段、II段和in段的整定计算,及设备选型。

2设计分析2.1设计步骤其中包括四个步,第一步:保护3和保护5的I段的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二步:保护3和保护5的II段的整定计算及灵敏度的校验;第三部:保护3和保护5的m段的整定计算及灵敏度的校验;第四步: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和原理的分析。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2本设计的保护配置距离保护在作用上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用于对线路进行保护主要作用的装置当线路故障时,主保护首先动作。

当主保护由于故障拒动时就需要后备保护对线路起保护作用,后备保护用于对线路起后备保障作用。

线路主保护有距离保护的I段和II段保护,线路的后备是距离保护m段保护。

后备保护又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

2. 2.1主保护配置距离保护的主保护是距离保护I段和距离保护II段。

(1)距离保护I段保护距离保护的第I段是瞬时动作的,它只反映本线路的故障,下级线路出口发生故障时,应可靠不动作。

以保护3为例,其启动阻抗的整定值必须躲开本线路末端短路的测量阻抗来整定。

同时,在考虑到阻抗继电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后,需要引入可靠系数Kk (一般取0.8〜0.85)以满足要求。

如此整定后,距离I段就只能保护本线路全长的80%〜85%,无法保证保护线路全长,这是一个缺点。

为了切除本线路末端15%〜20%范围以内的故障,就需设置距离保护第II段。

(2)距离保护的II段保护距离段整定值的选择应使其不超出相邻下级保护I段的保护范围,同时带有高出一个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

考虑到可能引起误差,需引入可靠系数K;:。

距离I段与II段配合工作构成本线路的主保护。

2. 2. 2后备保护配置距离保护的后备保护是距离保护的ni段保护,其可作为近后备保护也可作为远后备保护。

距离保护的m段保护当作为相邻线路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的后备保护时,即为远后备保护;当作为本线路I、u段的后备保护时,即为近后备保护。

其作用是保证线路保护的完整性,防止出现线路全长没有保护到的现象。

3等效电路的建立及阻抗的计算3.1等效电路的建立3.1.1保护3等效电路建立2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保护3等效电路建立及短路点选取如图2所示。

3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4图2保护3等效电路3.1.2保护5等效电路建立及阻抗计算(1)保护5与保护3配合时等效电路建立如图3所示。

图3保护5与保护3配合时等效电路(2)保护5与保护8配合时等效电路建立如图4所示。

图4保护5与保护8配合时等效电路3. 2基本阻抗的计算阻抗计算公式为:Z=Lx Z1(1)其中:L 一一为线路长度(km);z/一一为线路单位长度上的阻抗(Q/km)。

将线路Li 的参数带入(1),算得线路Li 的阻抗值为:Z LI =60X 0>4=24 (Q) 将线路L3的参数带入(1),算得线路L3的阻抗值为:Z L 3=40X 0.4= 16 (Q)将线路B ・C 的参数带入(1),算得线路B-C 的阻抗值为: CD E0 0 回 7/G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5Z B ・C =50X 0.4=20 (Q) 将线路C ・D 的参数带入(1),算得线路C ・D 的阻抗值为:Zc-o=30x0.4= 12 (Q)将线路D-E 的参数带入(1),算得线路D-E 的阻抗值为:Z I )-E =20X 0.4=8 (Q)4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4.1主保护的整定计算4.1.1 I 段的整定计算(1) I 段保护的阻抗整定公式为: 式中z ;—一距离I 段保护的整定阻抗(Q );K 為一距离I 段保护的可靠系数; 乙一一被保护线路的正序阻抗(Q )。

将保护3的参数得带入(2)得:Z :3 =0.85X20二 17.0 (Q)将保护5的参数得带入(2)得:Z ;ef 5=0. 85X16=13.6 (Q)将保护1的参数得带入(2)得:Z ; ] =0. 85 X 8=6. 8 (Q)将保护2的参数得带入(2)得:2*«.2=0. 85X12=10.2 (Q)将保护8的参数得带入(2)得:Z : 8 =0.85X24=20. 4 (Q)(2) I 段保护的时间整定保护3的I 段保护动作时间为:t ;=0(s)。

保护5的I 段保护动作时间为:t ;=0(s)。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保护2的I段保护动作时间为:t;=0(s)。

6保护8的I 段保护动作时间为:1=0⑸。

4.1.2 II 段的整定计算(1) II 段保护的阻抗整定公式为:式中Z 打一一距离II 段保护的整定阻抗(Q);K 打一距离n 段保护的可靠系数;Zi ——保护安装段的线路正序阻抗(Q);K/,.min ------------- 最小分支系数;z 爲——相邻下级保护的I 段保护阻抗整定值。

1) 将保护3与保护2的参数得带入(3)得:Z ; 3=0・ 85 X (20+10. 2) =25. 67 (Q)2) 保护5的II 段保护分为两种情况。

① 保护5与保护3配合时的II 段保护等效图如图3所示。

Kb= £1 =( X G \ / /X&2 ) + Z D + X G 2 +Z[3 —人-f )+Z “将保护5与保护3的相应参数带入(3)得:Z ;*15 =0. 85 X (16+1. 867X17. 0) =40. 59 (Q)②保护5与保护8配合时的II 段保护等效如图4所示。

将保护5与保护8的相应参数带入(3)得:Z ;*, 5 =0. 85 X (16+20. 4) =30. 94 (Q)取以上两个计算值中较小者为保护5的II 段整定值,即取Z 爲=30. 94 (Q)。

3) 保护2与保护1的参数带入⑶得:Z ; 2=0. 85 X (12+6. 8)=15. 98 (Q)(2) II 段保护的时间整定保护3的I 段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5 (s)<>保护5的I 段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 (; + △/ =0.5 (s)或 = l + 4 =0.5 (s)取其中较长者,即t 冷0.5(s)。

6 + 24 + 16 + 10 =1.867(3)II段保护的灵敏度校验II段保护的灵敏度校验依据为:Ksen=—^>1.25式中Ksen——灵敏系数;Z打一一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ZL——被保护线路阻抗。

将保护3的相应参数带入(4)得:25.67 …Ksen.3= ----- =1.28>1.2520将保护3的相应参数带入(4)得:30 94Ksen.5=^—=1.934>1.2516所以保护3和保护5的II段保护整定值均满足要求。

4. 2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4. 2.1整定动作值(1)按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I段配合时,m段的整定阻抗为:式中K期一一护in段的可靠系数;Z L一一阻抗测量元件返回系数;心丽一一最小分支系数;Z爲一一相邻下级保护的n段保护阻抗整定值。

1)将保护3和保护1的对应参数带入(5)得:Z:; =0.85x(20+15.98)=30.58 (Q)2)将保护5和保护3的对应参数带入(5)得:ylll曲=0.85 X (16+1.867 X 25.67)=54.34 (Q)(2)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当线路上的负荷最大且母线电压最小时,负荷阻抗最小,其值为:… Usn _ (0.9~ 0.95)"£L・min= ---- = ---------------------1 L.max I L.max式中t/Lnun——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I L.max " -一被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U ・\——母线额定线电压。

考虑到电动机自启动的情况下,保护in 段必须立即返回的要求,则整定值为:式中K rd ——可靠系数;心一一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re 一一阻抗测量元件的返回系数。

将保护3的参数带入(6)、(7)得:取其中较小者作为距离保护m 段的整定阻抗。

保护3的皿段的整定阻抗Z^L3 =30.58 (Q)。

保护5的m 段的整定阻抗Z :严54.34 (Q)o 4. 2. 2动作时间(1) 保护3的m 段保,护动作时间:r]H =/!!+Ar=l (s)(2) 保护4的m 段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屮 + & =2 (s)或 * =£+△/=] (s)取其中较大者作为距离保护in 段的整定时间,所以r!!,=i (s),習“⑸。

4. 2. 3灵敏度校验(1)保护3的DI 段保护灵敏度校验。

1) 作为近后备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式为:7 HI Ksen(l)=^>1.5(8) 将保护3的参数带入(8)得:30.58 Ksen(l)= ------------- =1・53>1・520 满足要求。

2) 作为远后备时,按相邻设备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式为:O.9xllO/>/3xlO 3300 =190.53 (Q)z 曙=Ksen(2)= 7 ------- / 心 ―——>1.2 乙,+ ^b.nw^next 将保护3的参数带入(9)得:30.58Ksen(2^= ------------- =0.96<1.2 20 + 12所以不满足要求,保护2需要加近后备保护。

(2)保护5的皿段保护灵敏度校验。

1)作为近后备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校验。

将保护5的参数带入(8)得:54 34s 尸盘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