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愈《与于襄阳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韩愈《与于襄阳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韩愈《与于襄阳书》阅读题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 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 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 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 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 往无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未尝干之, 不可谓上无其人; 未尝求之, 不可谓下无其人。

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 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 耶?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

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 隗始。

”②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 曰“吾志存乎立功, 而事专乎报主, 虽遇其人, 未暇礼焉”, 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

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

因做过襄州大都督, 故称于襄阳。

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 问计于郭隗, 郭隗回答: “王必欲致士, 请自隗始!” 相关试题及答案 15.下面句子 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休:停止 B.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须:依赖 C.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过:不对 D.未尝干之 干:请求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②今乃亡赵走燕 B.①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①岂上之人无可援 ②行李之往来 D.①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 愈所谓其人哉? A.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B.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C.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D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 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 的人。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 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 “相须"。

D.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 批评。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

(3 分) (2)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

(3 分) (3)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

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4 分) 【答案】 15.A 16.D 17.B 18.D 19.(1) 没有人做他的引导者,即使有美好的德才也不会彰显。

(2) 因此有才能的人往往处于忧伤的困顿之中, 身居高们的人也没有发出显 赫的光辉。

(3) 我恭谨地呈上过去写的十八篇文章, 如果承蒙您给看一下, 也足够了解 我的志向所在。

【解析】15.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 中去贯通文意。

休:壮美。

16.试题分析:A.副词,才;副词,竟、反而。

B.语气助词;兼词,于 此。

C.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均为代词,代自己。

17.试题分析:做“古文断句题”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段主要意思的 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断。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准确划 分句子的结构成分;②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③借助发语词、关联词、语 气助词等划定句子的起始; ④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 ⑤根据固定句式断 句。

本段文字,了解大意并不困难,断句主要看句子结构和语气词即可做出所断 位置的判断。

只需把握四个选项断句的区别点,再联系语境、句义的完整性,认 真比较,便得出答案。

18.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通读全文,找到相关段落 ,从中概括、归纳人物的言行。

文章并无批评之意。

19.试题分析:文言翻译题通常涉及若干文言现象,重点是把握好关键词及 特殊句式, 了解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文言现象。

得分点分析: (1) “莫”、 “美”、 大意各 1 分。

(2) “穷”、 “赫赫”、 大意各 1 分。

(3) “谨”、 “赐”、 “足”、 大意各 1 分。

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之能垂休光 休:停止 B.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须:依赖 C.未尝干之 干:寻求 D.虽遇其人,未暇礼邪? 礼:礼遇 5.A。

【解析】结合上下文推断,“休”不可能是“停止”的意思,这里应 解释为“吉祥,美好”。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世之龌龊( ),既不足( )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 ),( ) 信乎命之穷也! A. 也 而 之 其B. 者 以 焉 则 C. 者 以 矣 何 D. 也 乎 者 则 6.B。

【解析】根据句意以及虚词的意义用法选择。

句意为:世间那些气量 狭小的人,我不屑于向他们讲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 的话,那么就只能相信我的命运困顿了!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 A.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 其所用 B.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 C.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 D.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 唯其所用 7.B。

【解析】注意整齐句式。

理解文意,这个句子是说:我从旁听说阁下 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道德方正,做事讲求实际,行为 举止,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信写士欲进身扬名、建功立业须前辈援引,而前辈功业盛名又须有为 的后继者为之传扬, 既表现了作者积极仕进的心情, 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 批评。

B. 第二段以“侧闻”的方式赞誉对方, 显得客观, 这样, 既便于自己表达, 也使对方不觉得突兀而乐于接受。

C.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一般人。

用郭 隗的典故,实际上是毛遂自荐。

意为:您如果要寻求人才,那就请从我开始。

D.韩愈求官心切,观点难免失之偏颇。

客观上讲,一个人是否能显扬当世 和永垂不朽,与是否有人引荐和继承应该没有必然联系。

8. A。

【解析】 韩愈致信以求仕进, 恭谨而急切, 虽提到一些人的错误做法, 但没有“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

(3 分) (2)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3 分) (3)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4 分) 译文: 9. (1)没有人替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

(莫,彰,虽……而,各 1 分) (2)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是,所为,过,各 1 分) (3)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而这些)只不过花上 您一天享受的费用就足够了。

(“惟……是急 ”2 分, 资, 一朝之享, 各 1 分。

) 译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 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 前辈替他引荐的。

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 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

没有人给他引荐, 即使有美好 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

这 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

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 没有可以攀援的人, 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 那样殷切, 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 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 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 人。

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

这 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 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

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 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 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

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 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 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 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 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 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

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 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 “请从我郭隗开始。

”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 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

如果您说:“我志在建 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 相待。

”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

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 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 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 如蒙您过目, 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赏析: 本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泛泛而谈“先达之士”应与“后进之士”。

相为知遇 的道理, 这样, 虽将对方捧为“负天下之望者”也不显得阿谀, 虽标榜自己为“高 材”也不显得狂妄。

第二段以“侧闻”的形式赞誉对方,显得客观,这样,既便于自己表达,也使对方不觉得突兀而乐于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