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高一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们在晴朗夜空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A、行星B、卫星C、恒星D、流星2、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A、金星和水星B、木星和火星C、木星和水星D、金星和火星中新社莫斯科2011年10月19日电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及俄罗斯火星探测器“火卫-土壤”预计于11月9日凌晨自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升空。
另据8月10日消息,美国“机会号”火星探测器已到达火星巨大陨石坑边缘,进行新一轮探索。
据此回答3-4题:3、“机会号”在火星的探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4、目前人类探索宇宙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就是: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5、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D、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6、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A、紫外线区B、可见光区C、红外线区D、X射线区7、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B、生物能C、太阳辐射能D、风能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消息,一个直径达到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10倍的太阳黑子正产生巨大的太阳耀斑,为英国夜空送上壮观的极光秀。
据此回答8-10题:8、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日冕层C、日冕层和光球层D、光球层和光球层9、当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不.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卫星电视信号受到干扰D、地球自转速度减慢10、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A、76年B、11年C、15年D、1年“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发射成功。
据此回答11-14题:11、我国发射“天宫一号”时,美国纽约(西五区)居民观看发射的当地时间是:A、30日8时25分B、29日8时25分C、30日7时25分D、29日7时25分12、相同经度的地方:A、地方时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日出时刻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共划分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1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A、29日12点05分B、30日11时55分C、30日12点05分D、31日12点05分15、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水流对南岸的侵蚀严重,且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则该河流位于:A、赤道地区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C、回归线上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 B C D17、下列现象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是:A、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B、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C、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D、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18、若黄赤交角从现状减少为20°,则:A、地球上没有温带B、极昼极夜范围减小C、地球上温带面积减小D、极昼极夜范围增加19、下列四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小圆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0-21题:20、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1、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①②③④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3、自然界最多和最硬的矿物分别是:A、石英、刚玉B、刚玉、沙子C、金刚石、沙子D、石英、金刚石24、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B、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固体外壳C、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D、全球地壳最厚处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0 12 24 0 12 24 0 12 24 0 122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有:A、石灰岩、玄武岩B、页岩、石灰岩C、大理岩、板岩D、花岗岩、砂岩第I卷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11分)读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公转方向......。
(2分)......,在D位置上画出自转方向(2)、地球位于C处时,日期是前后。
(3)、地球位于B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此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4)、地球位于_____处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原因是。
(5)、地球位于_____处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
(6)、地球公转一周为365日6时9分,这叫一个年。
(7)、地球位于A处时,北极圈昼长时间比赤道上(多、少)小时。
27、(14分)读某日日照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日期是前后,正值北半球(节气)的日照图。
(2)、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1分)..太阳光线(3)、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4)、AD是(晨线、昏线),此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是。
(5)、在B、C、D、E四地中,这天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线速度最大的是;与F点地方时相同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6)、昼夜交替一次用时,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称为一个日。
(7)、这一天太原(37°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8)、此时北京时间是。
28、(13分)阅读下面的童话故事,回答相关问题: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
一天,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
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
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
”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
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
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
不知过了多久,它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
不久它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压在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它们的身体变得坚硬起来。
又过了一些日子,它们商量着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的一位老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两次大的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
”依照老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并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讲述了它们的地表之旅。
(1)、图是亮亮和晶晶地表之旅的路线图,“可爱的岩浆之家”是________(填写数字或字母),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随着风儿和流水向前奔走”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填写数字或字母)。
(2)、从成因上来说,晶晶觉得累了,形成的是岩;亮亮不能动了,形成的是岩。
(3)、亮亮个头变小的原因是。
(4)、亮亮和晶晶在低地停下来休息,并且又变得坚硬。
它们形成的岩石具有两大特征:和。
(5)、老者说亮亮和晶晶要回家还得经历两次大的变化。
若其中一次是发生变质,则需要具备或的条件。
(6)、地质工作者于2005年在太原东山地区,发现大量贝壳类水生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分布在东山2-3平方公里范围内,距今3.5亿年至4亿年。
从勘探情况看,很久以前太原应该是,我市东山地区的岩石应该属于岩。
(7)、亮亮和晶晶最后必须经历过程,才能回到“可爱的岩浆之家”。
29、(12分)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①是界面,②是界面。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A是;A+B是;B+C+D是;E+F是。
(3)、E层的物质状态是,F层的物质状态是。
(4)、请在图中用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1分)(5)、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B、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小C、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D、生物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6)、A层次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