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和现状西安是闻名中外的四大古都之一,俗话说:“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两千年中国看西安”。
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到唐朝,西安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甚至是当时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强大的王朝汉朝和唐朝都将都城建在西安。
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商业开发和城市经营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
西安曲江围绕大雁塔打造的重现大唐盛世的大唐不夜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化商业步行街。
2、区位分析大唐不夜城项目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举世闻名的大雁塔南面,东边与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唐芙蓉园相邻。
是西安打造大雁塔为核心的旅游商业服务圈的重点工项目,曲江新区发展的北大门。
3、设计范围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设计范围由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商业步行街及唐城墙遗址公园组成,总面积约19.17万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目标1、设计依据(1)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招标文件(2)大唐不夜城总体规划平面图(3)地形图等基础资料(4)大唐不夜城基础资料汇编(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2、设计原则1、以盛唐文化为主线的原则: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大唐不夜城不仅是唐文化的现代演绎,且是兼有现代文化,世界各国文化互通、交流的多样化集合形态。
2、唐文化的多样性与现代商业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出盛唐文明的多样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
运用盛唐文明的元素与现代展示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她在现代商业中的地位,强调经济效益。
3、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以及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为本工程下达的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
4、整体性原则:满足分区规划设计条件的同时,应注重总体景观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
开放空间重点考虑步行街、文化交流广场及庆典广场的景观处理,加强中央景观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联系。
5、差异性原则:景观总平面布局上,各地块应根据功能特性不同,分区做相应的设计,并充分考虑人流的引导及疏散。
6、经济性原则:工程造价合理,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充分考虑远期经营需要,运营和维护费用合理,具备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7、实用性与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8、技术工艺的先进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9、讲求故事性序列的原则:规划遵循“开端(大雁塔南广场)衔接大唐不夜城项目——高潮(文化交流广场)——收局(活动庆典广场)”这样一种故事性的序列。
__3、设计目标“融古托今”吸取汉唐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景观。
将其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钦购物、文化鉴赏为一体的“新西安曲江国际商贸中心”。
提升整个曲江新城文化品位,塑造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商业文化景观区。
三、设计构思“历史·文化·人”历史——盛唐文化与西安城市文化内涵及环境资源相结合。
文化——古城西安的文化资源,让本土文化融入景观,丰富景观内容。
人——“人文”、“人本”。
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适应、影响并改造着环境。
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大道、树阵广场、露天茶座、成片绿茵休憩场地、人工瀑布、休憩亭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景观空间。
本方案将从这几方面有机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融入于不夜城的景之中。
大唐不夜城总体景观设计追求城市要素之间的协调,强调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保护和加强城市特色的建立,从城市资源的特定角度、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土地资源利用角度,强调人、城市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
四、设计内容大唐不夜城景观设计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功能分区、景观结构的总平面规划;第二层面包括区段的空间形态规划,开放空间的布局结构规划;第三层面包括植物配置和硬质铺装设计;第四层面包括重要节点,主要雕塑小品设计及主要配套设施设计。
五、功能布局结构1.整体布局大唐不夜城整体布局为线性布局,以大雁塔南广场到古城墙遗址之间的连线为轴线,由北向南分别为商业步行街、贞观广场、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古城墙遗址公园五个景观区域。
按空间顺序可分为起点、发展、高潮、尾声四个形态区域。
按情感顺序可分为起源、交流、祥和、欢庆、铭记五个情感区域。
纵观整个广场尺度宜人,收放自如,规整而不呆板,开放中兼有含蓄,第一眼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2.功能分区按照大唐不夜城整体规划将整个规划范围分为五个功能区,通过对五个分区的刻画,向人们展现文化内涵丰富的、自然清新的生态风光带。
五个功能分区为:商业步行街、贞观广场、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及唐城墙遗址公园。
六、分区规划1.商业步行街包括南段和北段两个部分。
步行街北段主要景点有北入口微地形处理区、雕塑喷泉区、仿古城墙区、醉仙池、下沉广场。
步行街南段景点有露天茶座区、跌水景观广场、中心舞台表演区、聚贤池、诗画广场。
(1北入口微地形处理区:高低起伏的月牙形地形和水波纹的地面铺装,如同巨浪般向前涌动,象征大唐文化传承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让人进入起点就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局。
(2雕塑喷泉区:一块四方形的小广场,包括雕塑喷泉和变色玻璃铺地。
(3仿古城墙醉仙池:一段古老的城墙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想像。
为了不挡街道两旁行人的视线城墙外部的高度不超过1.5米。
城墙内部地形下降落1—1.5米两壁塑造成仿自然形态的峡谷,一条流水从中间穿过,流入醉仙池,形成一段别样的景观。
(4 醉仙池:包括水池、景观亭、桃林是作为古城墙和下沉广场之间的衔接,和古城墙、下沉广场形成依次下降的景观空间。
(5下沉广场:位于地下公交站的出口,为缓解地下公交站空间的压抑,将流水引入形成人工瀑布景观,使原来沉闷的地下空间成了别有洞天的景观。
(6露天茶座区:一节矮墙,一片木质铺地,一把太阳伞构成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7跌水景观区:设置喷水的瑞兽雕塑,在古代的风水学里瑞兽代表着吉祥和财富。
跌水景观可以活跃商业区的气氛,也可以在夏天给行人带来一丝清凉。
(8中心舞台表演区:可心做为商家开展商业活动和与游人互动的舞台。
(9聚贤池:规整的荷池,整齐的文化柱如同朝中进谏的贤士。
(10诗画广场:结合两侧的文化场馆,用诗画刻画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2.贞观广场贞观广场位于文化交流广场的北侧,是规划范围内面积最小的一个区域,地下为下沉车道,规划设计为地下公交站台,与文化交流广场的地下商业中心相连结,形成立体的交通网络。
广场正中心设置采光和通风井, 采光和通风井上方装饰造型独特的圆锥形构筑物"贞观塔”,以高耸的建筑形式象征贞观盛世的鼎盛,广场围绕贞观塔布局,四根耸立的灯柱显示贞观之治恩泽四方,广场四角的唐印图案浮雕象征大唐文明流传四海。
3.文化交流广场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四象五行学说, 四象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古长安城的规划设计则是这方面的典范。
铺装整体设计来源于古代建筑的窗格,构图方正。
广场中心是四个飞天雕塑和滴水计时器分别表现大唐的盛世景观和岁月时光的变迁。
4.庆典广场大尺度的广场设计增加了广场和古城楼气势,并加入了民族元素‘陕西大鼓雕塑’ 增强了广场的喜庆气氛。
并可以在开展大型活动将其暂时移走。
广场铺装设计全部采用的花岗岩铺装,形式简洁大方,广场北侧的树阵景观增加的人性化的元素,设置了休息设施和绿化景观。
5.唐城墙遗址公园由古城墙、护城河、树阵广场组成,其中古城墙是最主要的景观元素,也是大唐不夜城的南大门,与大雁塔形成相互对映的景观。
树阵广场位于古城墙的正前方,由一排排整齐的圆柏如同古战场上列阵的将士,对映古城墙,让人联想远古时代的战场。
公园随处点缀着富有情趣的雕塑小品。
七、分期建设规划根据景观规划范围周边地块的建设进度合理安排景观工程的分期施工进度,避免在施工场地和交通运输组织上互相冲突, 尽量做做资源利用互补。
整体景观分为五个施工建设规划阶段,一期、二期分别为古城墙遗址公园和庆典广场,这样有利于整体景观架构的形成,而雁南路做为主要的运输通道暂时保留。
三期、四期为南北步行街的建设,整体景观基本形成。
最后施工阶段是文化交流广场和贞观广场的施工建筑。
八、景观系统景观系统可以分为:景观形象——景观节点分析与景观结构分析景观行为——景观游憩规划景观环境生态——绿色通道网络满足商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同时提供大众的行为活动空间以及体现鲜明的视觉形象。
结合西安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改造、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
九、道路交通系统1、步行交通(1)步行街:从流动性角度来考虑,商业步行街景观整体设计给人一种流动向前的感觉,步行街整体景观布局按照空间形态发展序列和情感发展序列布局,引导行人向前。
同时,配合其它形式,给人一种由进入到演绎到高潮的空间节奏感。
(2)景观广场:从静止角度来考虑,将给人以愿意“滞留”的感觉。
商业步行街设计充分考虑游客行人休息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
沿步行街分别布置的贞观广场、文化交流广场、庆典广场等主要休闲活动广场。
并在一些人流集中和商业密集的地方有序的加入一些小型商业广场,可以开展一些与行人交互的商业活动,在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观光浏览车交通规划的大唐不夜城总占地面积近千亩,南北主轴线长达1.5千米,单纯依靠步行的方式要想游完全程难度比较大。
在考虑规划的经济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游客的便利性和旅游购物的趣味性。
建议采用无固定轨道的观光浏览车,其好处是:1、从安全性考虑步街人游密集游客时刻都会在轨道交通间穿行,而轨道交通的刹车距离一般都比较长,灵活性差;2、从经济性考虑采用无轨观光浏览车可以节省铺设计轨道的费用,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省铺设轨道占用的土地,保持景观的完整性。
3、停车设施根据城市道路有关规范、同时兼顾方便大众使用的原则、及大唐不夜城总体规划设计布置停车场所。
十、绿化规划1、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西安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造景的需要,合理的选择各类植物,进行分类搭配种植。
(2)“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乡土树种或驯化较好,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
(3)“多样丰富”原则: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植物种群;以及整型植物与自然种植相结合的原则。
树木种类要常绿、落叶树合理搭配,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2、种植设计在植物的选材上充分考虑了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充分考虑西安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自然条件。
在植物群落的处理上,主要强调两点:生态性与观赏性。
规划中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根据植物的大小、质地、色彩进行分类组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并根据景区不同的功能,将植物分为自然式疏林草地、行道树和观赏花灌木等多种类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最终达到生态化、景观化和实用化的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