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度 华氏温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2.气压 即大气的压强。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 上的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 12.4毫巴(1mb=100Pa=1hPa) ,在高层小于此值。 单位:mb(毫巴) 1atm=101325Pa=1013.25mb=760mmHg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5、云
低 云 ( 25 00 米 以 下 )
高云(5000m以上)
中 云 ( 2500-5000m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6、能见度
• 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
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0~9级,相应距离为50~ 50000米)。
课后 3.3
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 P0,P——气块升降前后的压力,hPa R——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0 J/kg/K 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 J/kg/K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2.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 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 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 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
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 度分布不均造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一、大气圈垂
直结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 气象要素(因子): 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
▪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 气压 空气湿度(气湿) 风(风向、风速) 云量 能见度 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 J/kg/K g——重力加速度,9.81 m/s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直减率
单位高度气温的变化
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曲线 或递减层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三、大气稳定度
1.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1. 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 气不发生热量交换,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气的绝 热过程。
(由压力变化引起)
定性
空气块 空气块
膨胀(做功) 耗内 能
T
压缩(外气对它做功) 内能
T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定量: 绝热过程中气温的变化完全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
某 地 区 1988 年 的 风 玫 瑰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 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 约为11%,其中风速大于 10.82m/s 的 频 率 约 为 1 % , 风速在3.35~5.41m/s的频 率为3.5%左右。
大气污染控制工象程学第三章大气污染风气速,m/s
5、云
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太阳辐射光谱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
区和红外区
• 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
• 红外区占43%
• 紫外区只占能量的7%
• 在波长0.48微米的地方,太阳辐
射的能力达到最高值。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碧空无云,云量 为0;阴天云量为10;云占天空的1/10,云量记为1。 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以下) 中云(2500-5000m) 高云(5000m以上) 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 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 云量的记录:观测中以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
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垂直方向
-升降气流)
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m/s或 km/h)
F-风力级(0~12级)
(km/h)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风玫瑰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 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2020/11/1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大气扩散
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大气扩散

受体
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
大气科学
大气物理、化学……
大气气象学…… 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
污染气象学……
污染物对气象的影 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 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
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 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 象学
二、主要气象要素
3.气湿:空气湿度 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
➢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kg) ➢ 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
湿度之百分比
➢ 含湿量(比湿)-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kg) ➢ 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 露点-在一定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