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先进事迹材料

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先进事迹材料

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先进事迹材料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有道是男儿无泪非英雄。

饱经了无数有泪和无泪的日子,侯湘林终于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在执着的追求和忘我的奉献中,默默地践行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选择坚强——记宜章森林公安分局民警侯湘林同志他叫侯湘林,今年43岁。

20xx年,他被国家森林公安局授予“全国森林公安机关人民满意警察”荣誉称号。

20xx年,他又以新闻媒体公开推荐得票数第二名,荣居宜章县“十佳政法干警”榜首。

从1983年加入警察行列以来,侯湘林已在森林公安机关摸爬滚打了23个春秋。

为了事业,他获得过很多荣誉;为了事业,他又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他为自己入警23年里亲手办理过上百起森林刑事案件尤其能参与所有重特大案件的侦查工作而感到欣慰,他又为家庭和亲人因自己屡屡受到牵累而心怀愧疚。

执着源自信念的支撑1983年,宜章森林公安机关组建,20岁的侯湘林以优异的成绩被招录为宜章第一代森警,由国有林场的一名伐木工人成为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森林卫士,是他无悔的选择,同时也是他的梦想。

从此,开始了他的警察生涯。

由于父母亲都是宜章溶家洞国有林场的职工,自己出生在深山老林,沐浴着林间洒落的阳光长大,打小就对森林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严格执法,保护森林,做名忠实的森林卫士”就成了侯湘林始终坚持的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一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这一信念。

宜章县国营骑田岭林场有一片三县毗邻的重点林区,群众誉之为“绿色金三角”。

由于山林权属不清,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廖家洞村1组村民彭照普,20xx年2月—11月间,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以无效山林权属证和本人承包山处于宜章县国营骑田岭林场新建工区鸭脚冲山场中的假象掩盖真象,混水摸鱼,蒙骗刘诗兵等四人(已判,另案处理)将明知不属自己而属骑田岭林场所有的一片松、杉、杂混交林连同本人承包山一并作价68800元卖给刘诗兵等四人,在仅只申办林木采伐许可证150立方米的情况下,先后超面积、跨界线、违背采伐方式盗伐林木累计1503.28立方米。

该案案情错踪复杂、涉案人员之多、数额之大、定性难度之高,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典型性,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大盗伐林木案。

宜章森林公安分局接到林场领导的举报后,快速反应,当即从预审股、刑侦股和梅田森林派出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小组,因为是“老兵”、是全分局公认的办案能手,又正担任着预审股股长,所以侯湘林“当仁不让”地顺理成章地成了这个专案组的组长。

时值六月酷暑,侯湘林带领民警昼伏夜出,在彭出没的地方埋点设伏,整整10天噢,蚊叮虫咬倒是小事,高海拔的昼夜温差令侯湘林那至今仍留着2块钢板和4颗钢钉的左腿钻心地疼痛,侯湘林明显地瘦了一圈,但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彭照普。

人一落网,犯罪嫌疑人的亲属就慌了,四处托人活动,但均被拒绝,眼看软的不行,彭的亲属、“哥们”放出“姓侯的,马上放人,否则你的老婆孩子没好日子过”等威胁话,仅20xx年6月29日一天,侯湘林家里就接到了4个恐吓电话,7月初的一天,当地一个“有名”的地痞受人之托,将一封恐吓信送到了侯湘林的办公桌上……面对这些,侯湘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继续侦办,意味着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就会面临威胁,如果打退堂鼓,就是向那些恣意侵吞国家财产的蛀虫妥协、投降,孰重孰轻?当他的目光聚集在熠熠生辉的银盾上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时,亲朋好友都劝他“得饶人且饶人,给人家一个机会”,没想到平时一向“温柔”的侯湘林几乎是吼叫起来:“不行!必须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如果我纵容了他们的话,那么就等于我在犯罪了。

”他一方面紧急组织民警调查,固定证据,另一方面提醒所有参战民警时时处处提高警惕。

参战民警在组长侯湘林的带领下不畏艰辛,不怕恐吓,连续作战,采取多种技术侦查手段,通过踩点布控等方法一举抓获另外3名涉案嫌疑人,克服种种困难,历时4个多月时间,行程2万多公里,终于将案情查得水落石出,将此案办成铁案。

20xx年8月12日,宜章法院判被告人彭照普犯盗伐林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0元,其非法所得88600予以追缴。

该案中的彭照普是湖南省有史以来涉林案件判实刑最高的案犯,在全省引起震动。

作为宜章森林公安分局侦办涉林刑事案件的骁将,既要有无私无畏敢于碰硬的胆识和气魄,又要有善于突破案件、惩治犯罪的谋略和技巧。

20xx年2月23日,侯湘林在上班的路上偶尔听到群众在议论“某地因森林火灾烧死4人,因安葬费无从落实到现在还没入土”等等,细心的他凭着职业的敏感,马上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着重大案情。

报请分局领导同意后,侯湘林带着刑侦股部分民警前往核实,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20xx年2月16日上午,平和乡发生了宜章县建国以来第二大森林火灾,造成当场烧死1男3女扑火群众的严重后果。

由于种种原因,案发多日一直未报案。

案情一经暴光,立即在全县掀起轩然大波,县委县政府等四家主要领导纷纷作出批示,要求森林公安限期破案严惩肇事者。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压力,侯湘林主动请缨,再次带队进驻案发地开展破案侦查工作。

兵贵神速,对森警而言同样重要。

尤其是暴露在旷野荒郊的火灾现场,无需人力破坏,也不用多长时日,只要稍经风吹雨淋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专案组到达案发地后,立马按照组长侯湘林的分工安排和侦破方案进入角色,或走访知情人调查取证,或勘查现场固定证据、寻找起火点。

在侦破“2·16”特大森林火灾案件的过程中,侯湘林拖着伤残的左腿带领专案组的现场勘查小组先后5次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查,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冒着毛毛细雨环绕现场步行近80公里,排除可疑起火点24处,鉴定该次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大1943亩,其中成材湿地松有林面积593亩,灌木林地面积1261亩,农田、旱土面积89亩。

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侯湘林凭着多年侦办火灾案的经验,根据案发当天的风向,比对现场草木灰的飘向,对照立木被烧毁程度,很快划定火源方位,逐渐缩小范围,认定起火点。

专案组的调查取证小组走村入户排查摸底调查取证,先后走访调查并排除286人,根据现场勘查小组反馈的信息,按由“点”寻“人”的侦破方向,由原先的普遍走访转为有针对性的重点调查,并带着村干部进入现场以“点”认“人”。

最后,经过反复比对和综合分析,该乡杨柳村“老鼠岩”一快有烧残玉米杆的旱土被锁定是这起山火的起火点,经村干部辨认,旱土耕作者曾二莲逐渐“浮出水面”,所有可疑之处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由于专案组组长侯湘林的果断决策、指挥得当,加上所有参战民警的细致、扎实工作,使得“2·16”特大森林火灾案件在短短的3天内成功告破,与县委要求7天破案的期限缩短了4天时间,深得市县领导和省市森林公安机关的好评。

该案成功侦破的经验在全省森林公安机关作为示范案例被推广应用。

侯湘林一身过硬的本领,是多年辛勤的汗水练就。

他爱学习,善总结,肯钻研,在全县政法系统颇具声名。

1988年,不甘人后的侯湘林以惊人的毅力一边工作一边复习高中课程,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90年7月毕业,凭着对森林公安工作的热爱,凭着对林业事业的执着,他毅然回到原单位工作。

两年对法律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于侯湘林而言如虎添翼,也使他深深懂得了“学无止境”、“山外有山”的道理,于是,多年来,只要不出差,他每晚都要到办公室,或学习钻研,或研究涉林刑事案件的案发规律特点,或总结侦破案件心得,常常一熬就是大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正是凭着这种忘我精神,他熟练掌握了刑事侦查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自学了物证鉴定学、林学和营林学等专业知识,撰写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1999年,侯湘林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系统理论和独到见解,亲自执笔为森林公安机关编写了《办理森林刑事案件参考资料》和《林业执法手册》等操作性特强的应用资料,并装订成册印发到每个森林公安民警手中推广应用。

有效地保证了宜章森林公安队伍6年当中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的稳定局面,实现了严格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模范守法、提高执法效率的四统一,杜绝了执法办案过程中冤假错案及申请复议案件的发生。

奉献离不开牺牲和付出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无规律的生活节奏、严重的体力透支等等这些,对侯湘林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但每当季节更替、阴晴变换的时节,那至今仍留着2块钢板和4颗钢钉的左腿钻心地疼痛可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要说公安民警“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诚然会给人一种警察时时处于“刀光剑影”的错觉,但侯湘林就切身体验过这样的一次“血光之灾”。

那是1999年10月,广西同行发来传真说,因1998年聚众哄抢林木达89立方米的批捕在逃并被通缉的陈犯在柳州某宾馆嫖娼被抓。

侯湘林奉命前往押解罪犯,为赶时间并确保不因中途住宿而发生变故,他们马不停蹄押解罪犯陈某往回赶,在郴州临武县境内发生车祸,全车6人唯独他一人被甩出车外,造成左腿膑骨和左手粉碎性骨折。

当领导和同事闻讯感到医院看望他时,他说的第一句话竟是:“不好意思,我给组织添麻烦了!”在场的领导和同事无不楸心的痛,谁都说不出话来。

住院6个月的时间里,他时刻不忘森林公安事业,以超常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和病痛,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进行恢复锻炼,身体刚有恢复,他就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带着固定在左腿上的2块钢板和4颗钢钉、颇着左脚毅然重返工作岗位。

这次车祸使他落下了终生残疾——走路只有一颇一颠地行走,毕竟才过而立之年,妻子彭惠兰多次恳求他去住院,重新手术取出钢板和钢钉,进行系统的治疗。

可他始终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也舍不得花更多的钱。

为了节约花费,也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到医院开了止痛的药物带在身边,只要疼痛来了就吃点药或敷上一贴膏药,“既止了痛又能照常上班不耽误工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些年来,在办理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中,侯湘林不怕顶难碰硬,不怕得罪人,但他却惧怕亲情、友情的纠葛。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的心情就会变得异常沉重,感情的煎熬甚至让他没勇气继续自己的工作。

侯湘林是条硬汉子,作为一名警察,他有自己做人的原则,更有职业赋予他的崇高使命。

法不容情啊!当面临情与法、事业与家庭的艰难抉择时,他的感情天平永远倾斜在事业和法理一边。

有一件事至今仍令侯湘林心酸流泪。

在家里他是长子,一弟两妹都是“林家铺子”的人,因林场效益不振气早已都下岗,或卖苦力挣点钱维持生计,或远离故土打工谋求生存。

自从进入公安机关尤其是成为中层骨干后,因为办案经常不能回家,陪伴父母亲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1994年底,在查处一起跨省特大非法贩运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案件时,侯湘林的父亲因患尿毒症病危住院,非常需要他这个唯一不用为生计发愁的长子陪伴和照料。

而此时,追捕重要同案犯刘某归案又成为办案的当务之急。

是带队去追捕,还是留在家中陪伴照料病危的父亲?侯湘林真恨自己没有分身术,不能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尽忠,一半尽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