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楼宇对讲调试方法
本系统主要通过下表计算得出解码器的内码编排,然后通过设定解码器地址码(权值),算出该解码器第一个端口的内码值,就可以算出该解码器其他端口的内码值。
然后通过单元门主机输入密码(##4)找到该内码值对其设定一个四位数的房号,这样该解码器端口所连接的室内分机分房号就是刚设定的房号,为此,单元门主机在呼叫时就能找到该分机并完成呼叫。
步骤一、设置内码
先将解码器按照下表算出其端口的内码值:
小区报警分机普通内码值速查表
解码器端口内码值的确定和编制方法
具体步骤为:解码器IC编码属于二进制编码,根据二进制公式64A+32B+16C+8D+4E+2F+1G计算可得出解码器所编的地址码,该地址码我们称为权值,在将所得的权值乘以4,计算出的数字就是解码器US1端口接口的内码,而US2、US3、US4分别为US1+1、US1+2、US1+3.
例一、解码器的“F”相对应的IC脚挑起或对应的线断开,IC的编码为0000010,则该权值为2,在乘以4等于8,则为该解码器US1的内码,而US2、US3、US4分别为9、10、11、(注:不够三位的内码,则在前面加0,则为009、010、011)。
例二、解码器的“BG”相对应的IC脚挑起或对应的线断开,IC的编码为0100001,则该权值为33,在乘以4等于132,则为该解码器US1的内码,而US2、US3、US4分别为133、134、135。
注意:在同一个单元门口主机上,不同内码不能设置相同的房号,内码值范围000~500.
总上所诉,计算寻找解码器的内码值,在单元门主机上设置房号等操作,其实就是找到该内码值是哪个解码器的第几个端口,在门口主机上找到对应的内码值。
把这个内码值的端口所连接的室内分机的房号输进去。
步骤二、设置房号
1、单元门口主机通电后,在门口主机上输入密码“##4”,显示屏幕上显示( 000)对应分机的内码值,此时可以直接在主机键盘上输入对应端口的内码值(三位数),也可以点击“8”键,将逐一递减内码
号的搜寻,或点击“9”键,将逐一递增内码号的搜寻(“000”为本机初始内码值)。
2、当所搜寻的内码值与所编端口内码值一致时,可按“#”确认,显示“FFFF”或者“6A6A”字样(表示空号),或显示其他的房号(表示已设定为这房号了),可在此上直接输入四位数房号修改,如房号为三位数,在前面加“0”补足四位数,输完后在按“#”确认,此时该解码器端口所连接的室内分机的房号已经设置完成。
按“#”键确认
开锁密码设置
一、本系统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开锁密码,
A、设置和修改开锁密码的操作
1、在主机上呼叫自家的分机;
2、分机振铃摘机后,按住开锁键保持5秒钟以上松手,挂机。
主机显示 L字样,进入密码设置程序;
3、主机进入密码设置程序后,由主机键盘输入四位数密码,主机同步储存记忆,密码设置完毕,密码必须在20秒内设置完,否则主机将退出设置程序;
4、若之前设定过密码,也可以通过这样修改密码;
B、密码开锁的操作方法
在单元门口主机上输入#+4位室内分机号+#确认+四位数密码,
二、系统调试
1、确定主机、分机、电源的各样设备都不存在问题,并按照使用手册做好编码工作,然后在检查一次,确保编码准确无误。
2、按照说明书要求选好合适的线材做好工程布线共工作,如果楼层超过10层或每层户数超过4户的,则选择的线材要适当加粗,具体要求请致电本公司技术部。
3、检查接线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先检查主线,然后检查入户线,其主要检查各线有无短路、错接或漏接等情况。
4、以上3步要一丝不苟的做好,这对以下的调试和工程验收有百里而无一害。
接下来就进入调试工作,调试应该先断开上面从最低层开始调试。
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如下:主机呼叫对应分机→对应分机和主机均有响铃声(若为可视分机,对应分机的显示频就会开屏,图像布满且清晰可见)→对应分机接受通话→主机和对应分机响铃声消失→主机和分机能互相进行清晰的对话,无杂音和啸叫声→对应分机按开锁键→电控锁开锁动作→完成后对应分机结束通话。
特别提示:主机系统语言显示方式
a、Err0:表示分机未接好线或未装分机,Err5:表示密码开锁时,密码错误。
b、Err7:表示所呼叫的分机未设房号,需要由门口机设置后方可正常呼叫。
c、sory:表示所呼叫的分机手柄未挂好及分机的叉黄坏了。
d、Err2:常亮表示系统5v短路,Err4常亮表示系统s线短路。
音量调试
1、VR5门口主机咪头和扬声器信号平衡调节。
2、VR6室内分机与门口主机通话时出现啸叫时调节。
布线要求
一、普通可视非联网:
1、单元上楼主干线(门口机与解码器):屏蔽线Rvvp≥6×、75-3视频电缆线
2、入户线(解码器到室内分机):Rvv≥4×、75-3视频电缆线
二、普通非可视非联网
1、单元上楼主干线(门口机与解码器): Rvv≥3×
2、入户线(解码器到室内分机):Rvv≥2×常见故障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