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25题)1. “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A. 《肘后备急方》B. 《黄帝内经》C.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小儿按摩经》E. 《圣济总录》2.麦氏征(又称回旋挤压)试验阳性,多提示 ( ) 。
A.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B.髌下脂肪垫劳损C.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D. 退行性膝关节炎3 有一患者晨起突然感到颈项部酸胀疼痛,牵涉项背部,活动不利。
检查:胸锁乳突肌疼痛,项背部广泛压痛, 此病为: ( )A. 颈椎病 D. 前斜角肌综合征 8. 颈椎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易出现的颈椎病类型是 ( )。
B. 颈型 D.混合型 )。
B. 头晕,恶心,眩晕,视物不清 D.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软甚至瘫痪,步态笨拙 )。
B. 下肢屈伸法D.以研磨试验方法 )锻炼。
A. 股二头肌B. 股内收肌C. 股四头肌D. 半腱肌 12.治疗风寒型感冒,除基本治法外,可加上( )A. 按揉心俞、脾俞,摩揉腹部B. 按揉肾俞、命门C. 按揉曲池、天突D. 按揉风府、风门,推擦背部膀胱经13.头晕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此为( 型眩晕。
A. 气血亏虚B. 肾精不足C. 痰浊中阻D. 瘀血内阻14.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此为( ) A. 脾胃虚寒 B. 寒邪犯胃C. 肝气犯胃D. 胃阴亏虚 15.当颈过伸或转向某一位置时,出现眩晕、恶心等,甚至猝倒,可能提示()颈椎病。
A. 神经根型B. 椎动脉型C. 交感型D. 脊髓型 16.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以下不宜选用的是( )A. 点拨镇痛法B. 搓摩捻法C. 理筋整复法D. 滚揉舒筋法 17.腰椎间盘突出症,以( )之间突出最为常见。
A. 腰1-2 和腰 2-3B. 腰2-3 和腰 3-4C. 腰3-4 和腰 4-5D. 腰4-5 和腰 5-骶1 18端坐伸膝试验引起患肢后部疼痛多提示 ( ) 损伤。
B. 落枕C.颈肋综合征4.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多提示 ( ) 。
A.肩峰下滑囊炎C.肱骨内上髁炎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哪项不宜选A. 循经按揉法 C. 理筋整复法 6. 失眠的推拿治则是 ( ) 。
A. 健脾安神B.养心安神C. 温补脾肾D. 平肝安神 7.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宜 ( A. 旋转复位扳腰法 C.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 B. 神经根型颈椎病 D. 腕管综合征 ( ) B. 拔伸推压法 D. 搓摩捻法 )。
B. 横擦左侧背部 D.按揉章门、期门,拿血海 A.神经根型C.交感神经型9. 椎动脉型颈椎病易出现的症状有 (A. 颈部疼痛,手指麻木C.头痛,胸闷,心慌,肢冷10. 解除膝关节交锁的方法是 ( A.与麦氏征检查法相对的方法 C.直腿抬高并加强 11.半月板损伤早期,患者应当进行( 型胃脘痛。
20直腿抬高试验在 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 60°时疼痛反而减轻提示( )A 梨状肌综合症B 腰椎间盘突出C 急性腰扭伤D 慢性腰肌劳损25. 梨状肌综合症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在几度以前疼痛明显,当超过几度时,疼痛反而减轻 二.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1.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2. 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多为 ________________ 的前驱症状3. 痛经的推拿治疗,根据 ______________ 的原理,治则主要是以 ______________ 为主。
因虚而痛,以补为通; 因气郁而致血滞者,以 ______________ 为主,佐以活血;因寒湿凝滞者,以温经化瘀为主。
4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5. 增生性膝关节炎又称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病6. 踝关节扭伤以 _______________ 损伤最为常见第一部分 (客观题 共 35 分)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分,共 15 分)1.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下列哪项试验阳性( )A. 旋颈试验B. 椎间孔挤压试验C. 拔伸试验D. 侧向试验E. 密耳氏征2. 落枕较轻患者几天自愈( )~2 天 ~3 天 ~5 天 ~8 天 ~10 天3. 治疗腰椎小关节机能紊乱症的首选手法是( )A. 击法B. 斜扳法C. 拍法D. 挠法E. 按法4. 几岁以下小儿看指纹诊病 ( )岁 B. 2 岁 岁 岁 岁5. 有些患者在扭、闪腰时,腰部疼痛并不剧烈,当连续工作多长时间后,腰 痛才会逐渐加剧( )-5 天 B. 数小时或 1-2天 -7天 -9 天 -11天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 )3 、 L3/4 3 、 L4/5 C.L1/2 、 L2/3 2 、 L4/55 、 L5/S17. 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A. 反复作前臂旋前后用力屈腕的动作B. 反复作前臂旋前伸腕的动作C. 肘关节外侧受风热侵袭D. 肘关节脱位后遗症E. 急性外伤8. 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期的推拿手法是( )A. 重手法B. 轻柔手法C. 点按类手法D. 拔伸类手法E. 扳动类手法9. 密耳氏试验阳性,见于下列的疾病是( )A. 指部腱鞘炎B. 腕关节扭伤C. 腕管综合征D. 肱骨外上髁炎E. 指间关节扭伤10. 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部高举外展什么角度时疼痛剧烈( )A.坐骨神经C.臀上皮神经19. 浮髌试验用于检查 ( )A. 半月板损伤C.膝侧副韧带 B.D. B. D. 股神经 臂丛神经 股四头肌 膝关节腔内积液 21.网球肘试验可包括以下几个动作 ( )A. 伸腕、前臂旋前,再屈肘 C.伸腕、前臂旋前,再伸肘22. 胃脘痛的治疗原则应以以下哪项为主 ( A.健脾和胃 B.C. 温中散寒D. 23.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下哪个试验阳性 ( A.麦氏征 C.抽屉试验 24. 骶髂关节扭伤以下哪个试验是阴性 ( ) A. “4”字试验 C.挺腹试验 B. 屈腕、前臂旋后,再伸肘 D. 屈腕、前臂旋前,再伸肘 )理气止痛 活血化瘀) B. 研磨试验 D. 侧副韧带损伤试验 B. 床边试验 D. 足跟叩击试验-120o -130o -150o -120o-180o11. 下列哪项是腰肌劳损的表现特点()A. 早期症状时腰部僵硬酸痛,不能久坐,久坐时必须频频更换体位B.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 咳嗽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D. 腰部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E. 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12. 下列具有镇静安神的操作法是()A. 黄峰入洞B. 苍龙摆尾C. 运水入土D. 猿猴摘果E. 搓抹胁肋13. 具有收敛元气、固表止汗的穴位是()A. 肾纹B. 肾纹C. 肾经D. 二马E. 肾顶14. 具有祛风散寒、降逆止呕的操作是()A. 揉一窝风B. 拿风池C. 推天柱骨D. 分腹阴阳E. 推三关15. 寒热往来,以寒为主,宜重推()A. 推三关B. 推脾经C. 分手阴阳阳池重推D. 分手阴阳阴池重推E. 和阴阳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没有选全、多选或选错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 1 分,共20分)16. 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 伸肌腱附着点发生撕裂B. 伸肌腱附着点骨膜下出血,导致骨膜炎C. 环状韧带的创伤性炎症D. 肱桡关节处的滑囊炎E. 或肱桡关节滑膜被肱骨与桡骨小头嵌挤引起的炎症17. 梨状肌综合症在查体时可见()()()()()A.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上时疼痛加重B.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上时疼痛减轻C.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下时出现下肢疼痛D.内收髋试验阳性E.髂后上嵴至大转子连线中点压痛阳性18. 半月板损伤的表现是()()()()()A. 关节肿胀,关节交锁B. 股四头肌萎缩,关节滑落感C. 压痛点多位于半月板的边际与其前角D. 关节活动有弹响E. 研磨试验阳性19.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手法有()()()()()A. 摩揉法B. 按法C. 拔伸法D. 摇法、擦法E. 拍击法20. 胃脘痛的基本治法包括()()()()()A. 胃脘部操作B. 背部操作C. 肩臂及胁部操作D. 腰骶部操作E. 足底部操作21. 风寒头痛的辩证治疗是()()()()()A. 扌衮法在颈项部治疗2- 3 分钟B. 揉肺俞、风门C. 拿两侧肩井D. 直擦背部膀胱经,透热为度E. 拍击背部膀胱经,皮肤微红为度22. 失眠的病因病机包括()()()()()A. 心脾两虚B. 痰热内扰C. 阴虚火旺D. 肝郁化火E. 脾肾两虚23. 腰肌劳损的注意事项包括()()()()()A. 注意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B. 宜睡硬板床C. 在劳动中尽可能更换姿势D. 可作重体力劳动E.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24. 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几种()()()()()A. 向后突出B. 向前突出C. 隐藏型D. 破裂型E. 向椎体内突出25.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机包括()()()()()A. 气血不足B. 外感风寒湿邪C. 外伤筋骨D. 痰浊阻络E. 气虚血瘀、瘀血阻络26. 清天河水的作用是()()()()()A. 清热解表B. 泻心火C. 凉血D. 通大便E. 除烦躁27. 降逆止呕的穴位有( )( )( )( )( )A. 横纹推向板门B. 推天柱骨C. 揉右端正D. 分腹阴阳E. 板门推向横纹28. 小儿寒湿腹泻的推拿处方是( )( )( )( )( )A. 推三关、揉外劳B. 推脊、揉合谷C. 揉脐、推上七节骨D. 揉龟尾、揉足三里E. 补脾经、补大肠30. 通大便作用的穴位是( )( )( )( )( )A. 揉左端正B. 揉膊阳池C. 推下七节骨D. 清大肠E. 揉脐(顺时针)31. 止腹痛穴位的操作是( )( )( )( )( )36. 扫散法是自风池向前发际方向摩擦。
( ) 37. 摩法时带动皮下组织,随手的运动而滑动。
38. 颈椎拔伸法多宜保持颈椎前倾位。
( )39.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作颈椎拔伸法。
( )40. 肩关节周围炎后期活动受限可用拔伸、摇等手法。
( )41. 便秘、腹胀等实证宜做逆时针摩腹。
( )42. 小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 )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
54. 梨状肌起于骨盆内第( )骶骨面的前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