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工工人试题及答案

钢筋工工人试题及答案

0三级安全教育试卷(钢筋工)
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40分)
1、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干燥,一般要应枕垫搁起,离地面200mm以上。

非急用钢筋宜放在有棚盖的仓库内。

(√)
2、图纸比例是指实物尺寸与图纸尺寸之比。

(√ )
3、建筑施工业是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

(√ )
4、露天作业,高温和严寒使得工人的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非常容易导致事故。

(√ )
5、高处作业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等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 )
6、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7、受力钢筋接头位置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并应相互错开。

(√)
8、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除提出配筋表外,还应核对加工厂送来的成型钢筋钢号、直径、形状、尺寸、
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

(√)
9、扔掉烟头两小时后再着火就不用负责任。

(X )
10、上班前可以喝酒只要不喝醉就行;(X )
11、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 X)
12、对于配筋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绘制立面图和断面图外,还要把每种规格的钢筋抽出,画大
样图,以便下料加工制作。

(√)
13、在高处作业时,严禁往上、下抛掷任何物品,拆下的材料,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

(√)
14、为贪施工或其他方便,随意解除高处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带,就会发生严重的坠落事故。

(√)
15、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1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
17、遇到雨天、雪天时进行高处作业要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的措施。

(√)
18、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9、钢筋必须严格分类、分级、分牌号堆放,不合格的钢筋另做标识,分开堆放。

(√)
20、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自救。

(√)
二、单选题(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
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C )上岗作业。

A应当 B、可以 C、不得
2、质量“三检”制度是指( C)。

A.质量检查、数量检查、规格检查 B、自检、互检、专项检 C、自检、互检、专检
3、公司要求员工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目的是:(C)。

A、应付客户的检查
B、应付政府的检查
C、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4、员工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必须做好(C)。

A、在有机动车辆时,才走人行道
B、快速横过马路或十字路口
C、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横过马路或十字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5、操作工交接班时( C )。

A、可以打声招呼交班也可以不见面交班
B、留下纸条便可离开
C、面对面交班当面问清相关情况并做好交班记录
6、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防患于未然,使员工努力做到:( C )。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B、保证自己安全,不伤害自己
C、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7、安全事故具有破坏性和( C )。

A、不稳定性
B、广泛性 C.、突发性
8、上班坚持认真( A )是发现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有效手段。

A、安全检查
B、看交接班记录
C、交接班
9、国家实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 A )的法律责任。

A、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B、操作人员
C、安全管理部门人员
10、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不能穿( A )工作服。

A、尼龙
B、防静电
C、棉衣
11、员工在安全生产中有拒绝权,是指:( A )
A.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
B.不想做的工种,就可拒绝
C.不想做的岗位,可以不去
12、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B )
A、物的不安全因素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环境因素
13、安全色红色的对比色是( B )
A、黄色
B、白色
C、黑色
14、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B )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15、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是指(B)
A违章、违纪、不听指挥 B 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C违章、麻痹、违纪
16、由于电击、窒息或其他原因所致心搏骤停时,应使用( B )进行急救。

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B、胸外心脏挤压法
C、剧烈摇晃法
17、烫伤和烧伤时,最重要的是( B )
A、包扎
B、冷却
C、消毒
18、螺纹钢筋的直径是指它的(C)。

A、内缘直径
B、外缘直径
C、当量直径
19、高处清理时(B)站在独墙上或建筑物的沿边上操作或行走。

A、可以 B不可以 C不允许
20、高压线下不得堆料,不得施工,在同一作业时要求,必须不小于(C)以上水平距离,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A、2米
B、4米
C、6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