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4、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6、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浮)。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10、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我能辩,对的打“√” ,错的打“×”。
(√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 ×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 × )6、轮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 ×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C )有关。
A 、物体的重量B 、物体的颜色C 、物体排开的水量 9、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来达到上浮的 . A 、自身的重量 B 、自身的体积 C 、自身排开的水量 10、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B ) A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B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无关 C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四、我会做(在括号里填“沉”或“浮” )。
1 立方厘米塑料块重 0.9 克,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你知道塑 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里,是沉还是浮?1 立方厘米清水 1 克 ( 浮 )1 立方厘米浓盐水 1.3 克 ( 浮 ) 1 立方厘米食用油 0.8 克( 沉 )五、我能行。
(4分)1、一块橡皮放入水中是下沉的, 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浮起来吗? (看 谁的办法多,最少写出二种方法)答:向水中加入食盐、糖、水银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我会填。
大小无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 ( B )。
A 、铁块 B 、木块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C 、加糖 B )。
C 、硬币 C 、橡皮 B )。
A 、 3、 A 、 4、 A 、 5加盐 B 、加清水 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 铜块 B 、塑料泡沫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物体的重量 B 、物体的颜色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轻重 B 、大小 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大于 下面的( A )有关。
C 、物体排开的水量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C 、体积 B )它受到的重力。
C 、等于 A 、往水里加盐 B 、小于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B 、水倒掉一些 C 、水里加纯净水1、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
3、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4、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太阳的热是通过(热辐射)传到地球上的。
5、冰遇到火会很快地融化,说明有(热)传递过去。
6、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多穿衣服)、(晒太阳)、(跑步)、(吃热食物)等。
二、我能辩,对的打“√” ,错的打“×”。
(√ )1、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 × )2、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 )3、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 )4、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 × )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 × )7、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为了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 )9、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10、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B )发生变化。
A 、大小B、体积C、重量2、下列物质中,(A )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A 、空气B、水C、铜球3、在金属的大家庭里, 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 它们是( C ) A 、银和水银 B 、铁和铝 C 、锑和铋4、下列材料中,( B )最容易传热。
A 、玻璃B 、铝合金C 、陶瓷5、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 B )。
A 、羽绒服能产生热量B 、羽绒服能保温C 、羽绒服能传递更多 的热量6、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C )。
A 、内胆用玻璃这种不良导体做的B 、内胆是双层的C 、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几乎不传热的真空7、往杯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 A 、会上升一点 B 、会下降一点 8、铁路的铁轨与铁轨连接处都留有一个 是( A )。
A 、为铁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 么用9、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B )物体热量的散失。
A 、加快B 、减慢C 、不改变10、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 C ) A 、化得快 B 、化得一样快 C 、化得慢四、我会答1、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答:因为如果打得太足,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时会胀破轮胎。
2、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 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答:夏天电线向下垂的低些,冬天较紧些。
因为电线热胀冷缩的缘 故。
如在夏天架电线应架的松些,不要太紧,以防冬天拉断。
3、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陶瓷锅与铝锅烧水, 哪一个锅里的水热得快? 如果烧开的水留在锅里,那么哪一个锅里的水冷得快?为什么? 答:铝锅烧水热得快。
铝锅里的水冷得快。
因为铝是热的良导体, 传递热快,散热也快。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 钟表以( 时 )、( 分 )、( 秒 )单位来计量时间。
在远古 时代 ,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 天 )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 位。
2.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 12 )小时。
3、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 指针 )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 来时钟都是用( 摆锤 )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 指针 )运转的。
B )。
C 、不变 10mm 左右的空隙,其目B 、节省材料 C 、没有什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光影)制成的计时器。
5.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8.古代的水钟有(泄水)水钟和(受水)水钟。
9、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间。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判断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 )3、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 × )4、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 )6、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 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 )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8、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 × )9、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 )10、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 )三、选择1、摆的快慢与(C )无关。
A 摆锤的重量B 摆绳的长度C 摆的形状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 、日晷B、滴漏C、浑天仪3、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B )。
A 、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4、在太阳下,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A ),下午的影子慢慢变(B )。
A 、短B、长C、居中5、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这是(B )水钟。
A 、受水型B、泄水型6.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A )A 、水流速度B 、水流量C、水质的处理7.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B )无关的。
A 漏水孔的大小B 容器的颜色C 滴漏中的水位8.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C )时辰。
A 、36B 、24 C、129、下列计时工具精确度最高的是( B )A 、日晷B 、机械钟C、水钟10.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B )A 、日晷B 、蜡烛C、滴漏四、实验操作:“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1)我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有关(2)研究需要的材料有:(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答:(1)摆长(2)铁架台、细绳、摆锤、(3)先用一定的绳长栓住摆锤摆动三次,记录每次摆动的次数;再用两倍声场栓住摆锤摆动三次,记录每次摆动的次数;比较记录结果: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