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
【解析】
为“庶”与“
3.
A.
【解析】
业以后。
4.
A.
【解析】
5.
A.
【解析】
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
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
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解析】D。
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解析】
提升。
9.
A.
【解析】
10.“
A.
影响
【解析】
11.
A.
【解析】
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A.前运算阶段
B.直观动作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解析】D。
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
14.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C.直接导入
【解析】C。
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制造悬念,以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
A.
【解析】
16.
A.
【解析D
17.
A.
【解析】
18.
A.
关系
【解析】B。
教学是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
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
A.研究学生
B.设计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解析】A。
20.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这
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发现学习
【解析】B。
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3)
(4)
(5)
(6)
因此,
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
关注个性。
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
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
(2)
“喝彩”
24.
“可
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
(10分)
【参考答案】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
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
(10分〉
【参考答案】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
5.
6.
25.
”
力。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
(10分)
【参考答案】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
全面素质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