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姓氏家谱与字辈

姓氏家谱与字辈

姓氏家谱与字辈
一、家谱名称与起因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源谱、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
谱等称法。

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
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

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

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
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故祖先是官宦之家的族谱长远完整, 一般平民百姓则较简短。

二、姓氏字辈
各姓氏家人对取名和字辈非常注重,这种民俗起始于汉代,盛行于宋元,然后相沿成
习,至今仍在传承。

为区分长幼尊称,率先在修谱时采用了编定一首寓意深刻的四言诗、
五言诗或七言诗,族人命名时按辈份高低依字辈表选用对应一字来命名。

它虽说带有点宗
族色彩,然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绚丽多姿的诗篇。

字辈,也称派号或昭穆,表示家族辈份的字。

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十三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十四字,这是我国最早的辈字。

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

在宋、明、清等王朝中,上
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甚至百工巧匠、僧尼道士都以字辈命名。

清朝以后,近当代农村的
许多地方也以字辈命名。

这种命名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姓――字辈――名”格式,不同姓氏和不同支派的人各从本家族所使用的字辈谱中依次选用一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字辈在各姓旧家谱中均有专门章节,且以精炼之词,蓄含祈福、美好愿望,宣扬忠孝的诗体传于后世。

影响较大的家族或家族中出过名人的家族所使用的字辈谱也就随其家族的声誉而广
泛传播。

湖南韶山毛氏族谱有一段四十字的诗文:“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毛泽东的名字就是韶山毛氏字辈中第十四辈份,毛远新则是第十五个辈份。

邓小平原籍江西庐陵人,祖辈于明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