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验证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具体是:1)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浇筑密实。
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3)有很高的抗渗性。
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北起蒙冀交界,南至承德市,与已建京承高速公路相连接。
本工程大桥以上的各个部位、预制梁板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 施工前配合比验证
在正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主要原材料的品质指标满足要求。
同时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相应
要求。
1.1 水泥的技术要求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掺合料为矿渣或粉煤灰。
1.2 掺合料的技术要求
矿物掺合料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矿物掺合料的品质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1.2.1 粉煤灰技术要求
粉煤灰原材料必须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标准中规范的Ⅱ级灰以上标准。
1.2.2 矿渣粉技术要求
矿渣粉原材料必须符合表1要求。
1.3 骨料
1.3.1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选用细度模数为2.5-3.1的天然河砂,同时应控制砂的级配、粒形、含杂质量和石英含量。
级配曲线平滑、粒形圆、石英含量高、含泥量和含粉细颗粒少为好,避免含有泥块和云母。
当采用人工砂时,更应注意控制砂子的级配和含粉量。
1.3.2 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坚硬耐久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
粗骨料中不得混入风化颗粒。
当粗骨料最大粒径为
25 mm时,骨料中5 mm~10 mm粒级部分应占40±5%,其余占60%左右。
1.4 外加剂技术要求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标准的
规定。
1.5 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
拌合用水必须符合表2要求。
正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在咨询方指导下进行,并经咨询方对其耐久性指标进行检验,出具合格报告后才能作为正式配合比应用。
采用自然养护的混凝土配合比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再进行试验。
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经批准使用的试验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当现场原材料质量波动时,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2 结束语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同时也是绿色混凝土.将其用于桥涵工程,不仅可以解决水泥用量高、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粉煤灰、矿渣粉等,具有节省能源、不产生污染等环保优势,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S].
[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3]承赤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实施指导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