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维修工程冬季施工措施目录桥梁维修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1)一、施工现场准备 (2)二、冬季施工组织措施 (3)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4)四、冬期施工各项管理工作 (8)五、冬季施工安全要求 (10)根据规范规定,凡工程所在地区气温处于下述规定范围,即进入冬季施工时期:1)寒冷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 2)温和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
所谓“稳定”是指气温连续保持 5 天或 5 天以上。
针对不同分项工程编写好冬季施工方案及作好准备工作,明确不同项目的冬季施工主要措施,包括主要结构的养护、保温措施等。
一、施工现场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并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在制定冬期施工方案过程中,会同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有关冬期施工的专门审查。
根据已定的施工方法,由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必要的验算、修改和补充说明。
(2)项目部编制的冬期施工方案和重点工程冬期施工方案,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后报上级单位审查、备案。
冬期施工方案如需变更,要经原审批单位同意,并报冬期施工补充方案。
(3)入冬前,按经审批的冬期施工方案或冬期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交底,并做好检查工作。
安排专人分工负责,确保严格按已经批准的冬期施工方案实施。
(4)做好保暖材料采购和进场,并组织好冬期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和不定期的冬期施工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好的冬期施工经验要及时推广。
(5)人员准备冬季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冬季施工任务,统筹安排劳动力,做好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避免气温突变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工程停工事故的发生。
施工管理人员在培训学习中,强调冬季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如下特点:1)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测温人员的测温报告;做出天气突变的防范措施;决定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等。
2)检查冬期热源的运行情况。
3)检查保温措施的实施情况。
4)检查冬期施工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重点是电气设备、明火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气焊设备是否违章等情况。
(6)劳动保护用品的准备1)冬期施工劳动保护用品应按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劳动保护条件的规定执行,并及时发放。
2)施工现场夜间测温、供暖人员的保护用品应周详考虑:棉大衣、棉帽、防滑皮鞋、手套、手电、试电笔等。
(7)施工仪器的准备1)大气温度测量:木制百叶箱、最高最低温度计。
2)混凝土测温:棒形温度计、温度感应仪。
3)各种测温表格及文具。
二、冬季施工组织措施(1)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2)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测温保温人员、热源管理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3)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钢筋工程1)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条件不具备便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 ℃,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以减少焊接件的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对气源设备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施焊时各层焊缝采取控温施焊或增大电流,降低焊速。
2)对钢筋施焊要进行预热,采取覆盖措施,防止表面结冰,在混凝土浇筑前,消除钢筋上的积雪、冰屑。
3)负温电弧焊采取以下措施:焊接时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焊接时,第一层焊缝保证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熔合良好。
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
(2)模板工程1)模板脱模剂采用化学脱模剂,严禁使用水质脱模剂和油质脱模剂。
2)混凝土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 5 ℃,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度差大于 20 ℃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3)注意保持底模板的清洁,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将鞋底清理干净,不得将泥、雪等杂物带入模板,在支立侧模前将底模用空压机吹干净。
(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拌制(对商品混凝土站的要求)进入冬季施工前,在实验室确定冬季施工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数据,经热工计算后,根据计算得出的参数,合理调整各掺和料的温度。
①原材料温度控制混凝土搅拌用水的加热温度控制在 60 ℃至 80 ℃之间,温度超过80 ℃的水避免与水泥直接接触。
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冰、雪及易冻裂的物质。
骨料场三面采用砖墙围护,顶部搭设彩钢板工棚,为保证骨料温度,在骨料顶面覆盖帆布保温。
②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现浇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一般不低于20 ℃。
并根据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予以调整。
可在搅拌站、配料设施四周及顶部分别搭设保温工棚,进行全封闭保温,以保证搅拌机处于正温和骨料温度。
必要时,可在搅拌前用热水冲洗预热搅拌机,使其处于正温。
③外加剂掺量控制外加剂进场后先检查来料说明;外加剂掺量允许误差按规范要求控制;液体外加剂经常搅拌,严格计量;粉状外加剂检查有无破袋,并抽检每袋装量是否准确。
④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控制项目部建立现场试验室,进行养护与强度检验;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不得拆除保温设施;施工员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否则不准拆模。
重点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还要进行拆模强度验算。
⑤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搅拌时间延长50% ,搅拌时为防止水泥的假凝现象,先投入骨料和加热的水,待混凝土搅拌一定时间后,水温降到 40 ℃左右时,再投入水泥继续搅拌到 3~5min 。
⑥试验室经常检测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并应经常检查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尤其是外加剂的用量准确性,不定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入模温度(不低于5℃)。
而且按规定作好取样和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工作。
⑦严格控制塌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坍落度的下限,以降低混凝土发生冻害的程度。
2)混凝土的运输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为使热量损失尽量减少,采取以下措施:①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尽量缩短运距,合理调度减少运输车辆等待时间。
②混凝土罐车运送途中要采取罐车专用外套保温的防寒措施,确保混凝土到现场后的入仓温度不低于5℃。
③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
④清理混凝土罐车运送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尽可能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
⑤施工现场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尽量减少或避免装有混凝土的罐车的等待时间。
3)混凝土的浇筑①浇筑尽量安排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段浇筑,浇筑完成后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②混凝土在浇筑前,清除模板、钢筋、混凝土仓面和浇筑设施上附着的冰雪和冻块,严禁将冰雪和冻块带入仓内。
③浇筑前,施工现场准备好混凝土覆盖用保温材料,塑料膜、防寒被、电热毯等。
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并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随浇筑随进行保温材料覆盖,必要时进行加热保温,以保证混凝土养护温度。
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应保持干燥。
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上,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棉被、电热毯等保温加热材料。
一般情况下,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 0 ℃以上铺一层,以下铺二层或三层。
⑤冬期施工,气温较低,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 4~6 小时,终凝时间为8~10小时,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浇筑速度。
浇筑,及时进行保温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害。
⑦浇筑混凝土的同时,留置标养28d 试块和足够组数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经试验符合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
⑧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
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 15mm 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暴露较久的老混凝土,表面温度通常是负温。
这些部位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对其进行足够的加热处理,可采用暖风机吹暖风的方法加热,使结合面有 5 ℃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保持正温。
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 。
⑨拆模后的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而产生裂缝。
四、冬期施工各项管理工作(1)冬期施工测温管理工作1)项目部在入冬前建立测温组织,每日对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进行观测。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测温工作,并指定专人测温。
专职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2)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应详细记录,整理归档。
每天、每施工段停止测温后,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查。
技术员定期将测温记录归入技术档案,以备存查。
3)测温人员应保持与供热、保温人员的联系,如发现供热故障或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快等情况,应立即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进行处理。
4)项目质量检查人员,每天要抽查测温情况,将其纳入质量控制的范围。
(2)冬期施工保温管理工作1)水源及消火栓要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2)正确选用混凝土运输容器的形式和保温材料。
3)保温材料计划与冬期施工方案同时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需要量、品种、规格及进场日期要求等。
4)保温材料进场后合理堆放遮盖,一般要远离火区,防止雪水浸泡。
周转使用的材料每次使用时及时整理晾晒。
(3)冬期施工外加剂的试验工作1)冬期施工外加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
要经过所在地区质量监督部门的使用认可。
2)新品种外加剂研究配制方法、储存条件、掺加方法,进行外加剂与水泥品种相适应的优选试验,并确定其掺量。
3)对新引进的外加剂,应做掺外加剂混凝土与空白混凝土的强度对比试验及其他有关外加剂性能的对比试验。
4)常用外加剂的掺加量在一般情况下,可按产品说明的规定使用。
遇特殊情况时,要根据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气温情况、养护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
(4)冬期施工外加剂的管理工作1)冬期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使用的外加剂配制与掺加设专人,认真做好记录。
2)外加剂溶液事先配成标准浓度溶液,再根据使用要求配成混合溶液。
各种外加剂要分置于标志明显的容器内;不得混淆。
3)液体外加剂要经常用比重剂测定浓度,加强搅拌,保持浓度均匀。
4)复合型外加剂为加工有载体的粉状外加剂。
以每袋水泥的外加剂掺量作为标准袋装量。
即每袋水泥加一袋外加剂。
这样可保证外加剂掺量准确,易于管理,简化操作。
(5)冬期施工试块管理冬期施工中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热养护期提供依据。
试块组数应比常温多两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
其中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确定混凝土热养护期限,或用于检验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8天的强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