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汇编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汇编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汇编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汇编1.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如果更进一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更加可贵,值得点赞。

请以“孝亲敬老,我的行动”为作文题目,结合生活实际或活动体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以叙事为主,再现生活细节,并适当抒情;②精心选材,语言简明,文从字顺:③抄袭、套作都是恶习,相信你会坚决抵制,真诚作文: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参考例文】孝亲敬老,我的行动《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

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

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

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小时候,常听祖父讲过这么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耄耋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

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

第二个故事说: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

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

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

孩子的父母幡然悔悟,急忙留住了老父亲。

这两则故事说明,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就怎么对待你。

可见,孝敬父母不但是自己的良心使然,也是为儿女做典范。

其实,尊敬自己的父母亲并不难,老人们大都要求都很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你可每月寄些生活费;在乡下住的老人,你可以接到城里享几天清福;分隔两地者,你可以常回家看看,每周打一次电话问候;回家去,亲手为老人做一顿饭,洗一次锅,炖一杯茶,敬一杯酒,同时,教育自己的子女经常问候老人;经常为老人买些衣服食品,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家里遇到什么事情,也让父母亲参与民主讨论;吃饭时,让老人先吃;老人有病,要及时治疗,要舍得为老人花钱;作为妻子,要多关心老人的饮食起居,作为丈夫,也要关心岳父、岳母的生活和健康。

【解析】【分析】此文是一篇命题作文。

以“孝”“敬”为核心,孝的本义是“顺从”。

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

孝的释义:①孝顺:尽孝、孝子;②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③丧服:穿孝、戴孝、孝姓。

学者认为孝字上边的耂是用长发表示老人,下边是儿子,“子承老”,就是孝。

有人甚至理解为:儿子搀扶着长发下垂、弯腰驼背的老人,这就是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无私,怎么报答得完呢!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孝敬父母长辈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地去为父母长辈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孝敬”的具体行动:陪长辈聊聊天,祝妈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给奶奶洗一次脚,给爷爷盛饭等,或者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

父母长辈的爱需要我们的回报,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怀。

【点评】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2.请以“陪我成长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②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答案】【参考例文】陪我成长的人平坦漆黑的柏油路面上,行驶着十几辆载满欢笑的大巴,彼时,我忽然觉得这漆黑的路成了向前流淌的以黑巧克力为流体的河流,河流上正漂浮着几艘洒满阳光的帆船,乘客们扬着他们青春的笑脸遐想这大海的模样。

窗外飞逝的风景正记录着时光的飞逝,车窗外映出了我在玻璃中的虚象,像是自己的虚象与流逝的抵不过时间。

望着这窗中映出我的数十张笑脸,我竟然忍不住悲哀起来。

终于在阳光的指引下,来到了传说中的趣桥。

他们的金属秆子在炽热的日光下泛着金光张显出危险气息的诱惑力。

我望着桥下的一汪浅水,在我的眼中却成了万丈深渊,我的害怕拖住了我的脚步,我在岸边正踌躇着,朋友也牵起了我的手,朝着双人桥走去。

我忙着推辞,她笑着打趣:“这有什么,这桥得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起通过,你翻河里我一起陪你。

”说罢,拉着我拉上了桥,我紧紧握住他的手,她也一直在耳边提醒要保持平衡,不要惊慌。

我胆战心惊的过了桥,她冲我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说:“活着真好。

”我彼时想者:“有你陪伴更好。

”春游不就是一次长长的旅行?春游有那么多的伙伴,旅行也应该要有同行者,这样才不会感到寂寞。

而我们的青春又多像一次漫长的旅行,一次不可以回头的旅行,只此一次的旅行,在青春的旅行中,朋友可以与你牵手,朋友可以给你信心与勇气去战胜懦弱,他们与你一起同甘共苦,他们也行走在你青春的消逝中,但他们却永远不会消逝,感谢一路上有你,朋友。

该是回去的时候了,3点的阳光懒散地照在车窗上,又映出了我的虚象,依旧是不可触摸的,我的虚象周围同时也有同学的虚象,他们和我一同奔跑在这正在流失的青春中,我不悲哀,因为有你们一路陪伴。

你抓不住镜中的虚象,却可以把握青春,你追不上时间,却可以珍惜时间。

我们都知道现在繁复的风景正流失于我们的指缝间,匆匆忙忙而不复回,我们无力回天,我们无力挽留,但我却要留驻你,朋友。

帆船依旧在黑巧克力上行驶着,我们驶向大海,即使迎接我们的是风暴后的覆灭,我们也要共同承受。

【解析】【分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

题目为“陪我成长的人”,里面的关键词语是“陪”,理解为“陪伴”,有影响、体会的意思,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也就是写一个时间跨度加大的时间段,不能仅仅写一个场面。

“陪伴”我的是“人”,可以是身边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也可以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等。

如果写几件事时,可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的形式,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好写成记叙文。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需要明确它的体裁和人称。

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其次要审好题。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

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一)题目:想起你的好文题(二)半命题作文岁月匆匆,我们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

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感恩,少了一份淡漠;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自私;多了一份责任、理解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将“今天,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550字。

【答案】略【解析】【分析】(一)“想起你的好”属于全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想”要求写记忆中的内容,“你”是第二人称代词,可以是某个人,当然也可以是某件物。

如果写某个人,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个人如何的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如这个人如何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激励自己等,可以从他们或社会的角度来写,如写这个人的无私奉献等,可以具体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但要注意详略得当。

写作时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补题的过程就是确定立意和选材的过程。

引导语中已经给出了例子,可以直接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写另外的内容。

比如补题为“今天,我多了一份感恩”,就要通过对表现以前的你如何的不知感恩,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学会了感恩。

要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自己的变化,最后能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变化。

【点评】(一)本题考查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

写好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精细审题。

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

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

二: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三:精心选材。

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四:精彩表达。

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二)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

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要求: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一)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

生活中瞬间的事物很多,瞬间的美也很多。

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你拥有了瞬间的美,当你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其实,美,一瞬间就足够了,一瞬间即是永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