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10大设计师

当代10大设计师

当代10大设计师
GJ视传133
张家豪
201363124317
贝律铭: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

代表作:香港中银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国银行 总部大厦
生平: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 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 务所,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 馆、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 杰作。 1999 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 的最后一项大 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 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 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 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 趣, 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 社会艺术的形式。” 所谓社会艺术,是指建筑与绘画、雕塑等门艺术的区别。 绘画和 雕塑等强调作者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 而建筑师在重视其个性与内涵的同时更主要的是 为人们创造生活工作 的环境,从为多数人使用的大型公共空间到个人使用的小天地, 建筑师会受到来自社会、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 这些制约要比艺术家遇到的问题 多得多。但是贝聿铭说: “只要建筑能够跟上社会的步伐,它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贝聿铭又主张:“建筑虽受科技的影响, 但并非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它还需要其 他的条件。” 贝聿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因 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 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 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 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 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 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 与其环境的结合; 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 题。 ……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 的建筑风格, 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 几何特性 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 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 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 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贝聿铭建 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 谐调统一。

乔纳森·伊夫:工业设计师,现任APPLE公司设计师 兼公司副总裁。


代表作:iMac G3、iPad2,、iPhone5s、
生平:1967年,乔纳森出生在伦敦,由他父亲抚养他,受到了父亲很大的影响。在 进入大学后,乔纳森按照承诺来到了赞助者的公 司实习,并且设计出了一款新型 钢笔。在设计这款钢笔的时候,乔纳森选择将重心集中于钢笔的“消遣功能”。他 观察到人们总是爱摆弄他们手中的钢笔,因此决定为钢笔使用者们设计另一种功能, 让他们在不写字的时候能够摆弄钢笔来消遣。他很聪明地在钢笔顶端添加了一种由 圆球和夹子组成的装置,专门供使用者无聊时消遣。这个“消遣功能”在某些人看 来或许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把圆球和夹子结合在一起的装置却让这款钢笔成为一 款非常独特的产品。(他后来在苹果公司的许多设计都有一些控键或是其他能够支 持触摸的元素)1992 年他到了加州完成了他的梦想之一,成了一名苹果顾问。 由 于接到一份计划:来辅助开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让用户使用起来容易方便,且 美观大方。这促使他为苹果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的新的型号。并且逐渐成为了对苹果 那些著名的产品最有影响力的人。从1997年开始。那一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并且 拿回了统治权。乔布斯迅速开始重整公司。“不过,在最初的混乱中,乔纳森 .伊 夫差点无法幸存下来。”当时,乔布斯大刀阔斧地将苹果 60多个产品削减到只剩 4 个,并在全世界奔走以寻求一位真正的超级设计明星。他曾经向 IBM的Thinkpad的 设计师萨帕,以及几位卓越的建筑师、汽车设计师发出过邀请。但当乔纳森. 伊夫 的简历被重新从灰尘中翻出来后,乔布斯意识到他已经找到了他想要的人。“他就 在苹果内部。”当时已经打点好行囊,拿着辞退金准备离开的乔纳森 . 伊夫就这样 被留了下来。苹果诸多著名产品——iPhone5s、iPhone6、Apple Watch等均由乔纳 森带领的设计团队操刀,而苹果新品介绍视频不可缺少的,总是乔纳森温和、淡定 的英国腔调。乔纳森还参与了iPad2的设计,2011年3月,乔布斯在iPad 2发布会上 介绍苹果最新业务进展时透露:“苹果最近出货了第1 亿部iPhone手机”。而苹果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自从2010年1月27发布 iPad以来,4月6日首日销量30万部,80 天共销售300万台。第三季度财年净利润32.5亿美元。


如斯达克于1998年设计的骨骼架.2002年设计的牙齿椅。作为一名简约主义 设计大师,斯达克的设计有着鲜明而卓越的个人风格,既有鲜明时代气息、 流行时尚,又隐约可见法国传统中优雅浪漫气质的独特风格。如1999年设 计的玩具椅, 2002 年设计的卡西那“奇形”系列椅。 1996 年设计的名为 Monsieur X.Rocking的摇杨。他的设计,既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刻板,也不 同于后现代主义的繁琐,具有现代而时髦兼备的个人特色,由于他这种鲜 明的特征,其作品受到广泛的喜爱。如1984年为Villette公园设计的座椅。 他的设计作品经常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既现代又有柔和的感 觉,绝对不是密·斯·凡德罗那个时代对现代主义风格“冷酷到底”的诠 释。2003年斯达克的最新力作一一“审美至上”扶手椅,质轻又不失绅士 的气质。他认为现代设计师的任务就是用最少的材料创造最多的决乐。正 因为如此,有人曾评价斯达克的设计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刻板面孔上一抹 善意的微笑”。
菲利普·斯达克:法国当代著名设计大师,产品设计 师,室内设计师

代表作:乔布斯的游艇维纳斯号,三腿 coates 椅子,为 aprilia设计的moto6,5摩托车
生平:简约主义灵魂工程师:菲利普·斯达克, 20世纪无疑是个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都目不暇接的程度。随看西方工业化 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丰裕化的社会模式开始反思,于是现代主义中的简约主义再次 流行。然而,在当今的设计舞台上最能够展现简约主义设计灵魂的大师非菲利普·斯达 克(Hpillippe Starck)莫属。菲利普·斯达克,是当代设计界最耀眼的明星,他既是 一位多产的设计大师,也是荣获最多设计奖项并且多年连获大将的设计大师之一。在他 二十多年的设计生涯里,创作了许多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他的设计作品非 常的繁多,几乎囊括了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一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灯 具、高技产品、服装设计、平面设计、食品设计等等。其中曝光率最高最受欢迎的工业 设计作品要属柠檬榨汁器。这是1990-1991年为Alessi公司设计的。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件 表达惊悚之感的作品。对Mini Malism词,国内的学者目前有三种翻译:简约主义、极少 主义及减少主义。无论那一种叫法,都是不同学者对一个事物理解概括。“顾名思义, 减少主义的特征就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一种加尔文的简单到无以复 加的设计方式。”简约主义的特点是:最简单的结构;最俭省的材料;最洗练的造型; 最纯净的表面。“极少主义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代表了一种具有重要意 义的态度,却摒弃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而偏向极端纯净和几何抽象性。极少主 义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和绘画(绘画中包括造型画布),通常具有强烈的几何学基础, 无节制的运用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基本要素的形状,创作手段极为简约。这类艺术作品 的具体特征有:选用非天然工业材料,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俊,不给观众联想的余地; 崇尚机械加工过程,刻意企求画面或雕塑面的光滑平整;作品经常取消基座或画框,直 接与地面接触,尽力保持形式完美,桂绝干扰;形态构成上,强调整体统一。简洁纯净, 以此抗争混乱无序等等。
彼得·祖索尔:瑞士建筑设计师,建筑学教授

代表作:2011年蛇形画廊、奥地利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瓦 尔斯温泉浴场
生平: 2009年5月底,66岁的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成为2009年普利兹克奖 得主。在西方当代建筑大师中,祖索尔与主流保持距离,作品很少,地处偏远, 设计时间漫长。和明星建筑师库哈斯、哈迪德个性完全不同,他本人低调,坦率。 有人指出,祖索尔是极简主义者,或者是地域主义者,甚至是“神秘主义”者。 他笑着说:“那只是媒体喜欢的夸张渲染而已。”1943 年Peter Zumthor 出生 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Zumthor曾以学徒的身份跟一 位木匠学习木工技术,故一般认为Zumthor从父亲及木匠身上学到许多包括对于 材料的了解等,个人也领悟到工匠应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 形态呈现出来。二十岁的Zumthor进入巴塞尔艺术工艺学校学习设计,后到美国 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严格的工艺训练使他清楚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 祖索尔的作品类型包括住宅、浴场、教堂、博物馆等,多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附 近。他的作品低调且打动人心,被业界称作是“唤起感觉的建筑”。 Peter Zumthor 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其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都有着周 详的考虑,反映出不同的感受。每一个作品都反应出人对于建筑物基本元素、位 置、材料、空间和光线的感觉。他认为,建筑首先是生活的容器和背景,“容纳 睡眠的寂静”。索尔的设计作品和著作很多,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十分流行,代表 着建筑艺术中力挽传统的潮流。在他那里,日常的往往就是永恒的,所以简朴风 格和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成为祖索尔的坚定信念。评论家认为,对于永恒价 值的湮灭,祖索尔有着一种深沉的羞罪感,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种永恒的价值在 价值虚无化的当代重新彰显。因此,祖索尔的作品能够令人体认和感受到千年经 验中遗忘已久的永恒价值。这是一种伟大的复兴,但祖索尔的复兴并非简单化的 复古,在他的工作当中隐藏着先锋主义。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

代表作:光之教堂、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真言宗本福 寺水御堂
生平:安藤忠雄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 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1941年9月13日出生,出生于日 本大阪。安藤忠雄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 建筑。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 究所”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 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 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1988年 - 担 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及海外的建筑设 计案开始增加。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1995年 -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 奖。 1997 年 - 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 1997 年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 誉教授。 2011 年 - 担任东南大学的客座教授。安藤忠雄,高中毕业后,参加了 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 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 Semi Mode 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 “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 毕业生大多都是如今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通道道学 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 馆和咖啡厅的室内设计。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年少时家境贫困,童年在木工作坊 度过。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 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