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熔点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技术特征
1.控制方式:以单片机为核心,自动校正测量温度和电流,自动移相除法固
态继电器闭环控制加热电流
2.测温范围:0-1600℃,分辨力1℃,配用S值热电偶。
3.时间范围:0—999min,分辨力1min(小于10min时为1s)
4.升温速度:900℃以前,15-20℃/min
900℃以后,5±1℃/min
5.测温误差:±3℃
6.定时误差:小于1s/h
7.电源电压:220V±10%50Hz
8.控制电流:最大30安
9.仪器功耗:10W
10.仪器尺寸:305×120×390
11.使用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12.工作环境:连续
二、操作步骤
1.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按GB212-91规定将其完全灰化,然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0。
1mm以下
2.取1—2g煤样放在瓷板或玻璃板上,用数滴糊精溶液湿润并调成可塑状,然后用小尖刀产入灰锥模中挤压成型.用小尖刀将模内灰锥小心地推至瓷板或玻璃上,于空气中风干或于60℃下干燥备用
3.将灰锥的托板置于刚玉舟上,打开高温炉炉盖,将刚玉舟徐徐推入炉内,至灰锥位于高温带并紧邻电偶热端(相聚2mm左右)
4.关上炉盖,开始加热并控制升温速度:
900℃以下,15—20℃/min;900℃以后,5±1℃/min
5。
随时观察灰锥的形态变化(高温下观察时,需戴上墨镜)记录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
变形温度:(DT)灰锥间断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
软化温度:(ST)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
半球温度:(HT)灰锥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
流动温度:(FT)灰锥融化展开高度在1。
5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
6.待全部灰锥都达到流动温度或炉温升至1500℃时断电,结束试验。
7.待炉子冷却后,取出刚玉舟,拿下托板,仔细检查其表面。
如发现试样与托板作用,则另换一种托板重新试验。
三、注意事项
1。
仪器需良好接地。
2。
仪器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场合,不能再炉内处理水分较高的物质
3。
炉内严禁通入氯气。
在用无烟煤控制气体成分是,勿用硫份高者。
4。
在安装后炉子时,注意使硅碳管与刚玉内外馆陶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因为在煤灰熔融性测定时,炉内有CO生成,同时碳化硅在氧气不足时会析出碳。
析出之碳如沉积在硅碳管之螺旋带缝隙处会形成短路而烧坏调压器。
所以在硅碳管和刚玉内外管套之间应留适当的空隙使硅碳管周围保持少量的空气,将析出之碳烧掉并防止局部过热。
5.温控仪背后有裸露电源线,请勿触摸.仪器移动时,须先先将电源切断。
6。
仪器安装好后,必须测量其高温带,以选择试样置部位。
7.试样放置于灰锥托板上,灰锥托板放置于刚玉舟之槽中,若采用封碳法产生热还原性气氛,应在刚玉舟里放置控制气氛物质,如木炭、无烟煤、石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