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河中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错爱啊不以我鄙陋为耻, 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 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你更认可古诗词的综艺化演 绎还是不认可,就此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
要求: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写一 篇不少于100字的观点性文字。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对古诗词进行了多种
形式的展现,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它们,也 更能体会到其中的美。老师希望通过这种形 式能让同学们对古诗词枯燥难解的印象有所 改观,能沉下心,走进去,去体会里面的感 觉,而不只是习惯了的死记硬背。可能在未 来的某一天,你就会发现,当你面对那情那 景,心头自然浮现的某句诗词是如此契合, 如此让人感动。或者是,当现实向你张开它 的血盆大口时,你从中能汲取到古人那旷达 与乐观的精神力量。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 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 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 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 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 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 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 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春 日 朱熹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 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sì)水:河名,在山 东省。
5、滨(bīn):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随意。“等闲识 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别出心裁展古诗
规则:由小组内自由选取古 诗词,融合戏剧、美术、音 乐、书法等艺术形式对古诗 词进行展示。
情景剧展示:
背景介绍
qū fù
八【
员早
外春
】呈
韩 愈水 部 张十 Nhomakorabea【 春 日 】 朱 熹
【 咏 柳 】 贺 知 章
【 新 柳 】 杨 万 里
【 游 园 不 值 叶】 绍 翁
【 宿 新 市 徐 杨公 万店 里】
3、让学生在古诗的诵读演绎中体会中国古典 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针对社会现 象发表见解的独立精神。
规则:男生女生赛读古诗。
《 qiān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越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人 蒙羞被pī 好兮,不訾zǐ 诟gòu耻。 歌 jī 》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yuè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 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 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 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 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
唐代—李白
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
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 形胜的“扬州”;三、四句,
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
烟花三月下扬州。 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同清新 淡雅的梅花在轻柔和谐的韵律中,相继盛开。
煮一杯清茶,手捧经卷,窗外红杏微晃, 在热气氤氲(yīnyūn)之中,品中华千年文化之 精髓,叹历史千古人物之风流。今天就让我们 一同漫步古诗苑,来体会它们的美。
学习目标:
1、通过古诗赛读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古诗 词,对流行的诗词类综艺节目发表自己的观 点的见解。(重难点)
【 三 江 小 渡 杨】 万 里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宵别梦寒。
绚丽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
孤帆远影碧空尽, 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
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
唯见长江天际流。
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此 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
逸灵动,情深而不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 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 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 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 上曲、编成舞来欣赏。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汉语言文化复兴,文化综艺类节目 十分火爆,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为你读诗》 等等,对此社会上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有观众认为:像《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 流传》这种大气又接地气的节目,更容易让观众在浮躁中沉淀 下来,给思想补充营养。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下,人们依然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 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何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 密码,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度。因此,文化类 节目的火暴并不令人意外,是时代必然,也是价值回归。 〖观点二〗也有一些观众认为:让娱乐明星来演绎传统文化, 其中传统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厚度会减弱,有一种过度娱乐 化倾向,会消解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