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招标投标文件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目录一、前言 (3)(一)工程概况 (3)(二)勘察技术要求 (3)(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二、工程地质概况 (5)(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二)水文地质条件 (5)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二)取样 (6)(三)现场原位测试 (6)(四)室内试验 (7)四、勘察施工组织 (7)(一)人员组织 (7)(二)设备组织 (10)(三)工期计划 (10)(四)技术管理 (12)(五)安全生产管理 (16)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一)质量保证体系 (17)(二)优质服务保证 (17)(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一)成果整理 (19)(二)检查验收 (19)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一、前言(一)工程概况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
(二)勘察技术要求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⑧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地下水设防水位。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如下:1、现行国家、地区行业规程、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静力触探试验》SD128-023-86;《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等。
2、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质量手册》ISO9000-2008(B版)、《程序文件》ISO9000-2008(B版)、《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
二、工程地质概况(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周边相邻类似工程的岩土勘察资料,初步判断本场区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据邻近场地所取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芯、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N)、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63.5)、场地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等多种外业勘察手段结合室内岩土测试指标,获得各种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以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根据规范并结合建筑物的特性及设计部门出具的勘察技术要求,按照建筑物平面轮廓线及中心点均匀布设,设计孔距不大于30.00m,初步预估,本次详勘设计需完成勘察实物工作类别及工程量(含基坑部分)见表1:表1 勘察实物工作类别表(含基坑部分)(二)取样在钻孔中采取原状土样、扰动土样进行室内测试。
1、原状土样:在钻孔中分层采取,取样间距1.50~2.00m。
主要在土层中采取,采用锤击法普通取土器,保证原状土样达到Ⅱ级~Ⅰ级。
取原状土样需满足《原状土样技术标准》(JGJ89-92),静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有机质含量测试,渗透试验、高压固结,压缩回弹。
2、扰动土样:在钻孔中分层采取,取样间距1.50~2.00m,主要在砂性土中采取,扰动土样取土数量应满足规范。
3、水样: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判定其对混凝土及钢筋等金属构件的腐蚀性。
设计共采取水样2组。
4、岩样:在控制性钻孔中采取,取样间距3.00m,作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设计取岩样应满足规范要求。
上述样品的采取、包装、封签标识、防护等应严格执行我院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WDK-QP-7.5.1的有关要求。
(三)现场原位测试1、静力触探:用以测定场地地层的均匀性及岩土层的力学强度,并根据Ps-H曲线进行岩土分层,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及其它物理力学指标。
施工执行标准为国家水利电力部《静力触探试验》SD128-023-86及《静力触探使用技术暂行规定》。
2、标准贯入试验(N):与钻孔配合进行。
用以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判定粘性土的状态等。
标贯间距一般为2.00m,对标贯器中的土样应进行认真的记录、测量,与贯入击数进行对比分析,标准贯入试验的设计次数应按相关规程、规范执行。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63.5):与钻孔配合进行。
用以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判定碎石土、卵砾石的密实性及确定强风化岩石的承载力等。
试验间距一般为2.00m,设计次数按相关规程、规范执行。
(四)室内试验1、常规项目:含水量:烘干法密度:环刀法(30cm3)比重:煮沸法液限:圆锥仪法(锥质量为76g,锥角30°)塑限:滚搓法颗粒分析:筛分法或PD特种吸液管法相对密度:人工敲击法2、压缩试验:常规压缩、提供E S1-2、a v1-2指标。
3、直剪试验:天然快剪或固结快剪,提供c、φ指标。
4、渗透试验:提供渗透系数指标。
5、静三轴剪切试验:(低压≤600kPa)不固结不排水法。
6、高压固结:提供各压力下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并提供前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及回弹模量。
7、有机质含量测试:提供淤泥质土有机质含量指标。
8、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提供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9、水质分析:采用水质简分析。
以上试验遵循的标准及规程: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指标》GBJ123-88地矿部《土工试验规程》DT-92四、勘察施工组织(一)人员组织本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各专业工程师具体负责实施的组织体系,成立现场项目部,组织管理结构图(见图1),主要负责及管理人员如下表2:图1 组织管理结构图表2 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表现场具体施工拟投入地质技术人员3人,钻探机长及技术工人3组9人,测量组1人。
室内拟投入土工试验人员2人,内业资料整理人员1人。
(二)设备组织拟投入设备见表3:表3 勘察拟投入设备一览表我院将根据甲方对工期的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进度情况,适时调整设备和人员配备。
开工前五天,对拟进场的所有设备及仪器进行检修及保养,保证设备状况良好,并做好充足的物资供应计划。
(三)工期计划接中标通知书后,本院将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筹备工作,并按甲方要求随时组织人员、设备进场。
本次勘察拟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外业及内业工作,随时提交中间成果,及时提交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完成勘察报告的审查工作。
具体时间应以业主要求为准。
1、场地要求甲方提供给本院的施工场地应基本符合施工要求,且基本达到“三通一平”标准。
2、自然因素施工期间如遇大风、暴雨、冰雹、地震或其它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则总工期相应顺延。
3、施工安排在场地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我院将立即组织3台钻探设备及1台静力触探设备同时进场。
钻探设备呈三角形状摆布,交叉依序推进施工。
本次勘察以20个工作日完成外业工作,以2个工作日作为不可预见性因素时间。
其施工具体安排详见表5:表5 施工进度一览表4、工期保障措施(1)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其中安排2人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录入,确保现场施工完毕,钻孔柱状图、剖面图及时整理完毕。
(2)土工试验及时进行,钻孔完成后及时收样,进行土工试验,确保在单孔施工完3天内将一般试验结果提交技术组整理利用。
(3)全院统一协调,作好增加设备和人员的准备工作,若进场后,发现配备的设备和人员无法保证野外工期,项目部及时调整设备和人员确保工期。
(四)技术管理1、专项工作技术要求为确保高质量的完成本次勘察工作,各专项工作拟按以下主要技术要求进行:(1)资料收集技术要求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在我院收集临近场地勘察及施工资料,同时到设计院、市政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
(2)测量技术要求所有勘探点均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施测,水平角、垂直角、测距均为一测回,测量精度距离为0.10m,高程为0.01m;勘探孔施工完毕,孔位、高程复测一次。
(3)钻探工作技术要求①孔位、孔深要求:钻孔孔位确定后即测定孔位坐标与高程,不得任意更改,钻探结束后,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孔位坐标与高程复测。
钻孔深度由地质人员按设计要求控制,遇特殊情况报设计院修正。
所有钻孔终孔后应校正孔深,孔内残渣厚度小于0.20m。
钻孔完毕或施工另一孔前,必须经项目综合组、质量检查组检验合格,完成规定试验任务,填写好检验表格并签字。
②钻孔孔径要求:钻孔终孔孔径不小于110mm。
③岩芯采取率要求:所有钻孔必须全孔取芯,一般岩土层不应低于80%,破碎岩体不应低于65%,严禁超长钻进。
④钻孔编录要求:地质技术人员随钻编录,划分岩土特征、岩土变化分界线、破碎带、裂隙密集带,作好记录,重要钻孔岩芯按顺序排好,写好岩芯牌进行拍照;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工作,按有关要求包装密封,并标识齐全。
⑤钻探工艺a、钻具、钻头:针对该区地层特点,施工中结合各类地层及岩性选择相应的碎岩工具钻进取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