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基础练习题

中医学基础练习题

《中医学基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2、肝开窍于:AA、目B、耳C、舌D、爪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B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4、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B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5、下列属于阴的是:DA、功能的B、上升的C、五脏D、六腑6、寒邪致病的特点:BA、善行数变B、其性收引C、重浊D、易伤津液7、湿邪最易伤DA、心B、肺C、肝D、脾8、易阻碍气机的邪气是A、风B、寒C、燥D、湿9、火为阳邪,易灼伤:DA、阳气B、生风C、阻碍气机D、津液10、呼吸主要与哪几脏有关?AA、肺、肾B、肺、脾、C、肾、肝D、心、肝8、若气不摄血,会导致:CA、血虚B、气滞C、出血D、气虚9、与津液代谢相关的脏腑是:BA、心肝肾B、肺脾肾C、心肝脾D、脾胃肾10、有先天之本之称的是:DA、肝B、脾C、肺D、肾11、治疗瘀血证,常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加入行气药,是因为:A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12、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脉13、精血同源可归属于:A、心与肾的关系B、脾与肾的关系C、脾与肾的关系D、肝与肾的关系14、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为: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5、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是:A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16、舌与脏腑的联系,舌中属:A、心肺B、脾胃C、肾D、肝胆17.舌红苔黄厚者多属( C )A.湿郁 B.痰阻 C.实热 D.虚热18.观察舌苔的消长,主要可判断( )A.疾病的进退 B.热证的深浅C.湿浊的消长 D.津液的盈亏19、推动血液运行基本动力是:BA、肝气B、心气C、脾气D、肺气20、心在志为:BA、怒B、喜C、思D、恐21、肝气的运动特点是:A、升B、降C、出D、入22、具有“统血”功能的脏是:BA、肝B、心C、肺D、脾23、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C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24、与血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A、肾B、心C、脾D、肝25、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于CA、瘀血内阻B、寒凝气滞C、肾虚水饮D、阴虚火旺26、湿热内蕴的常见舌苔为:AA、黄腻苔B、少苔C、灰苔D、花剥苔27、舌尖红赤,多属:BA、肝胆火旺B、心火亢盛C、胃肠热级D、下焦热盛28、顾某,女,45岁,胸胁胀痛,喜太息,纳谷不香,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苔白腻,脉弦,证属:A、肝胃不和B、肝郁气结C、食滞胃脘D、肝郁脾虚29.患者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证属:( )A、气滞血瘀B、气血两虚C、气虚失血D、气随血脱30.下列属于黑色主病的是:()A、虚证B、寒证C、失血证D、瘀血证31、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CA、《难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32、具有保卫功能的气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33、风为百病之长是指:A、六气皆可化风B、风邪致病较重C、风邪发病较急D、六淫多依附于风侵犯人体34、七情致病首先影响:A、脏腑B、气机C、血液D、经脉35、下列五色中属土的是:BA、青B、黄C、赤D、白E、黑36、病人持续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肺微欲绝,其病理属于下列哪一种:DA、阳胜则热B、阳长阴消C、阴胜转寒D、重阳必阴37、风邪致病特点是:CA、凝滞收引B、耗气伤津C、善行数变D、粘滞重浊38、下列不属于暑邪致病特点的是:DA、高热B、汗多C、烦渴D、吐血39、症见头身沉重,四肢困倦,多因外感:CA、暑邪B、寒邪C、湿邪D、燥邪40、症见肢冷喜暖,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者属:A、内风B、内寒C、内湿D、内火41、神最突出地表现于A.面色B.目光C.表情D.动态42、观察舌苔的消长,主要可判断A.疾病的进退B.邪气的深浅C.湿浊的消长D.津液的盈亏43、舌红苔黄厚者多属A.湿郁B.痰阻C.实热D.虚热44、素体痰盛,复感外邪.其脉可见:A.浮缓B.浮紧C.浮滑D.滑数45、实证不见A.五心烦热B.形寒肢冷C.小便不通D.腹痛拒按46、太阳病不愈,直传太阴经,称A.循经传B.越经传C.表里传D.直中47、胃阴虚的临床特点是A.消谷善饥B.食入即吐C.饥不欲食D.嗳气酸腐48、代脉主病是:A、阴盛气结B、寒痰血瘀C、脏气衰微D、阳盛有余49、下列不属于真实假虚的是:A、脉象沉细,但按之有力B、大便下利,但得泄反快C、身体倦怠,但稍动反感舒适D、腹虽胀,但有时减轻50、由于人体某一脏腑经络等组织的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即为:A、气虚B、气陷C、气滞D、气逆51、患者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证属:A、气滞血瘀B、气血两虚C、气虚失血D、气随血脱52、痰白滑而量多,易于咯出,伴有湿象者,多为:( )A、风痰B、热痰C、湿痰D、燥痰53、心中烦热,夜寐不安,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尖红绛,苔黄脉数。

证属:A、心阴虚B、心火亢盛C、心脉痹阻D、痰火扰心54、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

证属:A、肺气虚B、肺阴虚C、燥邪伤肺D、热邪犯肺55、下列不属于脾气虚的常见证型的是:A、脾不健运B、中气下陷C、脾阳虚D、脾不统血56、患者咳喘无力,少气,动则益甚,痰液清稀,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证属:A、肺阴虚B、肺气虚C、寒邪犯肺D、痰浊阻肺57、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

证为:A、太阳病B、阳明病C、少阳病D、太阴病58、下面属于假神的是:A、本不欲言,突然转为语声高朗B、目光无彩C、反应迟钝D、撮空理线,循衣摸床59、下列属于黑色主病的是:A、虚证B、寒证C、失血证D、瘀血证60、五轮学说中,目胞属:A、血轮B、肉轮C、气轮D、水轮二、填空题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肝开窍于__________;肺开窍于________;脾为_____之本,________生化之源。

5、脾气以__________为顺,胃气以________为顺。

6、气的生理功能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五色主病中,青色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怒伤_______;喜伤_______;思伤_______。

9、肝的疏泄功能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被称为“生痰之源”的是__________脏。

“贮痰之器”的是_________脏。

11、正常舌象,常概括为_____________舌____________苔。

12、常见的反治法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

13、五行相克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肾开窍于__________;心开窍于________。

15、五色主病中,黑色主_主寒,主痛,主水气,主瘀血。

16、常见的正治法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

三、判断题1、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是不可能发生转化的。

2、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3、肾不统血,会形成出血证。

4、呃逆为肺气上逆所致。

5、寒为阴邪,其性重浊,主痛。

6、怒伤心,喜伤肝,思伤脾。

7、大出血患者会形成气虚证。

8、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9、患者语音高亢有力的者,多属实证、热证。

10、膀胱气化功能的发挥,是以肾的气化作用为基础。

11、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12、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13、营气运行于脉外,卫气运行于脉内。

14、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为反治法。

( )15、小儿指纹色红,为热证。

( )四、名词解释1六淫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2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3、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4、正治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

5、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6、反治针对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的情况,采用与表面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与常规相反的方法。

五、问答题1、写出中医问诊十问歌。

新版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原版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2、心、肺、脾、肾分别有哪些生理功能。

3、常见病色有几种?各主什么病?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2)黄色主湿证、虚证(3)赤色主热证。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5)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4、如何鉴别寒证与与热证?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六、病案分析1、余某,男,28岁。

5天前起胁肋疼痛,右侧尤甚。

寒热往。

5天前起胁肋疼痛,右侧尤甚。

寒热往来,两目发黄。

来,两目发黄。

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苦溲赤,大便干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濡数。

要求:(1)病因诊断湿热证(2)证候分析肝胆湿热蕴蒸,故见寒热往来,两目发黄,口苦溲赤,大便干结.肝肝经气不利,故胁肋疼痛,肝胆湿热犯胃,湿重于热,故胸闷事业心,食欲不振,舌苔黄而腻,脉濡数为肝胆湿热,湿浊较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