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让信息“飞”起来学科物理授课班级初三7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庄灿煌所属学校晋江南区中学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上海科技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二节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技术·科学”,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机联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现代物理思想的启迪,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通过电磁波谱、波的特征和电磁波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三部分呈现教学内容。
电磁波较为抽象,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收集证据,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主动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电磁污染”从另一角度看电磁波,使学生不要产生唯科学论的思想,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二、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四)电和磁内容标准:1、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光是电磁波。
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收集证据、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阅读(或陈述)了解。
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2、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方法理解较难的物理知识的能力。
3、图像意义分析。
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主动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2、初步培养学生较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物理知识本身的美学特征——多样统一美。
4、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
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学生为福建省晋江市市区的学生,对于网络搜索较为熟悉。
从年龄特征来看,九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5岁,他们学习物理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基础,他们追求求知和参与,对于物理学这门课充满兴趣。
2、初始能力:1、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信息的传播、记录之后,针对信息传播的新时代(电磁波)而安排的。
在生活中,学生对于无线电收音机、微波炉、遥控器等电磁波较为熟悉,但是对于整个电磁波谱、波长等,都是第一次接触。
2、理论跟实际联系的能力还不够。
3、信息素养:需要具有的如上网查询、下载、加工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材料。
五、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4—(4).知道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5)了解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典型例题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教学环境设计1、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多媒体教室,八、教学媒体(资源)选择(依据“经验之塔”P42,确认有助于教学)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4—(4). 知道演示实验可以调频的收音机⑴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2)断开、闭合日光灯的开关J E 电磁波产生的原理2分钟实验器材4—(5)了解网络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应用H E电磁波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3分钟自制课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演示—讲解;B.设疑—演示—讨论;C.讲解—演示—概括;D.讲解—演示—举例;E.演示—提问—讲解;F.演示—讨论—总结;G.边演示、边讲解;H. 边演示、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九、板书设计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一)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导体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
(二)电磁波谱:电磁波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三)波的特征1、波速(c)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2、波长(λ)单位3、频率(v)单位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C=λv(四)电磁辐射十、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1、情景创设策略:通过课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十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引入新课情景导入如果你想很快地和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该让学生体会无线电(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且传递距离远。
培养学怎么办?打电话.对.电话有两种:一种是有线电话;一种是无线电话,比如“手机”.你们是否知道无线电话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这就联系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了多媒体播放:甲地一人拨打手机,相距较远的乙地,另一人接收到了进行通话.信息是怎样从甲地传到乙地的呢? 学生:通过无线电波传递的.对!(拿起两只手机,当场与某学生通话)无线电波实质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二、进行新课实验二:⑴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2)断开、闭合日光灯的开关与水波进行类比(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与电磁波类似)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导体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
生活中有哪些电磁波呢?电磁波有哪些应用?使用课件总结强调光是一种电磁波。
了解波的特征物理量播放波形图的课件。
介绍波形图,引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定义、字母、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通过思考,得出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的结论。
学生总结电磁波在生活不同角度的应用。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
学生展示汇报收集的资料通过收集的资料举例举例。
演示教学课件演示教学课件增大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位、) 1、波速:(C )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 ) 介绍电磁波波速。
2、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 ) 指导学生从图形上认识波长。
3、频率:(v )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 导出波速的公式: C =λv 例题: 已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第一套节目的发射频率是116k Hz ,请计算其波长。
介绍:电磁污染。
介绍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介绍具有防电磁辐射危害的食物:绿茶、海带、海藻、猪血、牛奶。
结束新课,进行总结布置作业结合图形进行理解性记忆。
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演示教学课件加深理解增大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十二、教学流程图引入:电磁波的产生演示实验开始演示实验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当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导体周围的空间里就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
课件电磁波谱波长、频率和波速及其公式十三、个性化教学1、通过开关日光灯是收音机产生“咔嚓”的声音,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因为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说明有变化的电流就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因为教材没有介绍如何产生电磁波。
)2、介绍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介绍具有防电磁辐射危害的食物:绿茶、海带、海藻、猪血、牛奶。
十四、形成性检测1.当导体中有______电流时,它的______就会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______的次数叫做它的频率,电磁波的频率等于______频率。
3.每振动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______等于它的波长,短波波长的范围是______m到______m。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或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_m/s。
5.电磁波也叫无线电波,它的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可以用公式______表示。
6.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和______,波长的单位是______。
7.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它们的波长______,波速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8.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的方向在空间向远处传播的C.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交谈听不见,而是靠无线电话来交谈D.水波、声波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现象十五、评价量表(教学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形成性评价量表(简表)学习态度应变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情感态度基础知识综合评价教师评价A B B B A B A A十六、形成性评价目标明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民主,过程流畅,关注过程,培养思维,现代手段,辅助课堂,板书设计,系统整洁。
作业巩固,指向明确,不同学生,都有提高。
十七、教学反思、总结本节是该章内容的重点:在本节教学的过程中,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收集证据、分析信息的能力和习惯十八、感谢、其他感谢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