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丁烯,在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是气态,但在降低温度或升高压力时,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易燃易爆气体,为了便于嗅别,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硫化物,所以我们嗅到的液化石油气有刺鼻气味。
液化石油气闪点、燃点和自燃点都比较低,液化石油气具有挥发性、易燃易爆性、膨胀性、溶解性、麻醉性、静电聚集性等,如使用不当泄漏较多遇火源容易引起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目前公司管辖范围内使用液化石油气较多,主要以厨房、洗澡间使用居多,因此使用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和财物损失酿成事故。
液化石油气使用要求及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使用液化石油气,必须由使用人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准使用。
2、必须使用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贮气瓶、减压阀、软管、炉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
3、贮气瓶必须放置在与明火隔绝的地方,不得露天曝晒。
4、贮气瓶与炉具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80㎝。
5、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贮气瓶必须直立,使用完后,必须关上液化石油气炉或热水器开关和贮气瓶角阀。
6、在同一厨房内禁止同时使用液化石油气炉、柴炉、煤油炉。
7、禁止乱倒贮气瓶内的残液。
8、禁止在宿舍内使用液化石油气。
9、使用液化石油气炉时要有人照看,锅、煲、壶等不宜盛水过满,以免溢出熄灭火焰,造成气体泄漏聚集。
10、必须经常检验贮气瓶等燃气炉具是否漏气或损坏,如漏气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措施1、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而未着火时,应马上疏散人同。
2、立即关上气瓶的角阀或管道煤气表前的总阀门。
3、及早打开门窗,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燃气浓度。
4、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地表面积存较多,所以应采取向外扫地的方式,氢沉降的液化石油气向室外驱散。
5、如果室内有明火应立即熄灭。
6、电器设备的开关不得开户或关闭。
7、迅速查找液化石油气泄漏原因。
8、如果气瓶漏气,可用湿毛巾、肥皂、黄泥等临时将漏气处堵住,把钢瓶挪到空旷处并通知煤气公司抢险队来处理,此时必须杜绝一切火源。
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1、液化石油气泄漏失火,必须尽快进行扑救。
扑救越及时越易扑灭,损失也越小。
扑救液化石油气要讲究方法,不然还可能把事故扩大。
2、如液化石油气漏气着火,火势不大的,要马上疏散人员保持镇静,绝对不能惊慌失措,首先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然后关上气瓶的角阀或管道气的总阀门。
3、如液化石油气瓶角阀漏气着火,先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然后用毛巾或湿布垫着手关闭气瓶角阀。
4、在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如果发现火焰发白并且伴有“吱吱”声响,瓶体出现颤抖摇晃时,这是爆炸前的征兆,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人中伤亡事故,同时打119电话报警。
5、火灾现场或其附近还有其他气瓶时,应立即将其挪到远处,防止被燃烤爆破。
6、当事故现场火灾危及到人身烧伤,即紧急把伤者隔离火源,并把火扑灭,轻度烧伤可即包扎处理,中、重度烧伤者马上送医院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
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篇2]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1)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管道液化气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抢险抢修处置预案,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一、指导思想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极大。
因此,要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常备不懈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对液化气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泄漏、着火事故的处理要及时,力争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危险源分析液化石油气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重大事故,因此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综合近年来运行管理以及借鉴其他地区同行的经验,燃气管网漏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燃气管线腐蚀老化,部分管线因腐蚀严重而造成漏气,部分管线因密封填料老化而造成漏气。
2、野蛮施工,违章操作。
施工单位不清楚燃气管位,动用大型机具进行开挖,破坏室外燃气管线;室内装修时,碰撞、敲砸、私改、私迁、私自安装燃气管道设施等也会造成漏气。
《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3、在未对燃气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长期被重型车辆碾压,造成燃气管线断裂。
4、天气骤冷或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管线断裂,违章建筑长期占压管线造成管线断裂漏气。
5、原有管材存在质量问题,如焊疤、重皮、裂纹等,长期运行之后缺陷暴露导致漏气。
6、部分用户燃气设施超期使用导致漏气以及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
7、气化间调压装置、管道调压装置失灵,造成高一级压力燃气窜入低一级压力燃气管道。
8、其他原因造成的管道损坏。
三、抢修一般规定1、工程部必须成立抢险抢修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专用抢修车辆、维修工具、备用品等)、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防护用具(防护服、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检测仪器、防爆工具等装备,以及明显的标志、标识等。
各职能管理单位要有通讯联络表、联动机构联系表、关键岗位人员名单、全体人员名单等。
2、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燃气突发事故抢修预案的要求,经常性地进行演习。
3、热线及各职能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电话或来访),首先问明报警原因、详细地址、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报警内容(如漏气、着火、爆炸等及事故情况),做好记录,并记录接警时间。
接到报警后应在20分钟内赶到报警现场,根据记录或在报警人的引导下利用工具或仪器探明报警实情,确认是否漏气。
如属群众误报,要耐心向群众作解释工作,消除群众疑虑;确属漏气的应对漏气点做好隔离围护,设置好警示架、红白带,夜间设置警示灯,按照预案规定及时向工程部、公司值班领导汇报,并根据事故不同情况可联系有关部门协作抢修。
抢修作业应统一指挥,严明纪律,并采取安全措施。
四、抢险抢修级别划分和报告处置程序根据燃气泄漏程度、管网压力级制、管道发生的物理变化程度和前期危害程度暂划为一级抢修、二级抢修和三级抢修,共三个级别。
(一)、一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报告处置程序1、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一级抢修。
(1)因燃气泄漏引发着火、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及造成人身受损的。
(2)发现明显的燃气泄漏并窜入到附近其他地下空间(如电缆沟、电信沟、地下室、污水管或沟等)而造成大面积污染的。
(3)中压燃气设施受外力作用而造成突发性断裂的。
(4)气化间、调压装置失灵造成高级别压力燃气窜入低级别压力燃气管网的。
2、报告处置程序(1)职能管理部门发现属一级抢修险情时,应立即报告公司经理并及时通知分管安全副经理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局面。
(2)公司经理是现场抢险抢修组织工作的最高指挥,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3)现场的具体抢险抢修工作以职责部门为主来开展,职责部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本单位的抢修处置预案组织人员、机具和车辆迅速采取措施实施抢险抢修工作。
(二)、二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报告处置程序1、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二级抢修。
(1)发现明显的燃气泄漏但没有造成着火、中毒、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和人身损伤的。
(2)发现明显的燃气泄漏但污染范围较小、没有窜入附近其他地下空间的。
(3)低压燃气管道受外力作用造成突发性断裂的。
(4)气化间、调压站(器)等因设备故障造成燃气散放、燃气泄漏报警等事故但未造成窜压的。
(5)室外水井、阀井、室外燃气阀门、燃气表等受外力作用造成突发性泄漏但未造成后果的。
2、报告处置程序(1)职能管理部门发现属二级抢修险情时,应立即报告公司分管安全副经理迅速召集抢修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抢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局面。
(2)分管安全副经理是现场抢修组织工作的最高指挥,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
(3)现场的具体抢险抢修工作以职能管理部门为主开展,职能管理部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本单位的抢修处置预案组织人员、机具和车辆迅速展开抢险抢修工作。
(三)、三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报告处置程序一级抢修和二级抢修之外的漏气抢修属三级抢修范围。
三级抢修由工程部组织现场抢险抢修工作,工程部主任是现场抢险抢修工作的最高指挥。
(四)、其他事项1、凡发生本预案范畴的一、二级抢险抢修工作,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制《海门市管道液化气抢险抢修报告单》,并于抢修工作完毕次日上报公司经理室、安全生产办公室存档备案,以便后续事宜处理。
2、三级抢险抢修也要填制报告单,一月一报,于次月1日报安全生产办公室(遇双休日顺延)。
3、抢修工作实施过程中需停气处理涉及周围用户正常用气的,必须于抢修前将停气涉及的区域或影响范围通知工程部有关人员,以便及时答复用户咨询或做相应技术准备。
4、各职责管理单位应按照本预案中确立的三个抢修级别划分,结合职责管理的实际,制定出本单位相应的应急措施,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避免抢修过程中的忙乱和准备不充分现象的发生。
5、凡本预案确立的抢险抢修工作,各单位必须如实填制报告单,按规定时间汇总上报,不得隐瞒不报或降级报告,一旦发现查实,公司安全生产领导组将根据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和年度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追究责任单位领导的责任。
五、应急抢险抢修指挥部的组成和分工1、指挥机构公司应急抢险抢修指挥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副经理、公司办公室、工程部、营业所、安全办、工会、液化气供应站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抢险抢修办公室(设在工程部),日常工作由工程部兼管。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抢险抢修指挥部,经理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为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抢修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工程部。
若经理和副经理都不在公司时,由工程部主任代理临时总指挥,安全办主任、工程部负责技术的副主任代理临时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抢险抢修工作。
2、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公司的应急抢险抢修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抢修的具体指挥工作。
工程部: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调度工作,包括灭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以及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负责人在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安全办: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供应科:负责抢险抢修物资材料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工会: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液化气供应站: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抢险抢修工作。
六、抢修领导机构及各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