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行星地球教案
3.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关于其原因叙述 正确的是 A.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B.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C.主要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适中,为液态水的 存在创造了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 成了大气层
古:《淮南子》上下四方曰宇(空间),古往今来曰宙(时间) 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总称 。 现:天地万物的总称,由各种天体组成(物质性和运动性)。 延伸: 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 问题:那些是天体?(太阳、地月系、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待发 射的宇宙飞船、陨石、飞机)
自然天体----宇宙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如恒星、星云、 行星、流星、彗星、卫星及星际空间的星际物质 天体类型: 人造天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如人造卫 星、飞船、太空实验室等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哈勃)的使用以 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 150—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学说横空出世
镇
1.下列各组天体系统中均含有太阳和地球的是 B A.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太阳系 C.河外星系、总星系 D.地月系、总星系 2.下列概念的从属关系中,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C A.太阳系—木星—水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恒星、卫星 C.恒星、星云
A:紫外区(<0.4微米) B:可见光区(0.4~0.76微米) C:红外区(>0.76微米)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赤 0.4 微米 43% C 0.76微米
7% A
50%
B
1.太阳辐射按波 长分成哪几部分? 2.观察图中太阳 辐射的能量的分 配情况如何?主 要集中在哪个光 区?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彩色光谱图)
地 理 教 材 概述
地理Ⅰ 必 修
以自然地理为主,包括行星地球、 地球上的大气和水、地表形态的塑 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城 市、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 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以区域地理及地理信息技术为主,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最终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结构特征(据日远近、质量和体积)
小 行 星 带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没有特殊的地方
结论:
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的原因: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 面上没有特殊的地方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 大行星 A.大气成分相似 B.表面温度相近 C.自转周期相同 D.公转轨道共面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的结构 2.太阳活动: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 现象。 3.太阳活动类型: 光 黑( 周期11年) 色 日 外 部 圈 层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对流区 辐射区 核反应 区
内 气候(水旱灾害) 部 圈 层
耀(周期11年) 扰乱 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太阳风
热带雨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为阔叶;树冠高大。 亚寒带针叶林:稀疏;物种较单一;为针叶;树冠较小
补充: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 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四川盆地(重庆被称为“雾都”)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宇宙的特点: (物质性和运动性) A.物质性:由物质组成的(恒星、星云、行星、 流星、彗星、卫星及星际空间的星际物质等各种 天体组成)。 B.运动性: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使各种天 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各级天体系统(层次 性和规律性)。
万有引力(牛顿):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这个力被称为万有引力 。其大小与质量呈正比,与距离呈反比。
天体系统
银河系
总 星 系 太 阳 系 地月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由高到低)
总 星 系 (
可 见 宇 宙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它恒星 系统 其它行 星系统
)系
总星系
天 体 系 统 的 隶 属 关 系
A
B
C
D
天外来客
如果你想有幸被外星人联系到,请你留下 你的具体住址!
市
县
B
第二节 总结
气 候
太阳能
化石能
电离层
太 阳 活 动
影响
太 阳 辐 射
人类生产 生活的重 要能源
风能
水能 地球磁场 极光 地球 大气运动、水循环、 生物活动主要动力
活
动
p11页
相邻两个最低值或者最高值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活动周期
(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周 期大约是多少年? 波动变化 11年。 (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否与(1) 相同? 相同, 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变化也已11年为周期波动变 化着。 (3)可以得出太阳黑子数有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吗? 可以,太阳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约为11年。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宇宙的大小: 150~200亿光年 — 目前人类能观察到的最大宇
宙半径范围(可见宇宙)
12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1光年=9.46x10 千米 光行时间:月球---地球:1秒 地球---太阳:8分钟
宇宙=可见宇宙(总星系)+未知宇宙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宇宙的概念
极光(旅游资源) 磁暴
极光:高能带电粒子流,受地球磁场作用,偏向极低上空,轰击高层大气,使大 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加拿大、挪威) 流星: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光迹 。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错误!
•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错误!
• 卫星失灵
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
• 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总结
阅读
到哪里寻找外星人?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概况
日地距离1.5亿km
太阳
表面温度6000k
地球
成分:巨大炽热的气体球,成分氢和氦 能量:太阳不断以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x射线、y射线)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每分钟太阳 辐射向地球传送的热能,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产生的热量。 速度:太阳光到达地球只需8分多钟(在真空中光速=30万千米/秒 )
1.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C.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它行星不同 D.地球上有大气
A
2.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
星云
彗星
恒星(太阳)
流星体
行星(地球)
卫星(月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宇宙的特点:(物质性和运动性) A.物质性:由物质组成的(恒星、星云、行星、 流星、彗星、卫星及星际空间的星际物质等各种 天体组成)。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 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在银河系中约有 1000多亿颗。
B
2.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煤、石油 ③潮汐能发电 ④核电 ⑤水电 ⑥地热发电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1.太阳能热水器是收集太阳辐射的热量,利用太阳能; 煤、石油是古生物经过地质变迁演化而来的,而生物的能量是来自 太阳能的; 水能是利用太阳能和重力能通过水循环; 2.潮汐是天体之间的引力产生的,不是太阳能; 3.核电是地球内能,使用的燃料是放射性重金属铀,不是太阳能; 4.地热能是地球内能(利用岩浆产生的热能发电)不是太阳能。
2.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B A.火星和木星 B.火星和地球 C.水星和木星 D.金星和土星 3.下列行星按距日距离由近到远排列正确的是B A.水星、地球、金星 B.火星、木星、土星 C.土星、木星、火星 D.海王星、天王星、土星
二、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
(活动探究)请用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并完成P9-P10的“活动”。
太阳辐射大致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着纬 度的变化而变化。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要远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远大于亚寒带针叶林 有什么规律?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 有相关性。太阳辐射 量有什么差异? 越多的地区,生物量 (3)问题(1)和问题(2)的结论有没有 也多。 相关性? (4)描述这两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C
B.行星、彗星 C.流星、恒星
地球如沧海一粟坚强的在浩瀚宇宙中存在着~普通
又似一颗“孤独”的天体在宇宙中努力的活着~特殊
二、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运动在太阳系行星中没有特 殊的地方。与其它行星相比具有同向性、共 面性、近圆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