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S分析原则什么是ECRS分析?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取消(Eliminate):“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为什么?”合并(Combine): 如果工作或动作不能取消,则考虑能否可与其他工作合并。
重排(Rearrange): 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简化(Simplify); 指工作内容和步骤的简化,亦指动作的简化,能量的节省。
在进行5W1H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寻找工序流程的改善方向,构思新的工作方法,以取代现行的工作方法。
运用ECRS四原则,即取消、合并、重组和简化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效能和更佳的工序方法。
1.取消(Eliminate)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有无取消的可能性。
如果所研究的工作、工序、操作可以取消而又不影响半成品的质量和组装进度,这便是最有效果的改善。
例如,不必要的工序、搬运、检验等,都应予以取消,特别要注意那些工作量大的装配作业;如果不能全部取消,可考虑部分地取消。
例如,由本厂自行制造变为外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取消和改善。
具体操作取消所有多余的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四肢、手和眼的动作);减少工作中的不规则性,比如将工具存放地点固定,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等;尽量取消或减少手的使用,如抓握、搬运等;取消笨拙的或不自然、不流畅的动作;尽量减少一切肌肉力量的使用;减少对惯性、动量的克服;杜绝一观危险动作和隐患;除必要的休息外,取消工作中的一切人员和设备的闲置时间。
2.合并(Combine)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变成一个。
如工序或工作的合并、工具的合并等。
合并后可以有效地消除重复现象,能取得较大的效果。
当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不平衡,出现人浮于事和忙闲不均时,就需要对这些工序进行调整和合并。
有些相同的工作完全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去进行,也可以考虑能否都合并在一道工序内。
具体操作合并多个方向突变的动作,形成单一方向的连续动作;固定机器运行周期,并使工作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实现工具的合并,控制的合并,以及动作的合并。
3. 重排(Rearrange)重组也称为替换。
就是通过改变工作程序,使工作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以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
例如,前后工序的对换、手的动作改换为脚的动作、生产现场机器设备位置的调整等。
具体操作使两只手的工作负荷均衡,而且同时进行,相互对称;使工作由手向眼转移。
4.简化(Simplify)经过取消、合并、重组之后,再对该项工作作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使现行方法尽量地简化,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就是一种工序的改善,也是局部范围的省略,整个范围的省略也就是取消。
具体操作在能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使用最小的肌肉群,且注意有间歇有节奏地使用;减少目光搜索的范围与变焦次数;使工作能在正常区域内完成而不必移动身体;使动作幅度减小;使手柄、杠杆、踏板、按钮等控制器适合于人的尺寸与肌体性能;在需要高强度肌肉力量处,借助惯性来获得能量帮助;使用尽可能简单的动作组合;减少每一个动作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在一个位置上的多个动作。
ECRS分析原则的适用性ECRS原则针对每一道工序流程都引出四项提问。
任何作业或工序流程,都可以运用ECRS 改善四原则来进行分析和改善。
通过分析,简化工序流程,从而找出更好的效能、更佳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流程。
IE七大手法这是很多时候都存在的一种错误说法,确切的说应该是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1.研究与开发管理;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3.效率工程;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6.工业卫生与安全;7.人力资源管理。
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等,但好象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台湾某公司的教材是这样写的:1、工程分析2、搬运工程分析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5.、动作分析6、动作经济原则7、工厂布置的改善。
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七大手法(1) 流程分析法(2) 動作分析法(3) 動作經濟原則(4) 時間研究(5) 工作抽查法(6) 人機配置法(7) 工作簡化法1.动作改善法(动改法)2.防止错误法(防错法)3.5*5W1H法(五五法)4.双手操作法(双手法)5.人机配合法(人机法)6.流程程序法(流程法)7.工作抽样法(抽样法)所谓IE手法: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对系统问题进行合理化改善,最后对结果进行标准化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具有客观性,定量性,通用性的方法都可以列入,因为IE七大手法都是由人不断的总结提出的。
实际当中嘛!!我个人总结出来应该分为:1、程序分析。
2、时间分析。
3、动作分析。
4、流水线分析。
5、稼动分析。
6、物料分析。
7、环境分析。
这是我在台资企业工作,当中总结出来的。
IE七大手法是IE专门就用中的一种:1.动作改善法(动改法)2.防止错误法(防错法)3.5*5W1H法(五五法)4.双手操作法(双手法)5.人机配合法(人机法)6.流程程序法(流程法)7.工作抽样法(抽样法)和上面<赵辉>讲的一样!并不是大家讲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并且上述的五五法已经在公司推行N年了!一、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1.研究与开发管理;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3.效率工程;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6.工业卫生与安全;7.人力资源管理。
二、基础IE里的东西: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等,但好象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三、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知识和方法是从不停总结中出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运用各种知识,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分析以及不断的总结。
从客观性、定量性、通用性和实践可行性等各种原则制作出标准以供后来者学习和运用。
我发现国外并没有IE七大手法的说法(也许是我没有找到),那么IE七大手法必定是我们国人所造,我们需要IE七大手法吗?当然需要,这也许是我们国内IE自己人走出IE基础的第一步。
虽然我们用的手法基本都是国外创造的手法,但是我们加以总结,对于我们工作学习来说,有一个准确的IE七大手法,我们更加容易掌握和使用。
加以总结,使得这些手法更加的适合我国的企业实际情况的运用,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IE七大手法没有定论,上面的IE七大手法基本是各自的运用而产生的,那么你所在的企业都用到了那些IE的方法总结出一个IE七大手法呢?IE七大手法没有定义,你是否可以给IE七大手法下个定义呢?如何给IE七大手法下定义呢?我想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IE七大手法所使用的范围(生产、质量、品质、服务等)2、IE七大手法的施用对象(5M1E)3、IE七大手法使用的主要途径4、IE七大手法的功能作用5、IE七大手法的目的、目标6、IE七大手法的原理IE七大手法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一、强化班组的管理:1.日常管理(4M.1E);2.机能管理(PQCDSM);3.问题排除技巧(发掘/分析/改善);4.领导力的培养(团队沟通能力训练/问题员工处理/圆融人际关系建立);5.职业道德与理想教育(自我成长与前途规划)。
二、6S的推行:1.6S的起源;. 2.6S的定义;3.6S的推行方法;4.6S的激励制度;5.6S的实施步骤;6.6S的成果评价;7.6S的效果维持及标准化的建立。
三、提案改善制度的推行:1.提案改善制度的起源;2.提案改善制度的定义;3.提案改善制度的推行方法;4.提案改善制度实施细则5.评审及实施追踪;6.成果统计及奖励。
四、QCC(品管圈)的推行:1.QCC的起源和定义;2.QCC的导入;3.QCC会议的有效进行;4.现场管理与改善;5.品管圈手法的灵活运用;6.QCC大会与交流会;7.QCC活动的收获。
五、QC七手法的应用:. 1.层别法;2.柏拉图;3.特性要因图;4.散布图;5.查核表;6.直方图;7.管制图;六、工作改善七手法:1.防呆法;2.BS脑力风暴法;3.比较法;4.五五(5W.3H)法;5.FMEA法;6.目视管理法;7.JIT管理法;七、合理排线的七大原则:1.短距离原则;2.流畅原则;3.固定循序原则;4.分工原则;5.经济产量原则;6.平衡原则;. 7.防错原则。
八、IE工业工程推广:1.IE的起源;2.企业为何要推行IE工作;3.IE的定义;4.IE的范畴/职能/角色;5.IE的性质和特点;6.生产率的定义7.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内外部因素;8.提高生产率的方法:A.人事方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B.技术方法----IE七手方法:①流程分析法;②动作分析法;③动作经济原则;④时间研究;⑤工作抽查法;⑥人机配置法;⑦工作简化法(EC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