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猫捕鱼

猫捕鱼

《猫捕鱼》教学设计
长岛第一实验学校尹慧贤
教学内容:《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小古文趣味和韵味。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一则谜语,出示谜语:头大耳朵小,胡须两边翘。

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叫。

(出示课件一,学生一起说出谜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猫咪。

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可爱的小猫身上。

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欣赏一组猫和鱼的图)
2、怎么样,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猫捕鱼》
二、初读文章,读通读顺。

1、出示文言文,大家试着读一读:大家比比看,这和我们通常学习
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这是古人用书面语写的文章,人们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

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

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

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师:字音咬得真准。

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
4、.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

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

听我读,好吗?(配乐范读)
5、.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要读好文言文,一定要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再读一读。

还可以读给你的同位听。

6、.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

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精读古文,了解大意
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

这是朗读好文言文的前提。

你读过后,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
交流:小馋猫:(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是什么意思?理解:“一”“伏”可以用“一只”“趴”来替代。

师小结:理解古文,换词法、组词法是经常用到的好办法。

那只猫趴在缸上,想干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猫此时的想法。

(欲捕食之)理解:“欲”“食”“之”。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根据什么来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生)根据生回答,总结出方法.生板书:联系法、注释法。

真是一只小馋猫啊!看着鲜美的鱼,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有的同学说,这还是一只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哪句话能看出来呢?狼狈的猫:(失足坠水中)理解:“失足”“坠”。

板书:失足(脚没有站稳,跌倒。

)坠(掉进)。

多糟糕啊,猫掉进了水里,它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坠水中”的惊险。

这只猫心里会想什么?
对呀,掉进水里可不舒服,还好这只猫反应快——出示:急——(跃起),什么意思呢?跳是跳出鱼缸了,不过啊,这只小猫变成了落汤鸡,全身——(皆湿)。

引导学生想象猫落水后的窘态,读出猫的可爱。

2、总结学法:同学们真棒,利用了换词法、组词法、联系法、注释法读懂了这篇小古文,这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古文的方法。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1、咱们祖国文言文多精妙啊。

寥寥几十个字,就把一只可爱的小馋
猫写出来了。

大家注意一下文中描红的字,有什么特点?(动词)你们真会品味,看来不仅是我们,自古至今要把小动物写活,都离不开动作的描写。

我们再赶紧把文章连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自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2、看来大家读得不错了,现在就来考考你,看你是不是能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啦。

请看第一关:
缸中(),一猫(),欲()之,
失足()水中,急(),全身()。

2、现在黑板上只有这几幅图,没有文字了,你能背出来吗?先看着试一试。

五、拓展阅读:
古人写《猫》的文章还不少呢。

老师这里还有一篇《猫逗》生动地写出了两只猫打架的情景。

出示文章: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请同学们读一读,注意恰当的停顿,做一做记号,读好文章。

还要借助注释了解意思,说一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并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

六、作业:把这个好玩的古文故事《猫捕鱼》回家讲给家长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