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疏干井施工技术交底

疏干井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
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
公司
交底部位降水工序名称疏干井施工
交底提要:
1.本工程基坑采用疏干降水井降低地下水,井深15m(均按地面标高-0.950m设计,下同),管井成孔直径800mm,井管直径300mm,井壁厚30mm。

考虑到沉渣的因素,每口井的凿井深度相应加深0.5~1.0m。

2.疏干井大样见附图1.。

一、管井技术指标
1.含砂量:≤1/50000(粗砂);≤1/20000(中砂);≤1/10000(细砂)。

2.材料质量及制作要求:
1)井管内壁光滑,管无裂纹、缺损及暗伤;
2)钢管井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3)钢筋混凝土管钢筋不外露,井管与井管焊接缝必须合缝,不允许有漏焊和砂眼现象;
4)滤管长度、井管外径、井管内径:按设计要求;
5)管径公差:≤±3mm;
6)壁厚公差:≤±2mm;
7)井管弯曲:≤±3mm/m;
8)滤管孔径:35mm;
9)滤管孔隙率:≥50%;
10)滤网:双层60~80目;
11)缠丝间隙:0.75mm;
12)滤网在运输和施工中应有保护措施;井管置放过程,必须经监理验收。

3.滤料要求
1)滤料必须筛选、冲洗、水清砂净,无杂质,颗粒形状近似圆形,砂粒粒径范围:2~3mm;
2)中值粒径:d/50=1.3mm。

4.泥浆要求:
宜采用供钻进孔的粘土
1)泥浆比重:1.15~1.20 粘度:24s; 2)稀浆比重:<1.08 粘度:20s。

三、管井主要施工程序
准备工作→布孔定线→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换浆→井管安装→填料→及时
洗井→单井试抽→抽水。

1.准备工作
1)保证供水供电(自备发电机)备好泥浆,钻孔机具完好;
2)配齐滤料、管材及滤网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按沉放先后顺
序堆放在孔位附近;
3)抽水设备(深井潜水泵或深井泵)及排水系统;
4)钻机附近需设置泥浆坑,以防泥浆水漫流;
2.布孔定线
1)布孔定线必须按设计图纸的井位平面布置图进行;平面偏差≤5cm;
2)遇有障碍物,不得不调整管井井位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到场确认。

3.钻机就位
1)钻机就位前场地应平整夯实,满足自重荷载及钻孔过程中振动荷载引起场地不均匀沉降的要求;
2)钻机架设必须平正牢固,钻头、磨盘和孔位三对中(护口管、转盘和天车应在同一条垂线上);
4.钻孔要求
钻孔直径不得小于800mm;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泵流量不得小于20m3//h;钻杆直径与钻孔直径应相适应,避免细钻杆钻孔;钻进施工中保持钻杆直立不摆动;钻孔采用泥浆护壁,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范围内;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井深至少1m,确保井管下至设计井深;孔身垂直倾斜≤1/500;钻孔过程中应对水位、水温、水洗液、井壁坍塌、涌砂和气体逸出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5.清孔换浆
1)钻到预定孔深后应及时清孔换浆,防止泥浆沉淀和井孔坍塌,置换的泥浆含砂量不大于5%;
2)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30cm。

6.井管安装
1)安装井管前应采用导向器进行探孔; 2)清孔换浆后应立即安装井管; 3)井管质量必须满足其材料质量及制作要求; 4)第一节井管底部应采用钢板封底口;
5)井管上端口应高出地面至少50cm; 6)安装井管时每隔4m应设置扶正器; 7)严禁强行将井管压入井孔; 8)井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井深±
2/1000;
9)下管法:选择适当的下管方法。

7.填料
1)填料前应采用粘土封闭井管上部端口;
2)填料前应把孔内泥浆适当稀释,井管必须居中;
3)井管达到预定深度后,应适当稀释井内泥浆;然后立即在井管周围灌砂滤料,滤料含泥量应≤3%,滤料粒径2~3mm;
4)采用循环水填料方法;
5)在井管周围必须连续均匀适速投放滤料,滤料质量必须符合滤料要求;
6)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匀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滤料的充填量不得小于计算充填量的95%;
7)滤料充填至施工作业面以下1.5m时,应压实滤料,改用优质粘土充填至施工作业面,并压实和封闭填料口;
8)严禁井管内坠落杂物杂质;
9)井管施工时应按施工记录表做好记录.
8.洗井
1)下管填料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特殊情况间隔时间应≤24h;
2)利用活塞洗井法或活塞与空气压缩机联合洗井;
3)洗井结束后,井水含砂量应小于1/10000;井内沉渣厚度不得超过20cm;
4)洗井过程中应控制活塞上下往复速度,不得强硬推拉;
5)严禁活塞坠入沉砂管中; 6)洗井自上而下,分段进行;
7)合理的洗井时间与含水层结构、泥浆指标及洗井设备有关,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至少4小时;
8)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

9.试抽
1)洗井后,应对井管进行单井试抽,如有异常,应重新洗井,并再次进行试抽; 2)在降水井内装置深井泵时,应注意使电动机转向正确,严禁逆转;
3)装置深井潜水泵时,潜水电机、电缆和接头的绝缘必须安全可靠,并配有保护开关控制,确保安全运转。

10.抽水
1)无论稳定流还是非稳定流抽水都必须具有连续性,抽水应以地下水源源不断流至管井,使管井滤网不至堵死为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配备合适规格(排量和管径)的抽水泵;
2)每个井管设施竣工后应单独进行试抽,合格才可以进行降水;
3)深井潜水泵不需要铺设地面管路,可以根据场地情况灵活布置;
4)潜水泵运行时,泵提高出孔底1.0m,以避免流入井内的细粒沉泥"淤住烧掉",并使泵体在水下3m左右,以防"脱水烧掉";
5)深井井点应备有双电源;
6)采用深井潜水泵,宜间隔分别用两组电源供电,以策安全;
7)深井井点排出之水应向远处排放,防止回渗;
8)抽水的水位和出水量稳定时间为4~8小时;
9)每口活井必须配有一台抽水泵,施工单位严禁任意调换设备,否则引起严重结果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10)施工单位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备用泵。

四、管井验收
1.管井竣工后,应按国家现行规定《供水管井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2.降水施工过程中改变降水设计方案,应具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协商处理意见书或审批手续;
3.全部降水运行时,抽排水含砂量(体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砂含量小于1/50000; 2)中砂含量小于1/20000; 3)细砂含量小于1/10000;;
4.验收时应提供施工记录、工程统计表、施工说明、协商处理意见和审批文件等;
5.全部降水、排水设施的降水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实际降水应等于或深于降水深度,并稳定24小时;
2)应按工程辅助措施、补救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五、管井监测
1.孔隙水压力监测
1)目的是了解降水期间地层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以便估算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
2)孔隙水压力通常每天观测一次,如有异常现象,必须加强观测,每日不少于2次;
2.出水量监测和记录
1)每口井必须配备一套相适应的流量计装置; 2)出水量必须满足正常出水量要求;
3)每口井每天必须至少有一次出水量记录; 4)施工单位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备用流量计装置。

3.含砂量监测和记录
1)每口井必须配套一套相适应的含砂量计量装置; 2)含砂量必须满足含砂量要求;
3)每口井每天必须至少有一次含砂量记录; 4)施工单位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备用含砂量计量装置。

六、封井措施
1.降水井封井前提条件为:
1)结构底板施工完成; 2)满足主体结构抗浮要求;
3)基坑内降水井井内稳定水位位于基坑面以下2~3m;
2.降水井封井步骤:
1)首先将处于工作状态的降水井间隔封堵;
2)降水井局部封堵后,继续对未封堵降水井的工作状态(包括出水量情况,水位变化值,稳定水位标高,水泵位置标高等记录)进行观测;
3)当满足第一条所述三点前提条件后将剩余降水井逐一封堵。

3.降水井封井要求:
1)在浇灌垫层前,首先将垫层以下降水井砼滤管外壁清除,内插直径273×6钢管,其顶标高高出底板顶面400mm,其下端与降水井搭接长度0.5m。

钢管外缠绕麻丝,并用水泥封死。

2)在底板中用两个半圆钢环焊在钢管外侧,形成止水翼环,焊缝要饱满,不得有缝隙。

止水翼环为两道,分别位于底板顶面下、底面上100mm。

3)当降水井封井时(具体时间待定),于底板顶面下80mm处将钢管切断,用水泥:砂为1:1的干粉浇到垫层部位,再用与底板同标号素砼塞满后(浇到底板顶面下80mm 处)加焊钢顶盖板,最后用微膨胀砼浇平。

4)底板钢筋遇降水井钢管时,钢筋可从周边绕过,但必须另加四根同直径钢筋,其一端弯起250mm与钢管焊接,另一端水平长度不少于1.0m。

具体做法请主体结构设计人员出图。

5)止水环内径根据降水井上插的钢管的外径确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交底时间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