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第二学期药物合成反应试题1、轨道的节越多,它的能量越高。
2、1S轨道呈球对称,对应于氢原子的电子的最低可能的轨道。
3、写出以下原子的基态电子结构:Be: 1S22S2 C: 1S22S22Px12Py1F: 1S22S2SPx22Py22Pz1 Mg: 1S22S22Px22Py22Pz23S24、据分子轨道理论,两个原子轨道重叠形成两个分子轨道,其中一个叫成键轨道,具有比原来的原子轨道更低的能量;一个叫反键轨道,具有较高的能量。
5、场效应和分子的几何构型有关,而诱导效应只依赖于键。
6、碳-碳键长随S成分的增大而变短,键的强度随S成分的增大而增大。
7、判断诱导效应(-Is)强弱:-F,-I,-Br,-Cl。
-F>-Cl>-Br>-I8、判断诱导效应(+Is)强弱:-C(CH3)3>-CH(CH3)2>-CH2CH3>-CH3。
9、一般情况下重键的不饱和程度愈大,吸电性愈强,即-Is诱导效应愈大。
10、在共轭体系中,形成共轭体系的原子以及和这些原子直接结合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里;各个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趋于平均化。
11、布朗斯特酸的定义是给出质子的物质,路易斯酸的定义是有空轨道的任何一种物质。
12、卤素对双键亲电加成的活性顺序是:Cl2>Br2>I2。
13、卤素对双键亲电加成是按分步机理进行的,X +先对双键做亲电进攻,而后X _再加上去。
14、判断共轭类型,并用箭头标明电子云偏移方向:π-π共轭p-π共轭p-π共轭15、溴素或氯对烯烃的加成一般属于亲电加成机理。
16、在卤素对烯烃的加成反应中,当双键上有苯基取代时,同向加成的机会增加。
17、CH C CH 33CH3Br BBr 2CCCH CHC 3HC C CH 3C3BrBBr 2BrCl CH 3CH 3CH 3Br Br18、应用次卤酸酯(ROX )作为卤化剂对烯烃加成,其机理相同于次卤酸的反应,但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根据溶剂的亲核基团 的不同,可生成相应的β-卤醇衍生物。
19、卤代烯烃常由 炔烃的氢卤化 或 硼氢化-卤解 反应来制备。
20、当芳核上存在推电子基团时,卤化反应变得 容易 。
21、醚键断裂的氢卤酸活性顺序是 HI>HBr>HCl 。
22、烃化反应的机理多属S N 1或S N 2反应,即 带负电荷或未共用电子对 氧、氮、碳原子向烃化剂带 正 的碳原子做 亲核 进攻。
23、芳卤化物作烃化剂时,烃化活性较低,但当芳环上在卤素的邻对位有 吸电子 基团存在时,可增强卤原子的活性。
24、对于烃化剂RX 的烃化活性顺序为:RI>RBr>RCl 。
25、酚的氧烃化活性比醇的氧烃化活性 高 ,原因是 酚的酸性比醇强 。
26、重氮甲烷作烃化剂可提供 甲基 。
27、芳烃的碳-烃化中常用烃化剂为 卤代烃 、 醇 、 烯烃 。
28、比较以下三者碱性的强弱:氨,苯胺,脂肪胺 脂肪胺>氨>苯胺 。
29、在醇或酚的氧-酰化中,酸酐是一个 酰化剂,反应具有 性。
30、醇的氧-酰化可得酯 ,其反应的难易取决于醇的亲核能力 及酰化剂的活性 。
31、在芳胺的氮-酰化中,加入强碱的作用是 使芳胺转化成芳胺氮负离子以增大其亲核性 。
32、在醇或酚的氧-酰化中,酸酐是一个强 酰化剂,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二.补充下列反应式使其完整。
(反应条件或产物)(1分×50=50分)1、Cl 2/NaOH/H 2O22、OE tO ()(OClE tOOE t t -BrOClCH 3CH 2OH3、 4、C H 3C C COOH ClCCHH CH 3COOHP h 3C CH CH 2Br CCl 4P h 3C CH CH 2Br Br+P h 3C CHCH 25、6、 78、9、101112131415、 16、OCH 3CH 2CH 3M e 3SiCl LDACH 3CHCH 3OSiMe 3Br 2E t 2OCH 3Br CH 3O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lNH 2+ClHOOCCuSO 4/NaOH/PH 5-6ClNHHOOC 36、 37、 38、2CH 3CH CH 340、 41、 42、 43、+C OC 2H 5H 5C 2CH 3LiC OLi3H 5C 2C 2H 5OH +C3H 5C 2C 2H 5OH44、 45、 46、 47、COOM e+P hOHP (NHC H 2CH 2)3NOP hO48、 49、CC 4H 9-n7H 15-nCOOHn-C 18H 37+CH 3CCHZn2+CC 4H 9-nn-C 18H 377H 15-nCOOCCH 2CH 3n-C H OHC 4H 9-n7H 15-nn-C 18H 37OHCOO C 18H 37-n+CH 3CCH 3O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2HC HO+OCH 3CH 3K 2CO 3COCH 2CH 2OHHOH 2CH 2C -H OOCHCHCH 2CH 273、NH 2CH O+CH OCN /E tOH /HO_N2OOH 74、 75、 76、 77、H 5C 6HC CHC OC 6H 5+CH 2(C OOC 2H 5)2C 6H 5COCH 2CHC H(C OOC2H 5)2C 6H 578、 79、 80、81COCH 3Br 2/I 2(Fe)COCH 3H 3Br COCH 32BrCOCH 2Br 3三.简答题。
(2分×5=10分)1. Williamson 合成多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进行,说明原因。
答:极性-有利于RX 的解离,易于R+的形成。
非质子-避免RO -和溶剂中的氢形成氢键。
2.酚羟基易苄基化,将酚置于干燥的丙酮中,与氯化苄、碘化钾、碳酸钾回流,即可得到相应的苄醚,请说明以上三种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
答:氯化苄:烃化剂 碘化钾:活化卤代烃 碳酸钾:除酸剂 3.比较以下四种物质发生碳-酰化反应的难易。
4.对以下酰化剂反应活性排序。
答:RCOHal>(RCO)2O>RCOOR'>RCOOH>RCOR5.在曼尼许缩合中,反应产物中有哪两个新键形成?答:碳-碳键和碳-氮键6、第二类定位基有哪三个特点?答:吸电子基团;钝化苯环;间位定位基。
7、当烯烃双键上连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卤素对其加成多按自由基历程进行,原因是什么? 答:吸电子基团减少了双键上π电子云密度,使得卤素对其亲电加成变得困难。
8、简述羰基α-卤代在酸催化下和碱催化下产物特点。
答:酸催化-取代较多的羰基α-碳上的单卤代产物 碱催化-取代较少的羰基α-碳上的多卤代产物9、氨的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什么?这两种方法的合成产物是什么? 答:卤代烃氨解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氨化法,产物为伯、仲、叔胺混合物。
四.机理分析。
(4分×5=20分)1.卤素对无位阻脂肪直链烯烃加成,最后得到对向加成的外消旋混合物,试用的氯加成反应的立体结构说明。
2.以丙酮为例,写出α-卤代反应的酸催化机理(四步)。
3、写出以下烃化反应的基本历程。
4.写出醋酐对R`OH 的氧-酰化反应历程。
5.写出 自身缩合的反应历程。
6.分别标明以下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原理。
1)2)7.写出反应 的反应实质。
一、填空。
(0.51、 2、环氧乙烷作烃化剂时,环氧基在碱催化时会在取代较 的一侧发生断裂。
3、当烯烃双键上连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卤素对其加成多按 历程进行,原因4、芳卤化物作烃化剂时,烃化活性较低,但当芳环上在卤素的邻对位有基团存在时,可增强卤原子的活性。
5、重氮甲烷作烃化剂可提供 ,环氧乙烷作烃化剂可提供 。
C C C H 3H 5C 2H CH 3N HSNS (CH 2)3N(C H 3)23CH 336、盖布瑞尔法多用于合成 胺。
7、、在芳胺的氮-酰化中,加入强碱的作用是 使芳胺转化成芳胺氮负离子以增大其亲核性 。
8、由于从定域的σ键拉电子比从大π键拉电子 ,因此一般饱和碳原子上的卤取代比芳烃的卤取代 。
9、具有sp 杂化轨道的炔烃,因其C —H 键较易解离,在碱性条件和卤素的反应属于 。
10、在无位阻的脂肪直链烯烃中,由于双键平面上下方均有可能形成三元环过渡态,则卤素离子优先进攻能使碳正离子更趋稳定的双键碳原子,最后得到 。
二、根据以下指定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写出其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1分×25空=50分)1、 2、三、在下列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分别填入必需的化学试剂(或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1分×10=10分) 四、简答题。
(2分×5=10分)1、比较芳环上卤取代反应活性顺序:; 分析原因。
答:; 从F 到I 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其正离子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反应活性逐渐减弱。
2、 羰基化合物α位卤取代在酸催化和碱催化下的产物有何区别,分析原因。
答:酸催化主要会在取代较多的α位发生单取代,而碱催化会在取代较少的α位发生多取代;酸催化和烯醇负离子的形成有关,碱催化和羰基α位的氢的酸性有关。
3、什么是相转移催化剂?简述其优点。
答: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与水相中负离子结合的两性物质,可把亲核试剂转移到有机相进行亲核反应。
其优点:克服溶剂化作用;不需无水操作;可用无机碱代替有机金属碱;降低反应温度。
4、比较下列羧酸的酰氯化反应活性顺序并简析原因。
5、比较氨、脂肪胺、芳香胺的碱性,并分析原因。
答:碱性强弱:脂肪胺>氨>芳香胺;在脂肪胺中氮原子上连有供电子的烃基,增大了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碱性增强,而芳香胺中氮原子上电子参与了芳环的共轭,电子云密度降低,因此碱性降低。
五、机理分析。
(4分×5=20分)1、2、卤素对无位阻脂肪直链烯烃加成,最后得到对向加成的外消旋混合物,试用的氯加成反应的立体结构说明。
3、 在羧酸对醇的氧——酰化中,加入DCC 缩合剂的作用是什么?试分析其反应机理。
4、 完成下列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的合成反应,并分析哪个反应更优良。
对于醇的活性,由于苯基的吸电子效应,使得(2)中的醇的酸性比(1)强,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性也比(1)强得多,因此醇的反应活性(2)比(1)高;对于卤代烃的活性,(2)比(1)中的碳——卤键更易于极化,因此卤代烃的活性(2)比(1)高;总上所述,反应(2)比(1)更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