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丰收季节第一课秋天来了活动目标:1、通过“找秋姐姐去”的活动,使学生对秋天的显著特征获得直观感受,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收获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秋姐姐的寻找过程,让学生体验观察、比较、收集、探讨也是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记录的学习习惯。
3、通过记录秋姐姐足迹的活动,学习观察、比较、收集信息、保存资料的方法,了解秋季里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发张学生寻找美、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
4、通过找秋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秋天里特有的自然现象,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规律的。
活动准备:绘画用纸、笔、制作标本的工具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设计劳动方案1、教师布置活动内容,组织学生以《我的秋收劳动计划》为主题劳动方案,明确这次劳动的任务。
2、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能力,方案如下:1)、秋收了,家长都很忙,我可以帮家里做:2)、我家收获了:3)、我看到的秋天里最令人高兴的事是:4)、秋收的日子里,天气:5)、对于秋天,我还有这样的想法:6)、我收集了秋天的许多信息、材料、标本,如:活动二:实践活动学生带着任务区参加农村的秋收活动。
活动三:交流收获体会活动四:举办“喜庆丰收绘画展”。
第二课:好看的叶子活动目标:1、通过捡叶子、玩叶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捡叶子活动,初步培养儿童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3、通过玩叶子活动,发张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4、通过捡叶子、玩叶子活动,使学生了解秋天常见的自然现象——落叶和不落叶的现象,叶子颜色的变化情况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捡叶子活动准备:教师准备:选择秋天落叶较多的时机,选择较佳地点。
学生准备:装所捡叶子的工具。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捡叶子的兴趣1、教师拿出自己捡来的压制平整的叶子,举起来或用实物投影仪投在大屏幕上给学生看,同时讲述该叶子的“来历”。
2、引导学生对教师拿出来展示的叶子提出问题。
活动二:做外出捡叶子的安排。
1、活动分组。
2、准备用具。
3、分工并明确责任。
4、室外活动注意事项。
活动三:捡叶子去。
第二课时:说叶子玩叶子活动准备:玩叶子的工具活动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说叶子”1、教师导语:我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叶子!你知道吗,当我看到这些叶子时我想到了……你们也有那么多的联想吗?愿不愿意讲给大家听?2、以小组为单位,人人讲有关“叶子的故事”。
3、选出小组里最精彩的故事在班内讲。
活动二:指导学生“玩叶子”以小组为单位想“玩叶子”的方法,并开始尝试。
活动三:展示成果在班内展示本组独创的“玩叶子”的方法,并展开互评。
第三课:好玩的种子活动目标:1、通过寻找“种子藏在哪儿”的活动,引发儿童对种子秘密探究的兴趣。
2、通过找种子、探究种子秘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养成探究的习惯。
3、在找种子、玩种子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种子藏在哪儿,它是怎样传播的等浅显的科学常识。
活动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种子的秘密活动准备:收集来的若干种子活动过程:活动一:展示种子,提出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收集的种子,同时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想说点什么?2、学生以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班内把所用的问题提出来。
3、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并选择展开探究:活动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种子藏在哪儿。
2、动手操作:看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3、操作之后讲一讲收获、体会和又想到的问题。
活动三:探究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教师提问:1、新的植物是怎样长出来的?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传播的呢?2、学生集体讨论。
活动延伸:其他种子传播的秘密有待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究。
第二课时:玩种子活动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本组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讨论种子的玩法。
活动二:用种子实际玩一玩。
活动三:展示“玩种子”的方法和作品。
第四课:吃月饼的日子活动目标:1、通过“看月亮说月亮”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看月亮说月亮”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好奇心、喜欢提问的习惯。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总结、提升获得经验和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看月亮说月亮”活动,了解有关中秋节和月球的知识。
活动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看月亮说月亮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和探险资料活动过程:活动一:赏月1、教师创设一个观月的环境。
2、学生尽可畅谈自己想到的内容。
活动二:中秋故事会1、学生交流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2、学生(或教师)讲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活动三:1、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一下他们所了解的关于登月的活动及发现。
2、教师可配合多媒体课件做些补充讲解,注意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3、学生交流自己对月球的认识和向往。
第二课时:吃月饼说团圆活动准备:自带月饼和水果,制作礼品的材料活动过程:活动一:中秋节话习俗交流“吃月饼的日子”的时间和过节习俗等。
活动二: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活动三:送节日祝福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怎样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思念并动手实施。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那些不能和家人团圆的人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和祝福。
3、各组展示作品。
4、小结与评价。
第二单元:我们爱祖国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活动目标:1、通过对国旗、国徽的认识,升国旗规范行为的学习,唱国歌的实践,增强学生尊重国旗、国徽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2、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的实际演练,引导学生养成“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要肃立”的行为习惯。
3、通过对国旗、国徽的寻找、交流、汇报,以及升国旗、唱国歌的演练,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4、通过认国旗、国徽,升国旗和唱国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旗、国徽,了解我国的国名及首都,会唱国歌,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的行为规范。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升国旗、奏国歌的音像资料和几个爱护国旗的小故事,并搜集有关国旗、国徽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课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国旗和国徽,也可以收集一些国旗和国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我们的祖国1、教师根据儿童课前收集的情况。
请认识国旗、国徽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国旗、国徽的有关情况。
2、教师展示国旗、国徽实物或图片及中国版图,组织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的形状、颜色、图案以及中国版图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其特征。
3、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让学生思考:国旗上有哪些图案?它们有什么特点?4、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图?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我们的首都在哪里?5、教师小结。
活动二:学儿歌,唱儿歌。
1、教师领读儿歌。
2、教师播放歌曲,学生一起欣赏并跟唱。
3、课堂练习。
我们的祖国的名字是:我们的国旗是:我们的首都是:活动三:找找国旗、国徽1、教师问学生曾经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我们的国旗、国徽,请学生来回答。
2、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组找得多。
3、小组汇报。
活动四:表达我们的心声1、引导学生对祖国妈妈说出自己的心声。
2、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作品。
3、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五:唱国歌活动六:升国旗演练。
第二课:国庆大联欢活动目标:1、通过对新中国诞生的了解和人们喜迎国庆活动的感受,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实际感受国庆节的欢乐气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化为实际的行动。
活动准备:1、师生准备开国大典和人们欢度国庆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2、学生准备手工制作、文艺绘画的材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国庆节1、教师谈话引入:我们都喜欢过节日,你们知道最近又要迎来什么节日?2、请学生试着回答为什么称十月一日为国庆节。
3、指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图片和录像,一边看,一边说明。
活动二:交流会——看看人们怎样庆祝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照片等资料,分别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不同地方的人们是如何庆祝国庆节的,一起交流一下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的信息。
2、与学生一起观看“十一”国庆庆典部分录像,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讨论:为什么人们这样热烈地庆祝这个日子?活动三:讨论会——想想我们怎样庆祝1、你们用什么方法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呢?2、学生一起商量自己的表达方式。
3、讲讲自己或小组同学的表达方式,并说说采用这种方式的理由。
活动四:展示会——献礼真快乐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完成自己的节目或作品。
2、分组展示自己的节目或作品。
3、看了作品,欣赏了表演,分别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进行活动总结。
第三课:英雄的故事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感受英雄们为国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
2、通过听英雄故事,感受英雄为国献身的精神,初步树立向英雄学习的行为习惯。
3、通过收集英雄故事、讲英雄故事,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与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英雄先辈为祖国英勇献身的事迹,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初步懂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道理。
活动准备:英雄人物的故事和图片,以及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听听英雄的故事1、教师引导:今天要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讲一讲小英雄的故事。
你们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2、教师引导:看书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小英雄的故事吗?请会讲这个故事是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3、请同学讲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学生把收集到的关于王二小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小组展示。
5、教师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6、师小结。
7、分组交流感受。
活动二:学唱《歌曲二小放牛郎》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学唱歌曲。
活动三:讲讲英雄的故事1、小组内展示图片,互相讲英雄的故事。
2、每组派代表上台说。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听完英雄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4、教师总结。
第三单元:家里的我第一课:我和我的家人活动目标:1、通过讲故事和找家人对自己关爱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学生关心家人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2、通过讲故事和演练活动,逐步培养爱亲敬长的行为习惯。
3、通过“亲亲家人”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4、通过讲故事和找家人对自己关爱的活动,学生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都是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录音磁带等。
学生准备: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照片,自己创作的画,询问家长有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