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北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无答案)

北京北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无答案)

北大附中2020届高三化学周测(2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在物质制备领域成绩斐然,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双氢青蒿素B. 全氮阴离子盐C. 聚合氮D. 砷化铌纳米带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浓硫酸使蔗糖变黑B. 二氧化氮低温冷凝形成无色液体C. 液氨汽化起制冷作用D. 亚硫酸钠除去水中的溶解氧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CO2的电子式: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4.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 <r(Y) <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6.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已知溶解度(20℃) NaHCO 3:9.6 gNa 2CO 3:21.8 g将NO 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室温下比较7. 高能LiFePO 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

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 +通过,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原理如下:(1−x )LiFePO 4 + x FePO 4 + Li x C n == LiFePO 4 + n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 FePO 4 + x Li + + x e − == x LiFePO 4B. 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C.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 Li + + x e − + n C == Li x C nD. 充电时,Li +向左移动 8.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用过量氨水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 2 + 2NH 3·H 2O == (NH 4)2SO 3 + H 2O B. 呼吸面具中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C.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气体:2NaCl + 2H 2O2NaOH + H 2↑ + Cl 2↑D. 用浓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8H + + 2NO 3− + 3Cu == 3Cu 2+ + 2NO↑ + 4H 2O电解9.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10.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 + H2O(g)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 = n(C2H4) = 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5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16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11.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

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型PAA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CH CH2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D.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有关12. 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K 2FeO 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产生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B. 用FeCl 2溶液吸收反应Ⅰ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 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 2FeO 4<K 2FeO 413. 已知:[FeCl 4(H 2O)2]−为黄色,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0.1mol/L Fe 2(SO 4)3溶液酸化的0.1mol/L Fe 2(SO 4)3溶液酸化的0.1mol/L Fe 2(SO 4)3溶液0.1mol/L FeCl 3溶液 加热前溶液为浅加热前溶液接近无加入NaCl 后,溶液加热前溶液为黄A. 实验①中,Fe 2(SO 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 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 B. 实验②中,酸化对Fe 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 实验③中,存在可逆反应: Fe 3+ + 4Cl − + 2H 2O[FeCl 4(H 2O)2]−D. 实验④中,加热后颜色变深可证明升高温度,Fe 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14. 常温下,在HA 和NaA 的混合溶液中 c (HA) + c (A −) = 0.1 mol·L −1,溶液中c (HA) 和c (A −)的大小随着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HA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 B. 在pH = 3.75溶液中:c (Na +) + c (H +) + c (HA) = c (OH −) + 0.1 mol·L −1 C. 在pH = 5.75溶液中:c (OH −)< c (H +)<c (A −)<c (HA) D. 在K 点的溶液中,HA 的电离程度大于A −的水解程度少量NaCl固体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8分)本部分共5大题。

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5. (10分)将H 2S 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 2S 的转化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反应Ⅱ: + 1 H 2S == Fe 2+ + S↓ + (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反应Ⅲ体现了H 2S 的稳定性弱于H 2O 。

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

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 2S 高效产生S 和H 2,电子转移过程如下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 。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① 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右图。

经检验,n 极区产生了Fe 3+,p 极产生了H 2。

n 极区产生Fe 3+的可能原因:ⅰ.Fe 2+ − e − == Fe 3+ⅱ.2H 2O − 4e − == O 2 + 4H +, (写离子方程式)。

经确认,ⅰ是产生Fe 3+的原因。

过程乙可行。

② 光照产生Fe 3+后,向n 极区注入H 2S 溶液,有S 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 极产生H 2。

研究S 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

经确认,S 是由Fe 3+氧化H 2S 所得,H 2S 不能直接放电。

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 2和S ,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 3+/Fe 2+ 外,I 3−/I − 也能实现上图所示循环过程。

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 3−/I −能够使S 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 。

16.(13分)3−四氢呋喃甲醇是合成农药呋虫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四氢呋喃甲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分子中有3个甲基(4)G的结构简式为。

(5)生成G的过程中常伴有副反应发生,请写出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6)还可以利用与K发生加成反应合成3−四氢呋喃甲醇,写出K和H的结构简式。

17. (10分)碘酸钾(KIO 3)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步骤制取KIO 3,并进行产品的纯度测定。

制取碘酸(HIO 3)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Ⅰ用Cl 2氧化I 2制取HIO 3。

(1) 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装置B 中的CCl 4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 。

(3) 反应结束后,获取HIO 3溶液的操作中,所需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

步骤Ⅱ用KOH 中和HIO 3制取KIO 3。

(4) 该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中和之前,应将上述HIO 3溶液煮沸至接近无色,否则中和时易生成 (填化学式)而降低KIO 3的产量。

(5) 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 ,经搅拌、静置、过滤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6) 为验证产物,取少量上述固体溶于水,滴加适量SO 2饱和溶液,摇匀,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若实验时,所加的SO 2饱和溶液过量,则无蓝色出现,原因是 。

步骤Ⅲ纯度测定(7) 取0.1000 g 产品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盐酸和足量KI 溶液,用0.1000 mol/LNa 2S 2O 3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蓝色消失(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

进行平行实验后,平均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为24.00 mL 。

则产品中KIO 3的质量分数为 。

(KIO 3的摩尔质量为214.0 g/mol )18.(10分)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贵重金属。

某化工厂利用氰化法从一种含金矿石中提取金的工艺流程如下:资料:①Zn + 1/2O2 + H2O == Zn(OH)2②Zn2+(aq)CN -Zn(CN)2(s)CN -Zn(CN)42−(aq)(1)步骤2中发生的反应有:① 2Au(s) + 4CN−(aq) + 2H2O(l) + O2(g) == 2Au(CN)2−(aq) + 2OH−(aq) + H2O2(aq)∆H = −197.61 kJ·mol−1② 2Au(s) + 4CN−(aq) + H2O2(aq) == 2Au(CN)2−(aq) + 2OH−(aq) ∆H = −386.93 kJ·mol−1则2Au(s) + 4CN−(aq) + H2O(l) + 1/2O2(g) == 2Au(CN)2−(aq) + 2OH−(aq)的∆H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