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问责制度的作用

企业问责制度的作用

企业问责制度的作用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责任问责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格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问责制,是指公司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各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经济合同、安全生产、销售服务、行政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部门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良机,或者损害公司或其他部门(同事)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上述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三条责任问责对象:(一)总经理(由董事会实行问责);(二)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各职能部门、营销总监、区域总监、仓库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总经理实行问责)。

第四条问责制度依照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制的工作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奖罚分明,追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在追究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主动纠正错误,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五条问责处罚的原则:(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二)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四)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五)坚持问责与改进相结合、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问责的范围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一)经济合同方面(1)在合同(协议、合约等)执行过程中,疏忽懈怠,把关不严,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履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产生不良影响的;(2)违反《合同法》等法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 __、内外勾结、泄漏或窃取公司(商业、技术)机密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3)在出差、办事、物品采购等工作过程中,虚假报销,经公司查实的;(4)收受客户、下属贿赂,牺牲公司利益为其谋取好处的。

(二)安全生产方面(1)违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法规,造成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或者火灾事故的;(2)违反《技术规范、标准》等法规,造成质量事故的;(3)因失职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或者其它不良后果的;(4)对事故处置不力,导致后果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三)销售服务方面(1)对所负责区域信息(特指碧桂园项目)掌握不全、沟通不到位,导致客户主动来电要求订货、催货的;(2)经公司反馈信息后,仍未能了解具体情况及时沟通的;(3)项目跟踪不及时,导致跑单、漏单的;(4)对同一问题,公司催促2次仍未能及时解决的;(5)跟单不及时,导致产品入库后未能及时发出而积压的;(6)对客户反馈的售后服务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导致投诉的;(7)对公司应收款跟进不及时,未能及时收取回款资料,造成回款延误的;(8)产品发出前后,未及时与客户沟通,导致客户拒收或迟迟没有收到产品的;(9)未按公司流程跟单、下单,直接安排供应商的。

(四)采购方面(1)物料供应不及时,导致生产延误的;(2)所采购产品质量有缺陷,给公司造成损失的;(3)联系供应商不及时,导致工程进度、售后服务受影响的;(4)新产品询价不及时,导致客户投诉的;(5)未按公司流程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导致公司经济受损的;(6)在采购过程中营私舞弊,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行政人事方面(1)对领导(总经理、副总经理)布置的任务,不及时执行或落实不到位的;(2)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司受窃、被盗等,造成财产损失的;(3)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违规招聘、辞退员工,导致工作秩序混乱、工作贻误、损害公司利益的;(4)对公司行政人事档案管理不善,导致遗失、外泄的;(5)对公司重大会议、活动保障不力,造成重大失误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的;(6)在员工考勤、晋级等日常工作中,有失公正,被员工投诉、举报,经公司查实的;(7)不受理管理范围内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对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不进行处理的;(8)在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过程中,未按既定职责、权限、程序和事实依据实施检查和处罚,或无具体理由、事项擅自实施检查和设立处罚,或擅自改变检查、处罚幅度以及其他违规行为,使员工人身、利益遭受侵害或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的;(9)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员工反应强烈,长期(3个月)得不到改进和治理的。

第三章问责的形式及种类第七条问责的种类有如下几种,且全部与绩效挂钩:(一)责令改正并作出书面检查,扣除当月绩效2%。

月累计2次扣除当月绩效10%,3次(含)以上5次以下扣除绩效50%,5次(含)以上扣除绩效100%。

(二)通报批评,扣除当月绩效5%。

月累计2次扣除当月绩效20%,3次(含)扣除绩效60%,3次以上扣除绩效100%。

(三)留用察看,扣除当月绩效50%。

月累计2次扣除当月绩效100%(四)调离岗位、停职、撤职,扣除当月绩效100%。

(四)责令辞职;(五)追究民事责任,对造成的损失部分或全额赔偿;以上问责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第八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一)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二)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三)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四)非主观因素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五)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九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由个人主观原因所致的;(二)拒不承认错误的;(三)事故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欺上瞒下的;(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且无法补救的。

第十条年度累计被问责超过3次者,取消其年度评优资格。

第四章问责程序第十一条违 __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作出产生过失的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被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检举、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四条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

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血缘、亲戚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问责制度第一条为了完善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使约束与激励并举,提高公司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公司和股东造成损失,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其所管辖的部门及工作职责范围内,因其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者__,造成影响公司发展,贻误工作,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依据本制度进行问责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二)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四)公正原则;(五)问责与改进相结合、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问责的范围:(一)不履行董事、监事职责,无故不出席会议也未委托他人出席会议,无故拒绝签署相关文件,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二)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或监事会决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三)总经理办 __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能贯彻执行,影响公司整体工作计划的;(四)未能认真履行其职责,管理松懈,措施不到位或 __,导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公司总体工作的;(五)管理 __,导致其管理的下属部门或人员发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对下属部门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包庇、袒护、纵容的;(六)重大事项违反决策程序,主观盲目决策,造成公司损失的;(七)对资金的使用不履行监督职责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八)挪用公司资金或将资金借贷给他人,或未经批准以公司信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九)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从事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经营活动,妨碍公司正常经营并造成公司损失的;(十)履行职责过程中接受不正当利益的;(十一)违反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导致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处罚、采取监管措施、处分或损害公司形象的;(十二)泄露公司商业、技术等相关保密事项,造成公司损失的;(十三)弄虚作假或虚报、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情况的;(十四)依照法律、《公司章程》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等规定,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问责的形式:(一)责令改正并作检讨;(二)通报批评;(三)留用察看;(四)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五)罢免、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条对被问责人处以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问责形式之外,可同时附带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由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监事会视情况进行具体确定。

第七条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问责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一)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二)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三)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四)非主观因素未造成重大影响的;(五)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二)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三)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且无法补救的。

第十条问责程序(一)若出现本制度规定范围内的问责情形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立即依据本制度规定启动问责程序,对其作出问责决定。

(二)其中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问责提议尚需以提案形式提交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经会议表决做出责任追究处理决定。

(三)根据公司章程规定需罢免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董事、监事的,还应提交股东大会批准;罢免职工监事还需提交职工 __批准。

第十一条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做出产生过失的原因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

第十二条在问责程序中要充分保证被问责人的申辩和申诉权,问责决定做出后,被问责人可享有申诉的权利。

被问责人对问责追究方式有异议,可以向相关问责决定机构申请复核。

第十三公司相关制度中规定有问责方式的参照本制度执行,凡与本制度相违,以本制度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