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仪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采血部位: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常取部位是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等,也可用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只是PO2低于动脉血;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2、抗凝集的选择:因需测定全血血气,所以必须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最适用肝素锂,浓度为500-1000U/ml )。
3、注意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
与空气接触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并污染血标本。
4、标本放置时间:宜在30分钟之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的RBC 代谢,不断地消耗O2,并产生CO2,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应将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小时。
5、采血前应让病人在安定舒适状态,避免非静息状态造成的误差。
应急预案:
1.血气分析仪仪使用中出现故障,根据提示操作。
2.采取操作后仍不能正常工作,停止使用并联系血气分析工程师维修。
3.使用备用血气分析仪。
4. 挂“仪器故障牌”标识。
应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