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八课第1框一、选择题1.自2014年12月13日开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年内第二次上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消费税。
此次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旨在()①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树立绿色消费观念②控制油品供应,稳定油品市场秩序③积极增加财政收入,发挥财政杠杆作用④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转型升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②“控制油品供应”的表述错误,排除;成品油消费税上调并不一定会增加财政收入,因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信息,①④符合题意,应选。
2.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的内容涉及预算编制、执行、公开和监督等各个方面。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速释放改革红利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作答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有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不符合题意,排除;④和题意无关,故排除。
3.近年来,某地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
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灾程度给予农民补偿。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答案] D[解析]政府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时可以减少损失,降低生产风险,D项符合题意。
这一政策并没有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A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资源配置、初次分配没有关系,B、C两项与材料无关。
4.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①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②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③经济建设支出增加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答案] C[解析]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就会增加,所以首先是③,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增加之后,会导致生产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所以下一步是④,生产的扩张,会导致对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增加,这会使得原材料进口量的增加,下一步是①,对进口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最后一步是②,故选C项。
5.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要求,2015年将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这表明财政()A.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主要功能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答案] C[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医改规划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无关,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计算,表明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并没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医改规划并不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6.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①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应该明确财政的三个作用,即保障社会生活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找出与知识对应的有效信息。
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这是发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财政支出,促进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体现了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一、选择题1.2015年,国家将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答案] B[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并不能随意更改,大幅度提高税率是错误的做法,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并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并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故排除。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政策的是()①铁路、邮政和电信业相继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②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③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财政补贴,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④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要求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铁路、邮政和电信业相继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属于财政政策,因为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①符合题意要求;“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属于货币政策,②不选;“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财政补贴”,补贴属于财政政策,故③符合题意;“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④不选。
故选B。
3.从下图我国财政支出的情况可以看出()①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④财政一定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上述图表反映的2014年1至7月份,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保障的情况,这些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体现,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肢④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故选C。
4.为保持经济活动在合理区间,2014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增加,赤字率稳定在2.1%。
这表明我国()A.当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发展B.国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财政收支平衡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答案] D[解析]材料中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增加说明了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选D。
A错误,该措施不是货币政策,混淆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B错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C错误,收支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
5.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列举措体现积极财政政策的是()A.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B.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C.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D.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到1%[答案] B[解析]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都属于货币政策,A、C与题意不符;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方式惠民,这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进行经济调控的措施,B适合题意;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浮动幅度扩大,与汇率有关,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6.对下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2013年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实现盈余②2014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在民生问题上的支出③2014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展经济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中央预算加大对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体现了财政对民生领域的倾斜,说明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②④符合题意。
题中并未涉及财政收入,无法得出盈余,故①排除。
国家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并不能推断出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故③排除。
故选D。
7.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适度增加了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继续完善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在环保、社保卫生、三农、科技教育方面加大支出,进一步改善民生。
下列对这一政策认识正确的是()①发行国债有利于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支持重点工程建设②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③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④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是货币政策,也不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而是财政政策,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题肢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8.2015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还是收入分配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艰难出台后,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再次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明晰的要求。
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统筹安排资金6亿元,加大对“老、小、孤、残”群体的保障力度,制定出台就医、养老等具体民生政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多渠道筹集省级资金11.7亿元,加快落后产能关闭淘汰,大力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继续深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力的保障了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1)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就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答案]①生产决定分配。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持续健康经济发展。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提供重要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