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方案-9页word资料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方案-9页word资料

一、二、三、四、五、六、技术服务---------------------------------------------------------------------------13一、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方案概述1.1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利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水、电和燃气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的发展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

在政府政策的鼓舞下,家居智能化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区住宅除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要求,还要将方便、省时的物业管理带给住户。

实现住宅的三表(水、电、煤气)出户自动抄表、自动计费,已成为新型智能小区的必备条件。

1.2住宅远传抄表系统的目标近年来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总体来说普及率很低,很多地区对三表抄收还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亲“自登门拜访”,这就是传统的抄表方式。

传统的三表抄收需要抄表人员定期挨家挨户抄取数据,结算出费用后,再到各家索取,误差大、统计工作量大,人为的错误给物业管理和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现在有许多地区改为插卡式买水、买电、买气的卡表装置,这虽然减少了人为因素,但是买时要到银行,费时费力,且水、电、气表分别交费,也有许我不便之处,更值得重视的是卡表装置的稳定性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可靠,甚至许多地方责令停止卡表的推广而更换为机械表的现象。

三表远传抄表系统节省时间、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业成本,准确及时地将住户所使用的三表数据显示出来,为实现小区科学、系统的物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小区住宅远传抄表系统的出现方便了住户,一方面杜绝了抄表扰民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简化管理手段,减轻制物业管理负担。

因此三表远传抄表系统应用是新型住宅发展的必然,合乎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符合国家小康型住宅产业的精神。

1.3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本方案的设计依照建设部行业产品标准JG/T162-2019《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本系统可以实现住宅水电气数据的出户管理,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1.3.1设计原则住宅远传抄表同传统抄表方式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抄表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其特点是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兼容性:三表远传抄表系统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表具设备相对无关,可以适应多种类型的表具。

表具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处理和设计,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抄表系统中进行管理,不需要为每一种设备单独铺设线路,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空间。

开放性:该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的现行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远传表具设备都是开放的。

灵活性:该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路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条通道都支持不同的表具设备,所有设备的开通及变更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组网可以灵活多变。

可靠性:三表传输网络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安装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电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认证,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先进性:所有材料均采用最新工艺标准,表具信号线用RVVP2X0.3两芯屏蔽软线;干线选用总线电缆,速率可达到6Mbps,能满足快速传输。

经济性:虽然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初期投资比较高,但由于远传抄表将原来人工抄表改成为远传系统,可以对水电气资源统一规划设计管理,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提高了能源的产销平衡管理水平。

1.3.2设计依据满足下列标准:〈〈住宅远传抄表系统〉〉JG/T162-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3.3安装与设计规范(1)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3)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过程设计规范CECS72:97;(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ES 72:97;(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二、项目需求和分析2.1项目目标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以高性能远传表具、抄表设备和布线材料为支撑,将建筑物内各住户的水、电、气计量功能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布线、统一管理,建成一个远传数据网络,实现水电气资源户外集中管理。

整个项目的设计目标具有先进、成熟、灵活、易扩充、易管理、实用、低投资高性能的三表远传抄表系统,为水电气资源远传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传输软硬件平台,能满足水电气资源信息共享。

2.2项目概况设计应用范围可以是高层塔楼(1-32F)、小高层单元住宅(1-12层),三表远传系统要求采用先进、成熟、可靠实用的网络系统,将住户水电气计量系统统一布线,统一管理,使住宅楼成为能满足水电气资源信息远传传输的、灵活的、易扩充的出户管理系统。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它满足系统参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条件:(1)RVVP2X0.3水平电缆在采集端口至表具距离≤100m;(2)采用总线传输,数据传输的带宽可达6Mbs;(3)具有一定抗电磁干扰特性和防电磁辐射泄露性能;通过对水电气计量端点的规划定位,准结构化布线,使住宅获得相当健全的远传数据网络体系,借助计算机服务强有力工具,提高物业管理效率与水平,也为住户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2.3系统需求配置本项目为住宅远传抄表系统,要求系统非常稳定可靠,因此采用较高的配置标准。

在系统设计时,系统在满足用户实际应用和远期打算的基础上,布线材料和工程量尽可能达到最小投资,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性价比。

网络布线材料的选择与配置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前提。

本系统参照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抄表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并结合本公司多年来在该领域的设计、施工经验,工程所采用线材均为屏蔽信号线,使整个系统完全满足稳定传输性能标准,以适应10~15年的技术发展和使用要求,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

三、系统设计方案3.1计量点分布概况在方案中,可以参照楼层建筑平面图提供了的信息点的数量和位置,统计出每层的户数、每户的水、电、气表计量点的数量,然后填写出具体水电气信息点具体分布表。

(见附表一)本系统设计覆盖高层塔楼(1-32F)或小高层板式单元楼(1-12)层,系统容量可满足10000个计量点。

3.2设计概述根据项目对抄表系统的要求,依照“物理网络一次到位,设备配置灵活”原则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将抄表传输网络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1)表具子系统表具子系统由远传表具连接到A86盒插座的连线(软线)组成,它包括远传表具、A86盒面板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蛇皮管及软线,完成表具远传信号与传输网(3配管(如图3所示)本方案涉及到表具子系统、表具信号线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子系统。

现将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分述如下: 表具子系统是指每个用户安装的具有远传信号输出功能的水表、电表和燃气表,输出的数据信号与远传线进行物理连接。

在本项目中,表具子系统设计选用材料如表1所示。

序号 产品名称 说明1 A86单孔面板 适合于单只表具的接线2 A86双孔面板 适合于表具较近的两表具连线3 塑料接线盒 A86、暗装(适用于配管)4 Φ2热缩套管 接线端的绝缘保护5 脉冲远传水表 单位常数:0.1立方米6 脉冲远传电表 单位常数:100~1600imp/Kwh7 脉冲远传气表 单位常数:0.1立方米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由表具接线盒(A86)和水平配线管(配线架)的连接信号电缆。

本方案中水平布线子系统指A86盒引伸至设备间的线缆。

该子系统材料配置单如表3所示。

序号 产品名称 说明1 RVVP(2X0.3) 用于单只远传表具的信号线敷设2 RVVP (nX0.3) 用于多只远传表具的信号线敷设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指连接设备间子系统层与层数据接口箱的总线线缆。

建筑群子系统用于建筑群到网络中心的联结,材料具体配置表3所示。

序号 产品名称 说明1 总线电缆 用于远程数据传输数据接口箱 数据接口箱 数据接口箱 数据接口箱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远传水表 远传电表 远传气表 1#楼 2#楼N# 图6 抄表网络结构图抄表主机 AC220V AC220V AC220V AC220V AC220V 系统总线设备间子系统是由数据接口箱等组成。

设备间子系统是一空间概念,数据接口箱端接来自各水平子系统线缆,经通讯接口实现与系统的联网。

该子系统材料配置如表4所示。

4.1施工方案说明远程抄表系统的整体性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抄表设备稳定可靠性,如表具的发讯准确性、数据采集器的稳定性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使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另一因素是物理传输网络的构建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稳定性,而且物理网络的应用具有较长的时间性,使用周期一般在10至15年以上,建成后短期内不会重复投入。

从整体进行分析抄表传输网络的性能决定于布线系统,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我们参照综合布线的要求,实行类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以达到高度智能化及节省投资目的。

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装中,要注意强电缆和弱电缆的隔离,两类电缆不能在一起安放,避免两类线缆间信号的干扰。

对于线缆的敷设、数据接口箱的安装,要结合建筑物的装修情况来定。

本方案的施工设计主要作为对一些布线子系统的安装设计建议,对于工程的实际施工,还要结合建筑物的最终设计概况来定。

4.2具体说明以下将按照类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顺序描述各个部分的施工设计:(1)表具子系统本方案中表具子系统的施工是进行表具接线及A86盒的固定安装,一般选择距离地面30cm进行安装。

接线时要根据线缆的颜色对应接入,同时接线端做好标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