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初中化学实验课如何开展

第一次初中化学实验课如何开展

第一次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如何开展化学作为初级中学九年级新增的一门自然学科,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许多化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

第一堂化学实验探究课起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使学生真切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实验安全操作的习惯,形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此本人认为第一堂实验探究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化学仪器、试剂的名称,认识一些化学符号。

而是通过一些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悟学习化学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

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学习与掌握,为后续学习打开通道。

那么我们教师在组织第一堂实验探究课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让实验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笔者认为有以下环节需要重视。

一实验准备要充分
探究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师的课前备课很重要。

需要认真研究和准备,避免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教学效果不理想。

所以,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与研究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避免由于出现仪器的缺漏而造成实验教学的中断的尴尬。

其次教师要在课前反复操作,反复推敲,对于学生个体在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及
时排除和解答。

最后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探究实验外,还可以适度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探究试验作必要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验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在使用、连接和装配仪器,药品的取用,现象的展示动作要准确,标准。

例如:就试管的使用而言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1,使用试管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1/3;2,夹持试管应用试管夹或铁夹,应自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中上部;3,震荡试管,应用手指捏住试管,用手腕甩动,防止药液溅出;4,高温加热需用硬质试管,硬质试管受高温不易变形等。

第一堂实验探究课中,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其一举一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自己的规范操作,是学生实验探究成功的前提,更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的习惯。

三实验探究过程要合理引导
通过对学生探究实验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较完整地了解什么是化学探究实验,了解进行实验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操作要求。

例如:在探究铜绿受热分解的试验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取用固体或液体试剂、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物质等都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和要求。

实验后废液、废渣的处理、仪器的洗涤、实验台面的整理也是实验必不可少的工作,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保证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对科学实验的基本
要求。

通过对镁条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领会科学探究是认识
物质、研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镁条是学生比较生疏的物质,可以告诉学生,镁和铁、铜一样是一种金属,学生自然会把它们加以比较,或认为它们完全不同,或认为它们是相同的。

学生通过对镁的探究实验活动,认识了镁的一些性质特征,必然会获得认识的提高和
升华。

这是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体验的基础。

铜绿的加热、镁条性质的探究这些实验探究活动都比较简单,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实验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的所见、所想,教师加以适当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

四化学符号要适度合理使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是后续教学的要求。

第一堂实验探究课的学习不是提前来进行这些具体内容的教学,或是要求学生提前记忆教材所罗列的化学符号。

这里需要列举一些常见的化学符号、用语,仅仅是让学生先接触一些化学用语,初步了解它的作用,意识到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为后续学习化学符号作
一些铺垫,也为教学中提前使用简单的化学符号开辟途径,避免集
中学习化学用语造成困难。

总而言之,第一堂化学实验教学要能成功地开展,掌握好这些环节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也才能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领悟学习化学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从思想上,
行动上重视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掌握,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