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 价值观
2020/12/11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和特征 1.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 解:
价值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它在客体 属性和主体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反映客体属性和主体 需要之间关系的范畴,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 现有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实际是什么”,也就是客体
对主体的现实意义。 应有价值——就是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现有的存在和价值,
而且还有“应当是什么”的要求,这就是人生的应有价值。 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相互对立,不能混淆。现有价值是进步的起点,而应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人生价值的内容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自我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
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 ❖ 社会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个人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和
他人需要的关系。 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有区别的,但是又是统一的。两
者互为前提,并且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服 从于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是选择和确立人生价值目标,但是人生价值 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制 约性。
任何时代,人们的创造活动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首先,是经济条件; 其次,是政治条件; 最后,是思想条件。 好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 内在价值——是指人的潜在价值,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德性。 ❖ 外在价值——当人 的内在价值表现出来,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或者对他人提供了服务性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 献时,就转化为外在价值。 关系: 外在价值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内在价值。内在价 值与外在价值是有区别的,但又是密切联系的,两者是辨证统的。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作为客体的人生活动 的一种关系,即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阶级、他人和自己 所作的贡献和所具有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特征 人生价值既有一般价值的共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人生价值具有能动性。 人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物的享受者、消费者。 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差别极大。
❖ 唯心主义人生价值观
❖ 机械主义人生价值观
❖ 辨证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根据人生价值观的阶级属性,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可以归结 为:
❖ 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 小生产者的人生价值观
❖ 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共同本质,是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脱 离具体的历史发展,离开人同社会、同集体的关系,离开 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和贡献来谈论人生的价值,在实践上, 崇尚、鼓励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句话,剥削阶级 的人生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是利己主义的,它危害人 民,特别是妨害青年健康成长。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
1.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 人生价值目标——就是对未来人生的希望、理想或要求,是一 个人行为和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人生目的在人生价值观上 的体现。 树立积极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头等重 要的意义: 它为人生价值的创造指明方向; 它能激励人们积极投入创造人生价值的实践活动,并使这 种热情贯彻到底; 人生价值目标也是人生价值创造的结果和归宿。 树立积极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 必须符合社会需要; 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必须从自己的主观条件出发,扬长避短。
3.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即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革命的、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形态。它的基本 特征: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研究人生价 值。 以社会为本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强调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反之,则阻碍和限制人生价值的实现。然而,人们在认识、尊重 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突破社会历史条件 的限制,创造尽可能大的人生价值。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人生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有人存在,就有人生 价值。
❖ 人生价值观——是人生价值的主观映象,属于思想意识范 畴。
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生价值是人
生价值观的内容,人生价值观是人生价值的反映,是一个 社会的、历史的范畴。
根据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归 结为:
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一切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的。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看是否有利于社 会主义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只能看是否有利于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统一事业。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评价的原则: 坚持质和量的统一; 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
有价值则是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就是在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
的不断转化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应有价值的实现体现了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自律——就是自觉地自我约束 他律——就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对个人的约束。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评价
1.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
4.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原则 人生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对价值的认识,即作为主体的人,根
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实践作出肯定的或否定的判断,或者 作出部分肯定、部分否定的判断。
人生价值评价是主观的东西,具有相对性。不同的时代、不同阶 级的人,对人生价值评价不仅不同,甚至根本对立。但是,人生 价值评价也有一定的客观性。这就是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否推动作用为标准。
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是指主体人以外的西,既包括自然界、 也包括客体的人和社会,还包括作为客体的某些意识形态。
所谓主体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它包括人的自然性的需要, 更包括人的社会性需要。
纵上所述,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关系范畴。我们通常所 说的价值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是在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发 生关系是产生的。价值——就是主体人的需要同客体属性 的一种关系。这就是对一般价值含义的表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