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致双下肢软弱无力,胀痛一例
【摘要】探讨阿米卡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引起的神经阻滞症状,药物作用及治疗情况。
【关键词】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双下肢软弱无力,神经阻滞症状,药物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现年35岁,男性.平素身体健康,因发热.咳嗽.咽疼一天就诊,查t.37℃、p.75次/分、r.18次/分、
bp110mmhg/75mmhg。
咽部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和哮鸣音,触诊双肺正常,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随给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2g,利巴韦林0.2g,分次臀部肌内注射。
于肌内注射后6小时出现双下肢软弱无力胀痛不能直立及蜷曲,当时无发热头疼及恶心呕吐。
巴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膝腱反射减弱。
无其他神经系统表现。
随给予临床实验室检查,化验血常规检查wbc13.6,lym%,rbc红细胞5.38*1012/l,hgb,176g/l,plt血小板221*109/l,mpv平均血小板体积6.6fl,lym%淋巴细胞%11.1,mon单核细胞,mon%单核细胞%9.0,gra%粒细胞占白细胞%79.90,gra粒细胞10.90,葡萄糖6.08mmol/l,钾3.3mmo1/l,钠141mmol/l,氯95mmo1/l,钙2.33mmol/l 离子钙1.17mmol/l,ph7.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mmol/l,其余正常。
1.2 既往史患者三年前因患肠炎肌内注射阿米卡星注射液曾出现相似症状,无其他药物过敏史。
1.3 方法①患者给与vic3g,vib60.2g,10%氯化钾注射液10ml 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②注射用青霉素钠80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3黄芪注射液2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1.4 疗效结果治疗后两小时缓解24小时症状消失
2 讨论
2.1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本品最突出的优点是对许多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所长生的氨基糖苷类纯化酶稳定,不会为此类纯化酶而失去抗菌活性,格兰氏阳性球菌中本品除对葡萄球菌属种甲氧西林敏感株有良好的抗
菌作用外,肺炎链球菌各组链球菌及肠球菌对之大多耐药,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对厌氧菌无效。
2.2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肌内注射吸收迅速,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部分药物可分部到各种组织并可在肾脏皮质细胞和内耳液中积蓄;但在心脏心耳组织、心包液、肌肉、脂肪和间质液内浓度很低,支气管分泌物,胆汁及房水中浓度低,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不代谢,成人血清半衰期(t1/2b)为2至2.5小时,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脑脊液中浓度低,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除,给药后24
小时内排出90%以上。
2.3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广泛使用与败血症,菌血症下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胆道感染,复杂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
3.1 不良反应患者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胀感。
2.3.2 软弱无力、嗜睡、呼吸困难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少见。
2.3.3 本品有一定的肾毒性,患者可出现血尿,尿量减少或排尿次数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增高。
2.3.4 其它不良反应有头疼、麻木、针刺感、震颤、抽搐、关节疼、药物热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等。
3 注意
对诊断干扰,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乳酸脱氨酶浓度测定值增高,血钙.镁.钾.钠浓度测定值降低。
参考文献
[1] 陈圣洁,支丽娟.阿米卡星至双下肢麻痹2例,药物流行病杂志,2004:13.
[2] 药物数据控中心,健康必读,2011,9:229.
[3] 吕万年.静滴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至神经阻滞一例报告,中国药典,2005:(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