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3、调查对象
江苏大学在校学生和镇江部分地区居民
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主要是通过分发问卷进行的。问卷题型内容包括公民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环保策略三个方面。
实践过程(字数要求1500字左右)
一、调查阶段
①11月11日—11月13日讨论整理调查问卷,并打印出来。
②11月14日—11月16日我们环保小组分组在江苏大学,镇江部分地区的小区和大市口将调查问卷发放学生和居民。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8份,其中有2份问卷答题不完整。
不关注环保新闻要比关注环保新闻的人数比例多出50%,从这边我们可以看出镇江市在环保的宣传方面仍然需要很大的投入。这一宣传不足的现象,从第二题中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是不怎么了解或者不知道相关环保知识,在个环境问题日显严峻的今天,仍然然有绝大部分人不关注环保新闻,也缺少相当的环保知识。但是,反观我们自己,要是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就不会去搜索相关环保资料和环保知识,在这之前,我们环保意识也不不高。
③11月17日统计问卷,审核问卷相关数据。
④11月18日重新审核数据,确保问卷的真实有效,并进行数据分析。
⑤11月19日—11月20日根据数据分析,小组讨论并初步得出调查结果。
⑥11月21日—11月28日小组依据调查分析出的结果,到图书馆,互联网需找相关资料,讨论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
二、具体调查结果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从问卷剩下的问题人数比例可以看出,镇江居民还是意识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例如第六题中66.16%觉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兼顾,这样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第七题中60.10%的受调查者认为环保意义非常重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应该重视。同时在第九题,绝大部分人是从不或者只是偶尔在不方便的时候使用一次性餐具或其它一次性用品。因此,至少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为环境保护做出了一点贡献。
当被问及人们对于自己生活区附近环境的满意情况,68.69%的人认为还不够好,有待改善,甚至还有18.18%的人认为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很差,因此这样环境问题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必须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为建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问卷的第四题提到了人们对于“限塑令”的看法,61.62%的认为还可以,影响不大,同时还有8.59%的甚至觉得限塑令根本没必要,一点都不方便。当初“限塑令”的发布,是希望我国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免费购物塑料袋,是大部分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和服务形式,是商家们优化服务、吸引客户的手段之一。其实,免费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商家处于源头,消费者处于末端。我们环保小组特地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些居民,他们也认为让消费者为超市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买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塑料袋的使用需要从源头遏制,白色污染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环保小组得出以上一些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虽然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来说不高,环保知识也很欠缺同时或多或少的对环境产生了一些破坏,但至少我们还是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在不经意间也为环保做了一些贡献,这是一个积极信号。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社会加大环保的宣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来创造我们良好的居住环境。
对于问卷上面的的其中两个问题主要是为了了解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从第五题近50%的人认为这个社会破坏环境的人居多和第八题中有55.05%的人在如果在身边没有垃圾桶的话,您手上有一个空塑料瓶的情况下会选择找到个没人注意的地方或趁人不备的时候扔掉或者随手一扔,转头就走人的做法可以看出,人们环保意识的缺失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环境的恶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调查的意义
如今,人们都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也在感概,在抱怨生活环境的恶化,但是很多公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对生活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依据上述问题,我们环保小组成员在江苏大学校内、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以及大市口的部分街道展开了调查,以此来了解人们对自己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并且提倡人们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合理的,对环境产生破坏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环境友好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镇江。
说明:1、合作小组成员限定在6人左右。
2、合作小组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参加实践活动。
3、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实践报告。
实践方案
1、调查的必要性
人与环境的关系复杂,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在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加强对公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报告
所属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研135班
学号姓名:
实践项目:镇江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调查
实践成绩:
任课教师:
2013年11月28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研室制表
实践主题
镇江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调查
针对目前镇江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如何加以处理和改善呢?下面是我们小组根据调查提出的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实践收获(包括体会和建议)
在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小组深切地体会到,其实每一位居民都还是很在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只是在平时的行动上缺少了主动性,没有能够身体力行。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环保看似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其实环保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加入环保志愿大军的,就会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实践时间
11月11日——11月28日
实践地点
镇江部分地区
完成方式
独立进行()
合作完成(√)(在相应括号内打“√”)






姓名
角色
分工组长Βιβλιοθήκη 分配任务、制定方案、撰写报告
组员
上网查找资料、设计调查、问卷整理资料
组员
分发问卷、采访并记录
组员
分发问卷、采访并记录
组员
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资料
组员
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