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自卸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三章自卸汽车构造与设计

第三章自卸汽车构造与设计自卸车概念:自卸汽车—利用本身的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其车厢倾斜一定角度卸货;并依靠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

⏹自卸车特点:自卸汽车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并可以散堆的货物,如砂、土、矿石以及农作物等,还可以用于运输成件的货物。

自卸汽车主要服务于建材场、矿山、工地等。

带自举升机构、车厢装卸货物方便快捷。

常与装载机、挖掘机、皮带运输机等配套使用,实现全部运输机械化,提高运输生产率。

自卸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较低,适用于短途运输,以充分发挥其卸货机械化的优点。

⏹自卸车分类:目前,自卸汽车应用相当广泛,随着我国建设速度加快,对自卸车需求量越来越大,自卸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

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其它分类法:1. 按用途来分:普通自卸车(一般用途)、矿用自卸车(矿山或大型工地用)、专用自卸车(带专用车厢)2. 按传动系分:机械传动自卸车(中型以下)、液力机械传动自卸车(重型)和电力传动自卸车(矿用超重型)⏹普通自卸车结构组成:底盘:二类底盘上装部分:车厢、副车架、举升机构(核心部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车厢的结构形式:车厢是用于装载和倾卸货物。

它一般是由前 栏板、左右侧栏板、后栏板和底板等组成。

侧倾式及三面倾卸式车厢栏板与底板为直角 。

其栏板开启、关闭的铰接轴为上置式,开启时 ,栏板呈自由悬垂状,多用于有侧倾要求的中型 自卸车。

矿用自卸汽车和重型自卸汽车的车厢多采用 簸箕式,以方便装载,倾卸矿石、砂石等。

有的 簸箕式车厢采用双层底板结构,以增加底板的强度和刚度,并可减轻自重。

举升机构的结构形式:自卸是自卸车的基本功能,举升机构是自卸汽车结构的核心。

通过举升机构,将货厢绕后铰链旋转一定角度,将车厢内的货物卸掉。

均采用液体压力作为举升动力。

1. 直推式利用液压油缸直接举升车厢倾卸。

特点:布置简单、结构紧凑、举升效 率高。

但由于液压油缸工作行程长, 故一般要求采用单作用的2级或3级伸 缩式套筒油缸。

但多级缸成本高,价格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 连杆组合式主要部件:液压油缸、三角臂和拉杆特点:举升平顺、油缸活塞的工作行程短,举升机构布置灵活等优点。

横向稳定性好、刚性足、举升平顺、举升力小、机构放大系统可产生较大的倾斜角度,应用广泛。

种类:油缸前推式(T式)、油缸后推式(D 式)、F式举升机构。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特性比较:直推式与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综合比较:常见类型自卸车结构分析:1. 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自卸车1)结构分析常用类型:T式、F式举升机构结构布置:提高整车横向稳定性,降低重心、降低油压举升机构闭合高度控制:400~440mm最高油压控制:<20MPa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发动机动力输出→离合器、变速器→取力器→油泵→油压输出→油缸工作→活塞上升→车厢倾斜一定角度、卸料→车厢下降、复位工作过程:举升过程、中停位置、下降过程2. 前顶式多级缸举升机构自卸车1)结构分析适用范围:大车厢重型自卸车,车厢长度为6~8m。

结构特点:力臂较长,省力,油缸行程长不好布置,安装多级缸,加装横向稳定器。

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取力器取力后通过传动轴传递给油泵,操纵气控阀控制换向阀换向,油缸进油或者回油,实现自卸车上升、中停和下降。

工作过程:举升过程、中停位置、下降过程3. 后置式直推举升机构自卸车注:降低重心高度,采用双油缸工作平稳,液压压力较小,保证两缸同步性。

自卸车主要构件:1. 自卸车车厢在车厢前栏板上通常加做向前方延伸的防护挡板(避免装载时物料下落砸坏驾驶室顶盖),底板下面焊有纵梁、横梁等底架(车厢底板强度刚度要求高些)。

车厢的侧栏板,前、后栏板外面布置有加强筋。

车厢形式:矩形车厢、铲斗形(簸箕式)车厢矩形厢钢板厚度为(mm): 底8、边4、前4、后5簸箕厢钢板厚度为(mm):底12、边62. 自卸车副车架位于车厢底部与汽车底盘主车架之间,通过骑马螺栓和连接板等与主车架固定,副车架后端焊有铰接支座,车厢与副车架通过该铰链支座相连,车厢在举升机构作用下,绕着这个铰链支座转动。

副车架有纵梁和横梁,材料都为高强度锰钢,一般用16MnL材料折弯成型,对于长轴距大货厢自卸车的副车架往往采用加强型副车架。

3. 横向稳定器前顶式大车厢,卸载时存在偏载,物料分布不均匀,横向稳定性差。

加装横向稳定器,限制车厢侧向倾斜。

4. 自卸车安全限制索主要用于铲斗式车厢和特殊用途车厢。

钢丝绳两端加锁扣,其一端联接在副车架上,另一端联接在车厢上。

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车厢举升过程中,由于物料对车厢后端的反冲作用,造成车厢迅速后翻。

对“拔缸”现象产生牵制作用。

5. 自卸车加盖功用:防止运输途中货损,洒落造成环境污染。

材料:金属盖、帆布盖6. 自卸车车厢后板开启铰链机构(1)固定铰链机构:适于车厢长4-6m(2)浮动式后板铰链机构:适于车厢长6.5m以上自卸车主要尺寸和质量参数:1. 主要尺寸参数主要尺寸参数为:轴距、轮距、外廓尺寸轮距B :前轮距B 1 、后轮距B 2确定轴距L 的依据:运送轻抛货物、载货量多→L 大;机动性要求高→L 小轴距计算:2. 主要质量参数质量参数:改装部分质量、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

改装部分质量—指在底盘上改装时附加的部件质量,包括车厢、副车架、液压系统 、举升机构以及其他改装部件质量。

整备质量m 0 —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 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二类底盘与改装部分质量总和。

影响m 0 的因素:汽车成本、使用经济性m 0的估算:1)对样车m0及其相应部件的质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初步估算新车各部件质量→新车m02)按人均占整车质量的统计平均值→新车m0装载质量m e :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汽车所允许的额定装载质量总质量m a :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3.2 普通自卸车自卸汽车质量利用系数ηG0 :装载质量m e 与整车整备质量m 0 之比反映设计和制造的总和水平。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减轻自重→提高性能通常:国产自卸车ηG0 =1.0~1.5,国外自卸车ηG0 =1.3~2.03. 最大举升角确定θmax 的依据:所倾卸货物的安息角安息角:建筑学上的词汇,指一堆散料保持自然稳定状态的最大角度,一旦这个角度形成后,再往上堆加散料,就会自然滑下,并保持这个角度。

确定θmax 的原则:θmax 必须大于所倾卸货物的安息角,保证货物卸载干净。

一般地:θmax= 50°~60°。

在最大举升角时,后栏板与地面保持一定的H 。

为了避免车厢倾斜时与底盘纵梁后端发生运动干涉,保持一定的△L 。

举升机构的结构与设计:1. 直推式举升机构设计(以单缸前置直推式举升机构为例)受力特点:随着举升角θ↑,质心点C 到后铰支点O 的距离Xc ↓,举升阻力矩M F 亦随之减小。

力矩比η:当任意一节伸缩缸套筒将要伸出时,举升机构提 供的举升力矩与阻力矩之比, 记为ηi 。

一般取:当η1 =3~4,ηn =1~2,ηi按等比级数在η1 和ηn 之间取值。

1)伸缩油缸总节数n单节伸缩工作行程l :各单节工作行程相等,参照同类油缸工作行程、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所允许的油缸布置空间选取。

伸缩油缸总行程L:伸缩油缸总节数n :2)举升机构油缸直径da. 当第一节油缸套筒将要伸出时:b. 当第i节油缸套筒将要伸出时:2. 单缸后置直推式举升机构设计:与单缸前置直推式举升机构设计的计算方法相同。

3. 双缸直推式举升机构设计:折算到单缸的计算载荷:=KWWj—计算的单缸举升质量(kg);式中:WjW—实际的举升质量(kg);K—修正系数,K=0.55~0.65。

为单缸的计算载荷,然后再按单油缸举升机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

以Wj2. 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设计(1)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设计D式举升机构(加伍德式)特点:后铰支轴反力较小、举升力系数大、活塞行程短、举升臂放大系数大①设计计算:油缸推力、拉杆拉力设计计算(续)初始位置(举升角为0时)质心点G 0 (x G0 ,y G0 ),车厢后铰支点O(0,0)设计计算(续)设计计算(续)对不同的举升角θ,重复上述计算,可得到不同举升角θ时的油缸推力F EB 和拉力F EA , 选择最大值作为设计的依据!②设计步骤:第一阶段:根据总体设计要求的θmax和车厢结构尺寸,利用作图法初定各杆件和各铰支点的坐标参数。

第一阶段设计(续)第一阶段设计(续)小结:以作图法得到B 0、C 0、A 0、E 各铰点的x 、y 坐标,进而确定拉杆EA 0和三角臂的几何尺寸,以此作为第二阶段设计的已知条件进行解析计算。

第二阶段:计算当举升角θ= 0°~θmax 之间变化时,最大油缸推力F EBmax 与最大拉杆受力F EAmax 作为设计的依据,分别对液压系统和拉杆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2)前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设计T 式举升机构(马德里式)特点:省力、油缸最大推力F max 较小、油压特性好、液压系统压力P 随举升角θ变化平缓,但油缸摆角大、油缸行程大。

①设计计算:油缸推力、拉杆拉力设计计算(续)设计计算(续)受力分析(续)由平面汇交力系求出F DA 。

对不同的举升角θ,重复上述计算,可得到不同举升角θ时的油缸推力F BE ,选择最大值作为设计的计算载荷。

②设计步骤:第一阶段:根据总体设计要求的θmax和车厢结构尺寸,利用作图法初步定出各杆件和各铰支点的坐标参数。

第一阶段设计(续)第一阶段设计(续)小结:以作图法得到B 、C 、A 、E 、D 各铰点的x 、y 坐标,进而确定拉杆DA 和三角臂的几何尺寸,以此作为第二阶段设计的已知条件进行解析计算。

设计第二阶段:计算当举升角θ= 0°~θmax 之间变化时,最大油缸推力F EBmax 与最大拉杆受力F DAmax 作为设计的依据,分别对液压系统和拉杆进行强度计算校核。

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应用:2. 其它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设计(1)后推杠杆放大式特点: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放大倍数增加、工作效率高应用:4~20t自卸汽车(2)浮动油缸连杆组合式“F”式特点: 结构较紧凑、横向刚度好、举升时转动圆滑、杆系受力合理。

应用:特别适合于双后轴大吨位重型自卸汽车“Z”式特点: 两个举升臂联动,进一步放大了油缸的行程,横向刚度好、杆系受力合理、单节油缸制造工艺简单;但结构较复杂,液压管路设计、布置有困难应用:大吨位、较长轴距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1. 举升机构性能的主要评价参数(1)举升力系数K—单位举升重力所需要的油缸推力,即:K=F/mg式中:F—油缸的有效推力(N),K值较小为好;m—举升质量(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