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故B符合题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解析】南岳衡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A正确;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土壤→草→虫→鸟,土壤不属于食物链的组成部分,不是食物链,故B错误;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C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选B。
3.【答案】B【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因此,若要将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往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故选B。
4.【答案】A【解析】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种皮具有保护的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为根,胚芽将来发育为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子叶转运营养物质。
所以,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
故选A。
5.【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
6.【答案】D【解析】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故A正确;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此时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故B正确;进入青春期后,内心世界逐渐变复杂且性意识开始萌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故C正确;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所以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B正确;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其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故C正确;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故D错误。
故选D。
8.【答案】C【解析】据分析可见: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适于物质交换。
故选C。
9.【答案】B【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B。
10.【答案】C【解析】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骨骼肌内分布有血管和神经,具有收缩的功能,故A正确;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所以大雁南飞是迁徙行为,故B正确;鸟类的胸肌发达,一端连接在胸骨的龙骨突上,另一段连接在翅的基部,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故C错误;亲鸟育雏,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解析】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它属于线形动物,故A正确;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故B错误;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如蜥蜴、龟、鳖、蛇、鳄都是爬行动物,故C正确;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D【解析】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表明蚂蚁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一群狒狒组成的严格的等级社会,它们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具有社会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表明各有分工表明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属于繁殖行为,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表明不具有社会行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A【解析】制泡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属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故A错误;科学家们利用一些寄生性的细菌和病毒来治疗疾病或防治农林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可寄生在某些害虫体内,对害虫有较强的致病力,故B正确;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无氧时可以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故C正确;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
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故D正确。
故选A。
14.【答案】D【解析】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故A正确;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否则把接种的细菌杀灭,故B正确;实验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影响实验,故C正确;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故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解析】虾和蟹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体温不恒定,变温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鹬蚌相争中,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鸡犬不宁中,鸡是鸟类,犬是哺乳动物,二者都是恒温动物,故C符合题意;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雁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恒温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A【解析】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A正确;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故B 错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故C错误;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
因此,“有耳毛这种性状,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有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个基因最有可能在Y 染色体上。
故选D。
18.【答案】D【解析】当环境颜色为灰白色时,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这是适者生存;体色为棕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这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棕色蛾类的数量相对少,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多。
故选D。
19.【答案】A【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对患有腮腺炎的同学进行隔离治疗,因为他们身上携带着病原体,是此传染病的传染源,进行隔离目的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A。
20.【答案】C【解析】神经系统的组成:符合图示,故A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符合图示,故B正确;油松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不符合图示,故C错误;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狂犬病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狂犬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注射甲流疫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符合图示,故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A(2)B(3)B(4)A(5)A(6)B(7)A(8)B(9)B(10)A【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
故本题说法正确。
(2)只具备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的种子不一定萌发,种子的萌发还必须同时具备自身条件。
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一定可以萌发说法是错误。
故本题说法错误。
(3)“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能量;第二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为鱼、肉、蛋类,第四层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
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类、常吃鱼、肉、蛋类和豆奶类、少吃油脂类。
故本题说法错误(4)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
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
所以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