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内科医疗纠纷案例1

儿内科医疗纠纷案例1


• 但孩子父母认为不方便,主张回家照顾 孩子。李大夫就给孩子开了药,要家长 注意密切观察孩子病情。
•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孩子病情加重, 再次赶到医院,第三天就医治无效死亡 了。孩子的父母对第二个孩子的夭亡心理
上承受不了,
• 认为是李大夫诊断错误,于是多次到医 院聚众闹事。经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后,
• 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 门负责人的职务。陕西省卫生厅已将该
事件通报全省。对死亡婴儿家属分别给
予18万元的赔偿金。
• 案例9、监护不力致新生 儿死亡 患儿系孕35+4周,在某 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出 生,生后反应差,呼吸 促,后转入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内科,
• 医学会专家鉴定
• 案例3、(臀部肌注后、 周围神经损 伤)。
• 患儿因呕吐于2004年8月31日上午到某村 卫生室就诊,体温35.8℃,医方诊断急 性胃粘膜病变,给予艾茂尔1ml、小诺霉 素20mg肌肉注射。患儿回家后未见好转, 又回到医方就诊,体温38. 5℃,
• 给予头孢拉丁0.3g、注射用水2ml、氨基
•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分析认为: • 医方给予两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患 儿出现左下肢无力,市人民医院肌电图 示:左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股神经 波幅均下降,诊断:左下肢弛缓性麻痹。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肌电图示:左侧胫腓 运动传导速度较右侧胫腓运动传导速度 减慢,
• 诊断:周围神经损伤。患儿周围神经损 伤是非疾病因素引起,医方无足够证据 证明患儿左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左下肢 轻微功能障碍与医方对患儿臀部肌肉注 射无关,医方存在医疗过失。结论:本 病例属于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 完全责任。
• 医护人员是不应当承
担责任 的,家长很 后悔没听医生的话。
• 案例8、住院被感染 获赔10万元
• 患儿是2009年5月22日在被告医院妇产科 出生,出生后,因患吸入性综合症以及 缺氧缺血性脑病入住医院新生儿科,
• 治疗15天,患儿右上肢出现感染并恶化, 后转入某儿童医院治疗,花费数万元医 药费。
• 7月16日凌晨1点半左右患儿发热、出汗、 恶心,无呕吐,乡医按 “感冒”给患儿 输液治疗,
• 第一瓶液体:10%GS100ml+先锋必素 0.8g+地塞米松1.5mg,
• 第二瓶液体:5%GNS250ml+阿莫西林针
1.5g+天冬钾镁5ml,乡医配好第二瓶药 后便回家了,(家属自己换瓶)。
• 在等车时又输上第三瓶液体 (10%GS250ml +丁胺卡那霉素0.1g+维生 素B60.1g+维生素C1.0g),滴约5—10分 钟,拔针后家属抱患儿到公路边等车时, • 患儿全身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呼吸急 促,乡医查看患儿,口吐白沫,眼球上 翻,按压眼眶无反应,
比林1ml肌肉注射。9月7日患儿因“左下 肢无力1周”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 体见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 • 9月8日行肌电图检查:左侧腓总神经、
胫后神经、股神经波幅均下降。
• 诊断:急性弛缓性麻痹。给予营养神经等 治疗14天出院。9月22日患儿到山东大学齐 鲁医院住院治疗,
• 肌电图示:左侧胫腓运动传导速度较右侧 胫腓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诊断周围神经损 伤,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及针灸理疗, 于10月7日好转出院。
抢救措施,违反了诊疗常规,存在医疗过
失行为。
• 根据尸检病理报告,患儿的死亡原因: 病变侵犯延脑、桥脑呼吸循环中枢引起 呼吸循环衰竭。 • 其死亡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因果关 系,患儿的死亡主要是因病变严重侵犯 延脑、桥脑重要生命中枢所致,
• 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
作用,结论:本病例属于一 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 次要责任。
• 于2004年9月16日上午8时30分心跳再次 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分析认为:
• 医方在第一组输液中洁霉素、丁胺卡那 霉素用量过大,输液过快;
• 根据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洁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在同一容器中静滴能加重 药物的不良反应。 • 违反药物使用原则,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根据尸检病理报告,未发现直接导致患 儿死亡的原发疾病。
• 案例2、(抢救措施不当、患儿死亡)。 • 患儿,男,4岁,因腹泻、发热2天,于 2002年12月3日凌晨4点50分到某村卫生 所就诊。 • 患儿从2002年12月1日始大便稀、无脓血、 量少,5个小时大便3次。排便前后无哭 闹、无发烧、无呕吐,
• 曾去本村卫生室和邻村卫生室对症治疗 好转,不发烧,无呕吐,早晚大便各一 次已成形。 • 12月3日凌晨3点,患儿又发烧,凌晨4
• 治疗12天后恢复正常, 10月30日因骶尾部畸胎 瘤转入新生儿外科,11 月3日上午行畸胎瘤切除 术,手术顺利,术后生 命体征平稳。
• 11月4日上午8:30左右,主任查房后认
为患儿病情平稳,为暴露手术切口,将
患儿俯卧,并撤去心电监护和吸氧设备,
患儿就这样趴了近3个小时,中间没有医 护人员查看;
• 案例6、 未尽告知义务,新生儿死亡 • 某患儿,女,出生4天因发烧,于2005年5 月15日,到某市医院就诊,诊断为“新生 儿肺炎”,经医治无效,于当天死亡。 • 后经市医学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 院的医疗行为与患儿死亡无因果关系。
• 该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其家属不服, 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 以下各项费用共计21万元。
• 颈动脉无搏动,“120”车赶到时约10点
30分患儿呼吸心跳已停止,现场抢救30 分钟无效死亡。
• “120”车赶到时约10点30分患儿呼吸心
跳已停止,现场抢救30分钟无效死亡。
• 市医学会专家鉴定分析认为: • 医方为患儿输液过程中擅自离开现场, 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当患儿出现呼吸 困难、口吐白沫等情况时,未采取紧急
• 甲氰咪胍0.4g,维生素B6 0.3g,肌苷0.4g,COA 200u,ATP 40 mg ,6542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 • 第二天处方:NS 250ml, 头孢噻肟钠3.0g ,维生素 K110mg静脉滴注; 5%GNS250ml,
• 庆大霉素24万u,甲氰咪胍0.6g,维生素 B6 0.3g,肌苷0.4g,10%KCL10ml, 10%GS-Ca 10ml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 患者病情无好转,开始胸闷、恶心、呕 吐、四肢无力、不能行走。
• 患儿母亲多次找医院协商赔偿问题未果。
无奈,将医院告上法庭。法院认为,医 院在为婴儿治疗过程中存在疏忽,应赔 偿原告损失。经法院主持调解,一次性 支付原告各项费用10万元。双方自愿达 成协议。
• 2008年10月13日 卫生部通报西安交大一
附院新生儿死亡事件。西安交通大学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自 9月3日起相继出现发 热、心率加快、肝脾 肿大等临床症状,
点30分去医方治疗,查体:
T:40.5ºC,昏睡,呼之不应,
• 12月3日凌晨3点,患儿又发烧,凌晨4点 30分去医方治疗,查体:T:40.5ºC,昏 睡,呼之不应,两眼上翻,眼眶下陷, 瞳孔散大,脱水征(+),腹凹软。 • 诊断:高热;中毒性肠炎。先给肌注药 物:庆大霉素4万单位、疼比灵1/3支、 穿心莲1ml、地塞米松2mg。
• 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发生弥
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 1名新生儿
经医院治疗Leabharlann 转。经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
院感染事件。
• 事件发生后,陕西省委、省政府、国务 院高度重视,西安交通大学根据调查结
果对医院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撤销西
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 主管副院长的职务,
• 区人民法院认为:市医学鉴定构不成医 疗事故,死者与医方也无因果关系,故 判决驳回患方的诉讼请求。家属不服一 审判决,提出上诉。
• 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所提 交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仅认定医
院不构成医疗事故,
• 并未排除其是否具有医疗过错,医院亦 未就其是否有医疗过错申请鉴定。
• 婴儿因病医治无效死于医院,经鉴定虽
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院对患儿疾病严 重后果告知不足,
• 与患儿家长沟通不够,患儿发生病情变
化时医方医嘱未下病重、病危通知。
• 市中级法院认为,医方违反告知义务, 使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定权受到损害,
判令医院赔偿患
儿家长精神损害抚慰 金4万元。
• 案例7、尽到告知义务 不会担责任 • 李大夫接诊了一个刚出生数天的婴儿, 主诉为患儿发热,吃奶不好,当时李大 夫详细问了病情, • 得知这对夫妻的第一胎因患先天性畸形 出生后不幸夭折,于是建议这个孩子住 院观察,
• 患儿死亡原因:药物应用不当引起呼吸
窘迫综合征,使患儿出现紫绀及急性脑
水肿等继发性改变,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死亡。其死亡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
直接因果关系,
• 结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 案例5、(责任心不强、患儿死亡。)
• 某患儿于2005年 7月15日因发热3天到某 乡镇卫生院就诊,诊断:“病毒性感 冒,”对症给予输液治疗1天回家。
• 接着挂吊瓶,药物:林格氏液200ml、庆 大霉素4万单位、病毒唑0.2g、维生素 K34mg、SB8ml。
• 挂上吊瓶后大夫离开患儿去睡觉,挂吊 瓶时患儿哭,静滴5-6分钟后患儿不哭了, 到5点30分患儿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双 目直视,呼吸困难,四肢不动,
• 找来大夫给患儿摸了下手,未做其它检 查,说没事,是正常现象。患方要求拨 打县医院“120”急救电话, • 约5点50分县医院“120”急救车到,县
• 2005年11月26日11时10分到山东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住院治疗,
• 诊断:“1、急性肾功能衰竭;2、极重
度代谢性酸中毒。”对症治疗后于2006 年1月23日出院。 • 2007年4月16日肾功检查尿素氮 12.4mmol/L,肌酐234umol/L。治疗后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