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汇总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汇总

方可进行生产,如检查不合格,则重新改进和修正。
5.2.7制程《品质异常处理单》开立的时间。
5.2.7.1制程异常属材料所致,需第一时间通知责任单位、QC前往确
认,双方判定标准一致,确认异常成立,则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 要求责任单位改善。
527.2产品制造过程中如发现产品不良率超过1%时,IPQC应开出品
3.1.2制程异常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
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质控部: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5.0工作程序:
5.1进料品质异常:5.1.1 IQC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
格”,并通知仓库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异常成立1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通知采购/生产管理
部门。
5.1.3采购接《品质异常处理单》后1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位停线整改。
5.2.8责任单位需于《品质异常处理单》要求期限前,针对异常现象
XXXXXXXX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异常Βιβλιοθήκη 理流程YCCL---2012
编制:
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2.3.
发布
2012.3.实行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
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改善,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 质量要求。
收。如异常可接收则继续生产,不可接收依5.2.3执行。
523IPQC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认不良成立时,要求生产部
门改进和修正。
5.2.4针对已生产产品依产品编号.往前追溯,直至良品。
5.2.5 IPQC针对已追溯到的不良品标示“不合格”,并要求生产单位
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2.6改进和修正后,生产单位提出首件检验需求,IPQC检查合格后
5.1.7 IQC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
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5.1.8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
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2制程品质异常:5.2.1制程发现产品不良,应立刻停止生产。
5.2.2如异常属现场作业人发现,需立即找QC确认不良现象可否接
5.1.4供应商需于4小时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
容有疑问,需在4小时内与相关人员确认清楚,必要时到现场确认。
5.1.5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处理单》要求的期限前回复完整的改
善方案。
5.1.6 SQE针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
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 由IQC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2.0范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3.1.1产品品质异常: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负责结构类和功能类质量异常的分析与临时对策的提出。
4.3生产部门:
负责按质控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业务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质控,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质异常处理单待技术、质控、生产担当分析出原因找出责任单位后由 责任单位进行对策,质控部监控对策实施有效性
5.2.7.3当产品制造不良率超过3%时,IPQC应立即通知产线停线并召
集技术、质控等单位对问题点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对策,等问题点 解决后,方可再开线生产。
5.2.7.4品质异常重复发生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通知生产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