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

晏店中心小学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了保障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学校负责人是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传染病疫情管理负全面责任。

二、学校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小组,并实行岗位责任制。

校长、分管副校长任正、副组长,对本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负全面管理职责。

各班班主任为工作组成员,负责制定、落实传染病疫情管理各项工作制度。

三、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组和当地医院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制度,明确学校联络人及联络方式,在当地医院指导下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四、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的国家各项卫生标准、规定,开展学校日常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和发生疫情情况下的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卫生安全。

五、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组负责日常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1、严格落实因病缺勤监测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消毒隔离制度。

2、按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各项制度的经常性检查、督促工作,指导各班级每天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管理各项制度做好工作。

3、每年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师生学习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有关法
律法规和卫生知识,提高师生传染病疫情管理素质和知识水平。

六、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小组在当地医院及区疾控中心指导下,落实传染病疫情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

晏店中心小学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师生传染病监测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政教处,由校疫情报告人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领导→镇督学办→县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晏店中心小学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学校根据本单位条件建立隔离室或观察床隔离室用品要专用。

二、学生及教职员工患传染病立即进行隔离,所在班要彻底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校或班。

三、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四、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县)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

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五、教职工家中及学生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六、传染病的隔离
(一)隔离原则:
1.对传染病学生的隔离应及时、完全、彻底。

2.及时隔离:一经发现立即隔离。

3、完全隔离:传染病学生的衣、食、住、行、治疗完全与健康人分开。

4、隔离到没有传染性方可解除。

(1)隔离方式:住院隔离或在家隔离。

(2)隔离期限:视传染病的不同而定,传染期结束或消除了传染性才能解除隔离。

七、传染病的消毒:
1、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2、紫外线灯照射。

3、消毒药物消毒。

4、食醋熏蒸。

八、易感人群、密切接触学生可接种丙种球蛋白。

九、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晏店中心小学晨(午)检制度
晨检要求:
每天学生到校时,须在教室门口接受老师的晨间检查,午餐后再次接受老师的午间检查,如发现有身体不适、发热等带病入学,或有传染病症状的,须及时联系家长,去医院就诊,待康复后方可来校。

晨检方式:
一摸:学生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学生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学生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五记录:晨(午)检后,老师需将健康观察情况填写“晨(午)检记录表”,如带药来校的,一方面请家长填好服药登记,另一方面老师进一步核对药品,并在药品上写清学生的姓名与班级。

班上老师在各项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值班领导并送往保健室进行隔离,同时告知家长。

晏店中心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患病的缺课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的疫情报告责任人。

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了解学生患病的缺课的缺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3、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对因病缺课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情况报告学校教务处,并做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4、告知学生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主任请假,说明病因。

5、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要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校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晏店中心小学因病缺课监测报告制度
由于学校是传染病爆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事故易发场所,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学习,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学生因病缺勤监测报告制度。

一、报告制度:
1、每天由班主任或班级指定人员如实上报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2、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下午三点之前将学校晨(午)检情况上报镇督学办。

二、特报制度:
⒈根据学校每天对各班因病缺课监测情况,计算统计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率。

⒉学校学生在同一天内出现同一症状或同一疾病患病人数超过5%或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3人或以上时,学校因病缺课监测人应对症状病因调查并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症状调查表当天上报主管部门。

三、零报告制度:
每班每天如无病假学生则用零报告制度,学校无病假学生时学校同样采用零报告制度。

四、培训制度:
学校因病缺勤监测人在每学期开学初对班主任进行学生因病缺
勤监测具体培训,每学期两次,保证每人都能了解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并按要求填写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表。

五、检查评比制度:
⒈每月学校因病缺课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进行检查一次。

⒉学校疫情监测小组对各班因病缺勤监测人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每周一次,不定期随时检查。

⒊各班在每天下午两点前将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报政教处。

⒋每学期末根据各班完成此项工作情况经校领导小组综合评价分出等级并纳入班级总体考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