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公需课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答案
1、()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A.《京都议定书》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永续能源政策纲领》
D.《碳足迹标识及碳标章建置规划》
正确答案:B
2、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资源环境压力分析中属于“过度开发导致超承载力的环境压力”的分区是()。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正确答案:A
3、广东省除()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A.粤北山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雷州半岛
D.粤北西北侧的连山
正确答案:A
4、下列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落到实处
B.要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生态文明
C.最终目的是要让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D.可以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扩大宣传范围
正确答案:B
5、()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正确答案:D
6、由于我国超常规发展了几十年,()正在形成。
A.污染地质纪系
B.有害地质纪系
C.废物地质纪系
D.人为地质纪系
正确答案:C
7、()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A.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B.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
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C.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D.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
正确答案:A
8、()是建立国家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行动中长期规划,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需求。
A.改善环境质量
B.保持生态平衡
C.强化风险防控
D.应对全球变化
正确答案:A
9、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的循环流动。
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资源——产品——环保产品”
C.“资源——环保产品——二次资源”
D.“再生资源——资源——产品”
正确答案:A
10、()报告中指出:城市生态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创造一
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
A.“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五十七集
B.党的十八大
C.“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五十六集
D.党的十七大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1、低碳饮食,就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进行严格限制,同时稳步提高()和
()的摄入量。
A.糖分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水分
正确答案:B C
12、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指导原则有:人与自然和谐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统筹协
调原则()。
A.整体性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正确答案:A B C
13、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农村“以奖促治”政策
B.鼓励农村“城市化”进程
C.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D.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正确答案:A D
14、健全生态制度要做到:()。
A.树立核心价值
B.建立保护制度
C.探索制度创新
D.加强环境监管
正确答案:A B C D
15、我们通常所担心的矿产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就可以实现(),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
A.“减量化”
B.“再生产”
C.“再使用”
D.“资源化”
正确答案:A C D
三、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分)
16、在循环使用资源中必须同时考虑能源消耗的合理性。
是
否
正确答案:是
17、酸雨是指所有pH值降低至以下的酸性降水。
是
否
正确答案:否
18、广东省在固体废物管理、流域跨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与管理、区域大气污
染联防联治、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等方面都走在了国家环境法制建设与管理的前面。
是
否
正确答案:是
19、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要先从系统运行过程中提取具有标识性、可量化的指标
来构建。
是
否
正确答案:是
20、“阴阳五行说”以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来观察和解释世界。
(3分)3分
是
否正确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