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基础及一线柜台员工应知————何静(2008-08)第一部份银行小常识金融机构泛指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又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金融企业。
一、银行金融机构银行是能对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有股份制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
二、银行管理的特殊性1、银行是能对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
(经营对象的特殊性)2、银行的贷款收益是在让渡资金使用权后一定时间后逐步收回利息,到期一次性收回本金。
(经营过程的特殊性)3、银行是一人造业务管理体系,可以依据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业务流程整合。
4、业务整合的基础原则是:前后台分设,事前、事后、事中分岗,一线、二线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人民银行管理商业银行的三大手段人民银行管理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对整个金融业进行调控,主要目的是控制货币乘数。
即信用膨胀。
取例说明:对于银行自身来讲:从头寸管理讲开1、法定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必须按一定的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就是法定准备金金制度,该计算率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计缴的金额叫法定准备金。
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3、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现贴现政策性规定。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再贴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四、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1、利息收入----各项放款的利息收入。
2、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是指联行往来以及与央行、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发生的利息收入、利差补贴收入等。
3、汇兑收入----是指进行外汇、黄金买卖和在外币业务中,因汇率发生变动而产生的折合人民币的收益。
4、手续费收入---办理结算业务、咨询业务、代理业务等,按规定收取的劳务收入、手续费收入。
5、其他营业收入----是指不属于上述各项收入的其他营业性收入。
第二部份银行会计基础一、银行会计及基本职能1、银行会计----是指以货币计量为为基础形式,采用专门的方法,对银行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核算和监督,为银行管理者和有关方面提供银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的专业会计。
2、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二、银行会计对象及会计要素1、会计对象是指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是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中国银行的会计对象是中国银行的本、外币资金活动。
2、会计要素是一个与会计对象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对会计对象是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是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和设计会计报表的依据。
会计要素有6项内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顶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银行资产主要包括现金资产、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放及拆放同业、授信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
4、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顶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银行负债主要包括客户存款、同业存入及拆入、发行债券等等。
5、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6、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银行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7、成本及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银行的成本及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其它营业支出、营业费用、营业外支行等。
其中营业费用包括员工工资及费用、业务费用及折旧等。
8、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一般为一年)的经营成果,分为营业利润、净利润等。
三、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科学地概括了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
它们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以数量等式来表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计学上称为会计等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利润与收入、成本及费用的关系利润=收入-费用(2)将上述两式结合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4)待年终决算后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后又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的分类1、表内科目----是指列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会计科目。
表内科目按其反映的经理内容可分为五类:(1)资产类科目,反映中国银行的财产、债权和其它权益,其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
(2)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分别反映中国银行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中国银行净资产的所有权,其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
(3)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既可反映中国银行的资产,既可反映中国银行的负债,双方反映,借方反映资产,贷方反映负债。
如联行类科目。
(4)损益类科目,反映中国银行的收入、费用及利润。
收入类科目平时反映在贷方,费用类科目反映在借方,经决算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收入、费用轧差后余额在贷方为本年盈利额,收入、费用轧差后在借方为本年亏损额。
2、表外科目表外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内;二是市场风险类;三是代理业务类。
3、备查登记类科目主要反映和控制某些需要备忘备查的重要单证、有价值品等。
五、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财务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办理收付和记帐业务的根据,是核对帐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
分为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
银行业务大部都有是原始凭证。
(叫传票)银行凭证主要有两类:一是结算凭证如支票、进帐单等,二是银行自行编制的专用凭证如冲帐凭证、报单、存单等。
凭证基本要素(俗语八大要素)1、时间;2、有关收、付款单位(人)户名和帐号;3、有关收、付款单位(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行号;4、人民币或外币符号及大小写金额;5、款项来源、用途或摘要及附件的张数;6、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7、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的印章;8、本行及有关人员的印章。
会计凭证填制要求:1、内容完整2、反映真实3、数字正确4、字迹清楚六、记帐方法---中国银行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帐法记帐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帐符号,按照一定的记帐规则,在帐户中记录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增减变化情况的一种专门方法。
依据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时登记方式的不同,记帐方法分为单式记帐法和复式记帐法。
单式记帐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帐户进行登记,各帐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帐户记录也没有相互平衡。
(典型的是流水帐)复式记帐法从单式记帐法发展而来,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进行全面登记。
复式记帐法可分为借贷记帐法、增减记帐法、收付记帐法等。
中国银行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借贷记帐法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内容: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试算平衡。
1、记帐符号记帐符号是一种记帐方法区别于其它记帐方法的主要标志。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
任何帐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部份,通常左方为借、右方为贷。
2、帐户结构不同的记帐方法,帐户结构也不一样。
具体讲就是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及损失的发生记入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发生记入贷方。
3、记帐原则借贷记帐法的记帐原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一规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至少在两个帐户中进行登记;二是这两个帐户可以属于同一类会计要素,也可以属于不同类会计要素,但这两个帐户的记帐方向必须相反,绝对不能是同一方向;三是帐户中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余额必须相等。
例:如一客户存现1000元现金,则会计分录为:借:7011 (现金) 1000元贷:8261、8281等 1000元记载各种帐簿,是银行帐务处理及实现业务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记载各种帐簿,应按以下原则办理:(1)、帐簿的各项内容,必须根据传票的有关事项逐笔记载,结出余额,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严禁弄虚作假。
如果传票内容有错误或遗漏不全,应更正或补充后再行记帐。
(2)、记帐时,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复写帐页可用蓝、黑圆珠笔垫双面复写纸书写。
红色墨水只用于划线和冲帐,以及按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有关文字说明。
(3)、帐簿上所写的文字及金额,一般应占全额的1/2。
摘要栏文字如一格不足用时,可在下一格接续填写,但金额应填于末一行文字的金额栏内。
帐簿余额结清时,应在元位以“-0-”表示结平。
(4)、帐簿上的一切记载,不许涂改、挖补、刀刮、皮擦和用药水销蚀。
(5)、因漏记使帐簿发生空格时,应在空格的摘要栏内用红字注明“空格”字样。
4、试算平衡检查和验证帐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会计上称为试算平衡。
首先是发生平衡,用来检查本期每一项或全部经济业务的借贷金额是否相等。
公式为全部帐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其次是余额平衡,用来检查所有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和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公式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试算不平衡,记录和计算就不准确。
七、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是财会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各综合财务分析的依据。
八、证、帐、簿、表之间的关系一线员工是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关系到银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所有的银行业务都要经过一线柜员依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逐笔录入。
二、银行柜台业务操作中的三码:核算码、交易码、分析码1、核算码----中国银行设置的核算码是会计科目的细化,是会计核算的最基本原素。
核算码原则上按业务种类和资金性质设定。
通常一种业务对应一个核算码。
(《中国银行会计制度》)一个会计科目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核算码,但同一个核算码只归属于一个会计科目。
例:809就是一个科目,8091、8092、8093等就是核算码。
2、交易码-----是中国银行按照业务品种分类设置的操作符号。
(综合业务系统3.0相关规范)例;7000存款冲正7002活期存现7003活期取现(同币种)7004活期转账(同币种)等4、分析码------分析码是为了完成会计核算资料不能提供、但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又必须提供的一些数据资料。